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所在激素調控柑橘果實成熟方麵取得新進展
果樹所柑橘育種研究團隊在農林學領域期刊Tree Physiology(中科院二區,IF=4.0)上發表題為“Transcriptomic and physiological comparison of Shatangju (Citrus reticulata) and its late-maturing mutant provides insights into auxin regulation of citrus fruit maturation”的研究論文。柑橘育種研究團隊呂遠達博士和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任爽為文章的第一作者,閆化學副研究員為通訊作者,團隊其他成員及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蔣才忠教授參與了該研究工作。
柑橘是全球第一大水果,我國柑橘年產量已達6000多萬噸,規模位居世界首位。我國當前的柑橘消費以鮮食為主,延長鮮果供應期越發重要,種植早熟或晚熟柑橘常因“物以稀為貴”而獲得高的效益,故果實成熟期已經成為柑橘生產中的重要經濟相關指標。植物激素在果實發育和成熟中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柑橘果實被認為是典型的非躍變型果實。據現有認知,脫落酸(abscisic acid, ABA)與柑橘果實成熟關係最大,但乙烯、赤黴素等也在柑橘轉色中發揮重要作用。
為了更深入的了解植物激素在柑橘果實成熟中的作用,該研究以研究團隊選育的晚熟近兩個月的突變品種‘粵農晚橘’及其野生型沙糖橘為材料,對比分析不同成熟階段果實的生理指標和基因表達變化,發現高水平遊離生長素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負調控柑橘果實成熟,這是柑橘中從未報道過的晚熟機製。另外,高水平遊離IAA還會影響果實中ABA的積累和信號途徑基因的表達,說明這兩種激素可能在柑橘果實的成熟調控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072535),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202102080403; 20212100054)和院青年研究員項目(No. R2019PY-QY004)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93/treephys/tpad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