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順縣潭江鎮楓坑村扶貧工作
我所按照全院扶貧開發工作總的安排,及時組織全體幹部職工學習了扶貧工作實施方案的文件精神,成立了先後以易幹軍副院長、鍾廣炎代所長為責任人,副所長袁顯和科管科及科技骨幹為成員的“扶貧工作組”,為我所扶貧工作的順利實施提供人員和組織保障。
所領導和幫扶小組多次入戶調研,摸清了戶情。針對當地農民收入主要來自種植業和養殖業。但該地位於韓江東岸,山地多,可用耕地麵積較少,交通不便;農戶主要以散種、散養為主,小量種養雞、豬、生薑、佛手、橄欖、水稻;另外由於種養技術落後、信息閉塞等原因;極大地製約著當地農業和經濟的發展的現狀。提出了著重扶持發展嶺南黃雞、佛手、橄欖等特色產業,同時強化對幫扶戶的種養技能培訓,鼓勵輕壯勞力外出務工等措施增強他們的生產致富能力,直接增加勞動收入。三年來,我所共選擇了嶺南黃雞、生豬、廣粉1號粉蕉、橄欖、佛手、水稻、甘薯、馬鈴薯、淮山、南瓜、茄子、豇豆、甜玉米等13項規模大小不等的幫扶種養項目,其中部分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
三年來我所8戶幫扶戶得到了實際的幫助,農業生產喜人,嶺南黃雞、水稻、橄欖、佛手等獲得較好收成,尤其是嶺南黃雞養殖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從原來不會養到現在每年養殖兩批,養殖成活率高達90%以上而且品質較高,都成為了當地小有名氣的嶺南黃雞養殖專業戶,也促成不少雞販上門收購,由於品質好出欄價格理想,達14-15元/斤,經濟社會效益顯著。同時經過三年的幫扶培訓,水稻、橄欖、佛手、甘薯、花生等農作物的種植技術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了較好的收益。適齡兒童入學率達100%,有一戶幫扶戶的危房得到了改造,8戶38口人全部參加了新農合,9名60歲以上的老人參保了新農保,有11人外出務工,每戶家庭年人均純收入增長率連續三年達兩位數(如附表)、生活條件得到了較大的改善。連續三年我所的8戶幫扶戶全部達到省委省政府的脫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