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稻研究所> 行業動態

糧食壓力倒逼廣東深度保護耕地 鼓勵出省出國種糧

時間:2011-02-28 00:00 來源: 【字體:

“不斷上漲的糧價,已經將世界逼迫到危險的邊緣。”就在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近日向世界發布這一消息的不久,又有兩則消息相繼傳出透露世界糧食危機的危險境地。首先是22日俄羅斯官員透露,可能延長將於今年7月1日到期的穀物出口禁令,這已是8月5日首次發布穀物出口禁令後的第二次延期;接著是23日,日本農林水產省宣布,受國際市場小麥價格上漲影響,從今年4月起,日本政府轉售給國內麵粉和食品加工公司的進口小麥價格將平均提價18.5%。

  麵對著各個糧食出口國相繼提升糧價限製出口,保證糧食自足成為國家最好的穩定器,而由於我國人口眾多,保障我國糧食自給自足需要一定數量耕地來保證,這就是中央一再要求保證18億畝耕地紅線不動搖的根本原因。

  但是,昨日新華社發布消息,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近日審議《發展改革委關於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國家糧食安全工作情況報告審議意見的報告》時透露,隨著近幾年城鎮化進程的加速,房地產用地和企業用地不斷擴張,耕地一再受到侵蝕,目前中國耕地麵積僅約為18.26億畝,比1997年的19.49億畝減少1.23億畝,中國人均耕地麵積由10多年前的1.58畝減少到1.38畝,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億畝耕地紅線岌岌可危。

  而對於廣東,糧食的壓力和耕地的壓力同樣不容小覷。

關注:30年間廣東作物播種麵積減半

  “廣東不僅是中國最大的缺糧區,而且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缺糧區。”民盟廣東省委會去年提供的一份報告指出,目前廣東每年糧食總需求3800萬噸左右,然而,近年來廣東糧食總產量在1400萬噸左右,缺口高達2400萬噸。

  事實上,廣東原本並不是一個缺糧省份。1952年,全省糧食產量854萬噸,超過新中國成立前的最高產量,並開始有糧食淨調出,改變了長期不能自給的局麵。

  “1976年開始,由於人口增長、經濟結構調整以及改革開放後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全省糧食由餘變缺並且缺口越來越大,糧食自給率不斷下降,逐步成為全國最大的糧食主銷區。”廣東省糧食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糧食產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在於作物播種麵積大幅減少。數據顯示,1978年,廣東全省的糧食作物播種麵積在7500萬畝左右;2006年減少將近一半,接近4000萬畝。2006年到2008年三年間,全省糧食作物播種麵積維持同一水平。

  “2000年至2003年由於受市場價格、資源約束和結構調整等因素的影響,我省糧食播種麵積出現了連續4年下降。”省農業廳表示。

  為了扭轉糧食生產不利局麵,中央和廣東省及時出台一係列扶持糧食生產政策,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十一五”期間全省糧食播種麵積才得以實現恢複性增長。2006至2009年我省糧食播種麵積從3700萬畝升至3800萬畝。

  廣東省農業廳預計,2010年全省糧食總產量將達到1317萬噸,同比增長0.2%。這意味著在2009年大增產、基數較高的基礎上再次獲得增產。

  但省糧食局表示,去年全省的糧食自給率仍隻有35%。其中,從外省采購約占外采總量的68%;從國外進口約占外采總量的32%。

  “廣東正麵臨著常態性缺糧現狀,這仍將長期存在。”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胡新豔對南方日報記者表示。

分析:糧食壓力倒逼廣東深度保護耕地

  對於廣東糧食安全問題,胡新豔認為,總量缺口並不能完全代表風險大小,主要要看口糧儲備水平,從廣東目前口糧保障水平來看,問題並不大。

  省糧食局去年也曾表示,自《廣東省糧食安全保障條例》施行以來,廣東省開展了政府糧食安全責任考核,建立了食用植物油儲備製度,全省地方儲備糧規模增加17%。

  “國內充裕的糧食總供給為保持我省糧食供求平衡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省糧食局有關專家認為,全國糧食已連續7年增產,國家掌握的糧食庫存和商品糧源較為充裕,庫存消費比遠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8%的水平。

  “外部市場風險越來越大”,胡新豔指出。除了北方旱災,國際糧價正瘋狂飆升。據世界銀行最新統計,從2010年10月到2011年1月,國際糧價大幅上漲15%,與一年前相比飆升29%,已逼近2008年“糧食危機”時創下的曆史最高水平。

  胡新豔分析表示,從全球範圍來看,受極端天氣影響,農產品種植受到影響,供求市場發生波動;加之美國等實現貨幣寬鬆政策,導致流動性泛濫,資金對大宗商品的炒作加強。

  作為經濟外向度最高和糧食進口大省,外部市場的波動勢必將傳導到廣東省內市場。如何確保市場供給,穩定市場價格正是廣東當務之急。而從中長期來看,“廣東糧食安全水平不高,且缺口呈擴大之勢,糧食供求平衡的任務艱巨。”胡新豔強調。

  35%的自給率,顯然讓廣東的糧食對外界依存度加大,隨著國內外糧價的上漲,自給率的不足開始倒逼廣東對耕地深度保護。市場觀察人士稱,這兩年廣東已經在農田複墾和保護方麵給予了積極的關注,並且加大了投入,廣東已經意識到必須盡可能地擴大耕地麵積,增加單位土地產出才能擴大糧食的自給範圍。

應對:廣東土地有限 鼓勵出省出國種糧

  “廣東已有的基本農田要保護好,穩定本身已不多的糧食產量;另一方麵,從經濟學的比較優勢來看,廣東並不適宜大力發展種植業;再說,農戶種植也會從比較利益來考慮。”胡新豔表示。

  “本省的土地是有限的,但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空間。”胡新豔建議,廣東應當轉換思維,鼓勵本省農業龍頭企業走出去,到外省甚至國外去開展“異地農業”,去外地拓展糧食基地,這有利於實現和穩定本地糧食供給。“我之前在湛江國聯水產參觀過,它們把養殖基地都開到東南亞去了!”

  曾長期受原材料掣肘的珠江橋生物科技公司如今就是嚐到了開展“異地農業”的甜頭。該公司總經理吳惠玲告訴記者,公司跟中儲糧北方公司在嫩江種植2萬畝大豆。“從豆種選用到種植,公司都全程參與,不僅穩定了原材料供給,還能實現從源頭開始對產品質量進行全程控製。”

  除鼓勵企業出省中糧外,省農業廳也在千方百計地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2007年-2009年全省共下達項目資金65.94億元,下達農田整治任務464.2萬畝,墾複災毀農田77.8萬畝。2010年計劃下達項目資金14.26億元下達農田整治任務81.5萬畝。準備用10年時間,將基本農田保護區內規模連片的1000多萬畝中低產田全部建成土地平整、土壤肥沃、路渠配套的現代標準農田,全麵提高耕地產出水平和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作者:黃應來 林山 李曉純    來源:南方日報 

地址:廣州市金穎東一街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