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所在草甘膦抗性雜草進化機製方麵取得新進展
近日,植保所雜草防控課題組聯合澳大利亞西澳大學、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相關團隊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中科院大類一區,IF=16.6)上發表題為“Subtelomeric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synthase copy number variation confers glyphosate resistance in Eleusine indica”的研究論文。植保所張純研究員和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博士Nicholas A. Johnson為論文第一作者,西澳大學餘勤教授、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Eric Patterson教授和田興山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美國密歇根大學Nathan Hall博士參與該項工作。
草甘膦是全球產、銷、用居首位的非選擇性除草劑。牛筋草是一種全球性惡性雜草,在華南地區廣泛發生,前期研究發現廣東地區絕大多數牛筋草種群通過EPSPS基因複增對草甘膦產生抗藥性。但由於全球雜草基因組學資源有限,EPSPS基因複增的起源和分子機製在許多草甘膦抗性雜草中難以解析。
本研究通過三代基因組測序技術,獲得了草甘膦敏感型和抗型牛筋草高質量基因組資源。利用該基因組及重測序信息等,對草甘膦靶基因EPSPS的新增拷貝序列進行了精細組裝和分析,明確了EPSPS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定位,同時發現在草甘膦抗性牛筋草中,EPSPS基因與其它幾個基因融合後形成複增片段“EPSPS- cassette”插入到基因組的一個或多個亞端粒區域,這些區域的中EPSPS基因的複增可能是通過減數分裂時期染色體不均等交換發生的。本研究拓展了對染色體亞端粒區作為新變異發生區的重要性的認識,為除草劑抗性進化研究開辟了新的視野;研究成果是牛筋草基因組學研究的重大突破,為除草劑的研發和新作用機製除草劑的創製提供了豐富的基因資源。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272568和31871984),廣東省科技計劃項目(2019B121201003),美國密歇根大學基金項目(DGE-1828149和T32-GM110523)和澳洲GRDC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04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