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稻研究所> 行業動態

袁隆平:超級雜交稻畝產926公斤

時間:2011-10-08 00:00 來源: 【字體:

袁隆平研製的“Y兩優2號”百畝超級雜交稻試驗田進入收割階段

 三農直通車綜合報道:9月18日,農業部組織專家在湖南省隆回縣羊古坳鄉對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選育的雜交稻“Y兩優2號”108畝高產攻關片進行現場測產驗收。在9月19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驗收組正式宣布,袁隆平超級雜交中稻“Y兩優2號”平均畝產達到926.6公斤,創造了我國較大麵積水稻畝產的最高紀錄。

  此前,袁隆平通過計算機模擬估算畝產在900至930公斤之間。

  18日,中國水稻研究所所長程式華等專家來到羊古坳鄉超級稻百畝高產攻關基地。在實地查看水稻生長情況後,專家組將所有田塊進行編號,隨機抽取2號、5號、8號共3塊示範田。其中,2號田實收麵積501.2平方米,實收毛穀902.1公斤;5號田實收麵積559.1平方米,實收毛穀1165.9公斤;8號田實收麵積562.0平方米,實收毛穀1106.1公斤。稻穀樣本隨即被送往湖南農業大學進行烘幹和水分測試。19日,測定結果出爐:按標準含水量13.5%折算,分別折合畝產901.1公斤、938.2公斤、940.5公斤,加權平均後,得出的百畝片區平均畝產為926.6公斤。

  9月13日,由湖南省農業廳組織的專家在位於懷化市鶴城區石門鄉的另一試驗田裏,對“Y兩優”係列另一品種進行現場測產。經測產的2.01畝稻田,平均畝產達到959.23公斤。

  記者從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了解到,農業部於1996年正式啟動“中國超級稻”研究項目,目標是到2000年和2005年分別比原有高產水平增產15%和30%。並在較大麵積(百畝連片)上,到2000年實現畝產700公斤,到2005年實現畝產800公斤,到2015年突破畝產900公斤。同時還要求抗兩種以上主要病蟲害,北方粳稻和南方秈稻的蜜汁分別要求達到部頒一、二級優質米標準。

  在袁隆平率領下,課題組從一開始就提出雜種優勢利用與形態改良相結合的培育超級雜交稻的技術路線。前者主要是利用亞種間雜種優勢和遠緣有利基因,後者主要是培育“高冠層、矮穗層、中大穗”為特點的理想株型。在該技術路線的指導下,選育的“兩優培九”於2000年實現第一期畝產700公斤,選育的“準兩優527”、“Y兩優1號”於2004年提前1年實現第二期畝產800公斤。

  麵對畝產900公斤這一重大難關,袁隆平表示,隻有借助“良種、良法、良田”的結合才能實現。2005年開始,袁隆平率領攻關團隊開始了以超級雜交稻新組合選育、高產配套栽培技術研究、高產攻關片建立等為內容的第三期聯合攻關,曆時近7年,終於攻克平均畝產900公斤大關。

  農業部在19日發出的賀信表示,“本次百畝方測產突破900公斤標誌著超級稻第三期攻關目標的實現”,是“為我國超級稻事業作出的又一重大貢獻,必將推動超級稻研究和示範推廣跨上一個新的台階”。

地址:廣州市金穎東一街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