首頁> 作物研究所> 科學研究> 必威Betway

甜玉米新品種正甜613、正甜38產業化示範與推廣

時間:2007-01-22 00:00 來源: 【字體:

任務來源:廣東省科技廳農業攻關項目、廣東省財政廳項目

完成單位: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廣東省農科院作物所、廣東省雜種優勢利用站、廣州市

花都區蔬菜技術推廣站、從化市種子公司

主要人員:鄭錦榮、李育軍、龍衛平、盧文佳、張衍榮、韓福光、李智軍、林創水、莫泰煜、鍾廣鍵、潘啟真、田永紅、黃文濤、王子明、郭達、賴建輝、冼仕娣、李朝陽、覃學鋒、謝盛良

起止年限:2001.12006.12

獲獎級別: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

授獎部門: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評審委員會

獲獎時間:2007


主要內容

廣東省農科集團良種苗木中心自上世紀90年代就100多份甜玉米資源中篩選出了15份優質自交係,利用這些優質自交係與抗性好、適應性強的國內普通玉米雜交,經係譜選育,獲得2個核心自交係。‘正甜613‘正甜38就是利用2個核心自交係培育出的新品種,分別於2003年和2005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這兩個新品種具有優質、高產、抗病、耐旱、廣適、易製種等優點。區域試驗表明,可溶性糖含量‘正甜613’為18.7%;‘正甜38’為18.31%,均高於主栽品種‘穗甜1號’(17.2)。廣東省區試及多點生產試驗表明,‘正甜613’平均畝產885㎏,‘正甜38’平均畝產為890㎏,分別比對照種‘穗甜1號’增產1015%1018%。品種比較試驗中,‘正甜613’、‘正甜38’平均畝產分別為875㎏、891㎏,分別比台灣品種‘華珍’增產15.4%25.1%。兩品種對甜玉米主要病害的抗性水平達到或超過‘穗甜1號’,而優於‘華珍’。適應各種生態類型地區,可在我國10多個省及東南亞國家,如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地栽培。耐旱性試驗結果表明,‘正甜613’、‘正甜38’在幹旱下的平均產量分別為723.4 kg768.9kg,分別比‘粵甜3號’(國家甜玉米區試對照品種)增產14.5%21.8%,達顯著水平,說明兩品種耐旱性強,高產、穩產。製種容易,畝產種子達150200公斤以上,比同類品種增產3050%

為將科技成果迅速產業化還開展了以下工作:1產業化配套技術研究係統開展了高產、穩產無公害栽培技術、采收標準化、鮮苞保鮮技術等研究與應用,製定了一係列新品種產業化生產的配套技術規程。通過新品種及產業化配套技術的推廣使甜玉米產區的平均畝產提高130168公斤,增幅15%17%2良種標準化繁育分別在廣東、海南、陝西、山西等地建立了多點規範化繁製種基地4000多畝。研究製定了良種繁育技術規程,采用了一整套措施,嚴格按照甜玉米的繁種要求繁殖親本和繁製雜交生產種。利用DNA指紋圖譜及小區種植進行室內外種子純度鑒定;按照嚴格的檢測技術規程對種子的發芽率、含水量、淨度進行測定,保證了新品種的種子質量。3示範、技術培訓、宣傳在廣東、雲南、四川等地建立了各50-80畝甜玉米高產、無公害栽培示範基地;在示範基地及甜玉米主產區,如惠州、湛江、高要等市,召開大型現場會11次,培訓農戶15期,培訓農民3萬人次,發放各種資料5萬份;在電視台及雜誌、報刊上分別進行了計40次、12期的宣傳。自2002年以來參加了曆屆種子交易會,在展示品種中表現突出,贏得了政府、種子商、種植戶的青睞,有力推動了兩品種的推廣。4大麵積推廣幾年來累計繁種160kg,兩品種推廣到廣東、廣西等全國10個省份及東南亞三國,推廣麵積達160多萬畝,推廣範圍、麵積居國內自主選育品種前列。本項目的推廣使甜玉米平均畝產提高130168公斤,增幅15%17%,新增社會經濟效益6.6億多元,產生了38.4億元的社會效益。同時帶動帶富了5000多製種戶及40多萬種植戶,使兩甜玉米品種產業化達到較大規模。另外,還采用技術+基地+公司模式與生產甜玉米果汁的加工企業合作,在甜玉米產業化向縱深發展方麵取得一定成效。


地址:中國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五山金穎路西二街18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