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環所承擔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三熟區耕地培肥與合理農作製”項目順利通過驗收
10月26日,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組織有關專家在廣州對資環所等單位承擔的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三熟區耕地培肥與合理農作製”項目進行會議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來自中國水稻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江西省宜春市科學院、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廣東省農業環境與耕地質量保護中心、江西省進賢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廣東省惠東馬鈴薯協會、中維會計師事務所、廣東省科技基礎條件平台中心、廣東省科學技術協會事業發展中心等10個單位的專家組成。我院副院長易幹軍、科研管理部副主任張小蘭、我所所黨總支書記姚漢年、項目首席唐拴虎研究員及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
會上,唐拴虎詳細介紹了項目研究技術路線、研究方法、項目實施內容、項目績效目標完成情況等內容。驗收專家組聽取項目彙報後,審閱了項目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認為項目已完成研究任務和考核指標,項目經費管理和使用符合規定,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該項目實施期間開展了三熟種植製度模式優化、土壤培肥與地力提升、稻田障礙因素修複、農機與農藝融合、技術集成研究與示範等工作,創建了長江中下遊、華南稻區不同區域油-稻-稻(再生稻)、薯-甜玉米-稻、菜-稻等13種高效三熟農作種植模式;引進篩選出生育期適宜、優質高產、抗病的雙季稻、油菜、馬鈴薯等作物品種;構建三熟種植模式高產配套技術體係10套;研發了適宜三熟製的周年養分調控及促早發的施肥技術,綠肥秸杆協同還田、有機替代、化肥減施等耕地培肥技術;提出了以酸性土壤調理劑、生物炭等為核心的南方酸化耕地治理技術。項目建立試驗示範區32個,研發的三熟製模式和技術累計示範推廣901萬畝,平均年糧食產量提高92公斤/畝,年經濟效益增加400元/畝,新增純收入36.04億元,取得良好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