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產、抗鏽病、優質、耐瘠花生新品種-粵油223的選育及推廣應用
任務來源: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省科委攻關計劃、院科技攻關計劃
完成單位: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廣東省種子總站
主要完成者:鄭廣柔、李一聰、梁炫強、羅森輝、李少雄、胡學應、黎穗臨、劉曉津、梁鏡財、周
桂元、劉煒、蔡惠嬌
起止年限:1985年-1999年
獲獎級別:省科技一等獎
授獎部門:廣東省人民政府
獲獎時間:2001年
主要內容:
本項目通過多年有性複合雜交,多世代輪回交替選擇、室內人工接種和多點鑒定等方法將國外引進品種的抗鏽病性狀,普通型花生的大莢薄殼性狀,本地農家品種的耐瘠性與高產品種整合在一起,選育出高產、抗鏽病,優質,耐瘠,適應性廣的花生新品種,並在廣東省及我國南方一年兩熟製花生產區大麵積推廣應用。
主要特點:
粵油223是利用從國際半幹旱作物研究所的國際花生種質資源中心引進的高抗鏽病品種“Ec76446(292)”為抗源,大果薄殼的普通型花生“伏花生”為優質源,本地農家品種“獅頭企”為耐瘠源,“汕油27”為高產源,經多年有性複合雜交,多世代輪回交替選擇、室內人工接種和多點鑒定而育成的高產、優質、抗鏽,耐瘠和適應性廣的花生新品種。該品種具有如下特點:
⑴ 產量高:在全國南方花生新品種區試中,平均畝產比對照種粵油116增產12.48%,達極顯著標點,仁產量居各參試品種的首位。在廣東省和南方各省的大田中試產量均比對照種增產10-20%。
⑵高抗鏽病:區試自然平均鏽病發病級數為1.77級,比對照種的抗性提高1級。經廣東省植保總站在室內人工接菌條件下,鏽病發病級數為1.9級,比對照種抗性提高1.1級。此外該品種還表現出中抗青枯病,在室內人工接種條件下,青枯病抗病率為75.6%,比對照種抗性提高43.5個百分點。
⑶外觀品質優異符合出口要求:經省糧油進出口總公司檢驗,該品種莢果較大,莢內兩種仁均勻,莢果和種仁外觀,百莢重和百仁重均符合國家花生出口要求指標。此外粵油223莢果殼薄,出仁率高達71.1%,比粵油116和汕油523分別提高1和2個百分點。
⑷耐瘠、耐旱、適應性範圍廣:粵油223根係發達,耐旱,耐瘠和耐酸,除適宜水田種植之外,還特別適合我國南方旱薄坡和酸性紅壤地種植。
應用推廣情況:
粵油223分別在廣東省的陽江、電白等;廣西自治區的桂平、邕寧,江西省的上高,吉安;海南省的定安,儋州;雲南省的自貢等市(縣)中試示範5000畝以上,平均畝產202-283.3公斤,比汕油27增產13-17.4%。在廣東等省(區)的大田種植也比當地的主栽品種增產一成以上。該品種分別於1992和1998年通過廣東省和全國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並被國家科委列為國家“九五”重大科技成果推廣項目。推廣應用範圍廣:該品種在我國一年二熟製的南方花生產區廣東,廣西、江西、海南、雲南等省(區)省大麵積推廣種植,是目前我國花生品種推廣應用區域最廣,麵積最大的少數幾個品種之一。至1999年不完全統計,粵油223在我國南方花生產區包括廣東、廣西、江西、海南等省(區)累計推廣麵積1179.8萬畝,其中廣東省573.4萬畝,江西省366.3萬畝,廣西壯族自治區150.3萬畝,海南省89.8萬畝。累計創造經濟效益7.8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