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測站介紹
觀測站介紹
廣東省稻田不同耕作模式碳足跡及固碳效應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設置在廣東典型的赤紅壤區,開展長期穩定連續觀測、試驗研究和科技示範,現隸屬於廣東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所。2022年野外站建設完成並投入使用,擁有350.8畝的試驗觀測站點以及共建基地160畝,由三個站點組成:
觀測站1,白雲區試驗觀測站點,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廣從九路1號,廣東廣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內(113°26'18.34"E,23°23'49.56"N),占地麵積272.6畝,距離廣州市區僅30公裏,距離白雲國際機場14公裏,南側緊靠105國道,交通十分便利。擁有固定試驗示範基地272.6畝,配套建設噴滴灌、農機、溫室等設施,排灌渠道、機耕道路等基礎設施相對完善;擁有田間工作室、樣品室等500m2。
廣州市白雲區試驗觀測站點
觀測站2,廣州市天河區試驗觀測站點,位於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大豐路7號,項目參與單位試驗基地(113°22'43.19"E,23°9'40.57"N),占地麵積78.2畝。科研設施條件完善,擁有完善的排灌渠道、機耕道路和防鳥網等基礎設施,有齊全的機耕器械、植保器械和小型氣象站等設備,建有完善的溫室氣體采集裝置和設備。長期定位試驗田附近安裝有小型氣象站,氣象站於2015年安裝,實時記錄田間氣象數據。
廣州市天河區試驗觀測站點
觀測站3,惠州市惠陽區試驗觀測站點,位於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平潭鎮,公益性農業示範基地(114°35'55.28"E,23°3'27.80"N),占地麵積160畝,緊靠國道324線和廣惠高速公路,鎮內惠州平潭機場擁有多條國內航線,陸空交通便利。擁有固定示範基地160畝,其中試驗田110畝,大部分安裝噴滴灌設施,建設有齊全的機耕器械,植保器械和小型氣象站等設備,建成2500m2的溫室大棚,排灌渠道、機耕道路等基礎設施完善。中心擁有辦公樓1200m2,實驗室600m2。長期定位試驗田附近安裝有小型氣象站,氣象站於2016年安裝,實時記錄田間氣象數據。
惠州市惠陽區試驗觀測站點
三個觀測點均是集科研試驗、成果轉化、示範推廣、技術培訓及科普教育於一體的多功能農業現代化基地。野外站一直保持產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包括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一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1項、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二等獎1項,SCI論文二十餘篇。
近年來,野外站各方麵的建設都在不斷提升,野外觀測及實驗室儀器設備進一步完善,如配備土壤二氧化碳多通道測定係統,土壤CO2梯度監測係統、植物光譜分析儀碳通量觀測係統、多通道TDR土壤監測係統等。人才隊伍培養,引進博士人才2名,培養人才8人。
建設目標
圍繞糧食安全、耕地質量提升和碳中和三大國家重大需求,以稻田固碳減排為目標,建設成為稻田碳排放規律、周年碳足跡監測與固碳功效、增彙潛力示範與技術支持基地、研製碳排放評估方法與模型的平台、成為人才培養基地以及作為農業生態係統碳中和科學前沿研究的孵化器,集成野外觀測、技術創新、科學示範為一體的綜合型科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