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環境園藝研究所> 科技服務> 科普園地

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梨花篇

時間:2012-03-28 14:20 來源: 【字體:

花韻
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春風化雨,萬物甦生,青衣縞裳的梨花花神,寶髻鬆鬆挽就,鉛華淡淡妝成,從舒青漲綠的山野間,蓮步輕移,向著我們一路款款而來。正當梨花開遍了天涯,那一樹一樹粲然的白呀,漫天遍野鋪卷而來,在春的彩虹世界裏,綿延,伸展,流瀉……刹那間,竟令紅橙黃綠青藍紫皆黯然,皆失色。

左掖梨花

丘為

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

春風且莫定,吹向玉階飛。

梨花

錢起

豔靜如籠月,香寒未逐風。

桃花徒照地,終被笑妖紅。

曾有一位宋朝詩人把雪與梅花作過對比,說“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而梨花的好,卻在於——潔白堪比雪,清香不讓梅。其色,玉骨冰肌,如雪花一般冷豔、晶瑩、無暇;其香,是沁人心脾的甜香,隨怡蕩的春風盈入看客的衣袖襟懷,閉上眼睛深呼吸,似乎已能想見收獲季節裏滿樹的碩果累累。

江岸梨花

白居易

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

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

愛花成癖的白居易站在滔滔江岸邊看一樹雪白的梨花盛開,襯著青碧的葉片,淡妝素裹。清清冷冷的色調讓詩人突發奇想,將花比作年少孀居的怨婦,“白妝素袖碧紗裙”,顰眉含淚,凝望茫茫江麵上水天一色,無盡的愁緒也如江水滾滾而來了。

同樣還是白居易,又曾在《長恨歌》裏以一句“玉容寂寞淚闌幹,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妙喻將雨中梨花和美人垂淚聯係在一起,生動地刻畫了含冤而死的楊貴妃在登臨仙界後依然塵緣未了凡心不改的曠古奇恨。透過迷濛的雨霧,透過搖曳的花枝,我們看到的是太真妃子哀怨的眼神。也是因了白的經典絕唱,在這以後,自梨花花瓣上滾落的雨珠,滴進文人的心湖,便每每要泛起一層又一層柔美的漣漪。

春怨

戴叔倫

金鴨香消欲斷魂,梨花春雨掩重門。

欲知別後相思意,回看羅衣積淚痕。

鄠杜郊居

溫庭筠

槿籬芳援近樵家,壟麥青青一徑斜。

寂寞遊人寒食後,夜來風雨送梨花。

如果說梨花經雨,是看不夠的人間美色,那麼月下梨花,怕就是“此景隻應天上有”了。淡月一彎的寒食春夜,月色純淨如水,灑進院落,梨樹影影綽綽,梨蕊皎潔勝雪,柔若凝乳,輝映著娟娟的月華,那真是水乳交融,如夢如幻。詩人們沉溺於這樣的美景之中,品花、賞月、聽歌、懷鄉,恬然,陶然,多少柔情繾綣,多少詩意纏綿,我們又怎能猜的透,說的清呢?

寒食月夜

白居易

風香露重梨花濕,草舍無燈愁未入。

南鄰北裏歌吹時,獨倚柴門月中立。

寒食夜

崔道融

滿地梨花白,風吹碎月明。

大家寒食夜,獨貯望鄉情。

花事

梨為薔薇科梨屬植物的統稱,為落葉喬木。梨屬植物約有30種,分布於世界各地,我國有13種,多為栽培種。可分為中國梨和西洋梨兩大類,中國梨原產於我國,又分為秋子梨、沙梨及白梨三大係;西洋梨原產於歐洲,在19世紀之後引入我國。

下麵以杜梨為例來說明梨的形態特征、栽培、繁殖等。

杜梨(pyrus betuleafolia)高可達10米,小枝常具枝刺。單葉互生,葉多卵形,葉邊緣粗鋸齒。花白色,花瓣5,花期4—5月。果實小,近球形,8—9月成熟。

杜梨喜冷涼幹燥氣候,抗寒性較強,喜光照充足,耐濕、耐旱,不怕鹽堿及水澇。對土壤要求不嚴,在平原、沙灘、鹽堿低窪地帶均可種植。不同品種,抗性有差異,在栽培中應區別對待。

梨繁殖可采用播種、分孽及嫁接方法,對於野生性狀較強的如杜梨可采用播種及分蘖法進行繁殖,對優質梨如萊陽梨可用杜梨做砧木進行嫁接繁殖。嫁接是在11月下旬至第二年2月上山采挖1至2年生無病蟲害的野生杜梨根或當年生幼苗做砧木。一般可采用檗接法或切接法,把采回的根截成15厘米長,把幼苗從地莖以上2-3厘米處短截,接後埋在濕沙內,沙的濕度為手握成團,待第二年春季萌芽前進行移栽。

梨栽培前要對土壤時行深翻,並在定植穴內施入一定量的有機肥。幹旱時要澆1-2次透水;底肥不足時,於6月每株施用0.2公斤的果樹專用肥,並定期進行葉麵施肥。如果養分充足,梨樹生長速度快,樹冠會迅速擴大。同時在管理過程中還要及時鬆土保墒,清除雜草和除萌檗等。對幼樹管理中重點是整形,多為自然開心形。成年株要經常修剪,剪除過長過旺枝、纖弱枝、枯枝並注意通風透光。

梨常發的病害有鏽病、褐斑病、白粉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紅蜘蛛、刺蛾、金龜子、梨網蝽等,在生長期要做好防治工作。

梨花花可賞,果可食,觀賞性強,為我國園林中常見的栽培樹種。可單植,也可叢植,宜植於亭旁、庭院等地欣賞。

花趣

梨的故事

從前有一個很小氣的農夫,他有幾個孩子,其中一個得了肺病,病情很嚴重,連醫生都放棄了,宣布這孩子隻有等死一條路。可孩子的父親卻毫無憐憫之心,不願讓生病的孩子在家吃閑飯,於是打發他去看守梨園。

那年秋風很強,一夜之間把還沒熟透的梨掃落滿地。小氣的農夫心疼得不得了,決定煮梨當飯吃,這樣就可以把米省下來,賣了米來貼補梨的損失。得了肺病的孩子也隻能天天跟著全家人一起吃梨。

這樣過了一些日子,兒子在外麵遇見醫生。“咦?你臉色好多了!我幫你把把脈……嗯,你的病很有起色。到底吃了什麼藥?”醫生詫異極了。可憐的孩子答道:“您別開玩笑了,我爹怎麼會買藥給我吃?我隻是天天把梨當飯吃而已。” “哦?把梨當飯吃?....” 醫生追根究底地問,心想說不定是梨的功效,就囑咐孩子繼續吃吃看。

第二天,醫生到農夫那兒買了很多梨,回來後分給其他肺病的病人,吩咐他們煮來吃。過了將近一個月,每個病人都漸漸好轉。由於生梨不能長期保存,醫生便用弱火熬成果醬般的梨膏,讓病人長期服用。 半年後,那些被醫生宣布無藥可救的病人全都恢複了健康。

從此,用梨治療肺病的方法就流傳了下來。

金玉其外,療效其中——話說雪梨

梨的藥用功效:梨的果實、果皮以及根、皮、枝、葉均可入藥。性涼味甘微酸,入肺、胃經,能生津潤燥,清熱化痰。主治熱病傷津、熱咳煩渴、驚狂、噎嗝、便秘等症,並可幫助消化、止咳化痰、滋陰潤肺、解瘡毒、酒毒等。

梨性寒涼,含水量多,且含糖分高,其中主要是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可溶性糖,並含多種有機酸,故味甜,汁多爽口,香甜宜人。食後滿口清涼,既有營養,又解熱症,可止咳生津、清心潤喉、降火解暑,可為夏秋熱病之清涼果品;又可潤肺、止咳、化痰。對患感冒、咳嗽、急慢性氣管炎患者有效。

梨還有降低血壓、養陰清熱、鎮靜的作用。因梨中含有較多的配糖體和鞣酸成分以及多種維生素,故對高血壓、心肺病,肝炎、肝硬化病人出現頭昏目弦、心悸耳鳴時,常吃梨大有好處。肝炎病人吃梨能起到保肝、助消化,增食欲的作用。

據《本草通玄》記載,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髒之陰。”即生食去實火,熟食去虛火,患者可酌情選用。如生梨搗汁服可治熱病,生梨汁加荸薺汁、藕汁、麥冬汁、鮮葦根計等製成五汁飲,可生津止渴,清熱解暑,適用於高燒傷津引起的口渴、吐白沫等症,梨汁加鮮霍香、佩蘭,荷葉、生地、首烏、建蘭葉等,可製成七鮮飲,能清熱解暑、生津除煩。生梨加其他藥物燉服,可治虛火上升的咳嗽。取川貝、杏仁、冰糖放入挖去梨心的生梨中,隔水燉服,可治久咳。生梨中加杏仁、冰糖蒸熟,可治燥咳、慢性支氣管炎、幹咳、口幹咽痛、腸燥便秘等。

生梨加糖、蜂蜜熬製成秋梨膏、梨膏糖、久服對患肺熱咳嗽的病人有效。秋梨膏的做法是:秋梨20個、紅棗1000克、鮮藕1500克、生薑200克,各取汁熬膏,加冰糖250克,用蜜收入熬成膏,能清肺降火、止咳化痰、潤燥生津,除煩解渴,能治療口燥咽幹、解酒毒、去痰涎等。

生梨與杏仁10克加糖製成杏梨飲,能清熱化痰,適於肺燥引起的咳嗽。雪梨加冰糖可製成雪梨飲,能清熱止渴,適用於外感溫熱病毒引起的發熱、傷津、口渴等。

雪梨、川貝、冬瓜條等可製成川貝釀梨,具潤肺消痰、降火滌熱功效,能用於治療虛勞咳嗽、吐痰咯血等症;

川貝、雪梨加豬肺、白糖可製成川貝雪梨燉豬肺,能除痰、潤肺、鎮咳,適用於肺結核、咳嗽、咯血、老年人無痰熱咳等症。

將白胡椒粉2克放在挖去心的生梨中燉熟 可製成胡椒梨,有溫肺下氣,除胃寒、化濕痰之功能,對痰液薄自的肺寒性咳嗽有效。

生梨去核放入丁香15粒,用菜葉包裹,灰中煨食或蒸食,可益胃養陰,治胃寒引起的反胃吐食、藥物不下等。

鴨梨還可與西米、冰糖製成鴨梨粥,能清熱除煩、清心潤肺、生津止渴,止咳、化痰,適用於慢性咽炎、失音、感冒、咳嗽、虛火咳嗽等症。

鴨梨還可放在米醋中浸1周後製成酷梨服用。每次半個,可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並有解酒作用。

鴨梨或雪梨去皮核切片,水煮到七成熟後加入蜂蜜,小火煮透,收汁裝瓶,製成蜜餞,雪梨有生津、潤燥、清熱、止渴作用,可治熱病煩渴。

鮮梨榨汁100毫升加入等量人乳蒸熟,製成人乳梨汁,能補虛生血、養陰潤燥,適於肺結核虛弱等症。

秋梨削皮挖心切碎與蓮藕等量搗碎絞汁,製成梨藕汁,可治肺熱咳嗽、痰黃、咽幹、口燥、聲嘶等症。

雪梨去皮、核,加適量鮮蘆根、荸薺 (去皮),鮮藕(去節)、鮮麥冬或甘蔗,切碎絞汁製成五汁飲,可治熱病,口渴、咽幹、煩燥等症。

鴨梨、白蘿卜各l公斤切碎絞汁去渣,濃縮成膏,每服1匙,開水衝服,可治虛勞、肺結核低熱、久咳不止等症。

梨葉含熊果酚甙、鞣質等,煎湯或搗汁內服,或搗汁塗,可治食菌中毒和小兒疝氣。

梨皮煎湯內服或搗敷,可清心潤肺,降火生津,治暑熱、煩渴、咳嗽等。

一直以來都對素淡又小巧的香花情有獨衷,比如“綠蠟疏芽雪一包”的茉莉,比如“以瑪瑙為根, 翡翠為葉, 白玉為花, 琥珀為心”的水仙,又比如“不要人誇好顏色,隻留清氣滿乾坤”的梅花,而現在,又有了這“冷豔全欺雪,餘香乍入衣”的梨花。世界或許喧囂或許混沌,所幸陽光下仍有生命美好如斯,獨守一顆素心,從容,淡定,卓爾不群,藍天下舒展著珠圓玉潤嬌小玲瓏的倩影,和風裏放送著超逸清幽沁人心脾的芬芳。讓紅塵中每一個邂逅了它們的你你我我,驚喜之餘也學會了那一分優雅,一分嫻靜,一分平和,再於冥冥之中去感受歲月靜好,人間芳菲……

本文摘自《唐詩花園——跟著唐詩去賞花》,陳菲、徐曄春、徐方圓、徐方芳編著,請勿轉載。

圖片說明
圖片說明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東一街1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