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稻研究所> 行業動態

農業部印發《全國穩糧增糧科技大會戰活動方案》的通知

時間:2011-05-23 00:00 來源: 【字體:

農 業 部 辦 公 廳 文 件

農辦科[2011]19


農業部辦公廳關於印發《全國穩糧增糧科技

大會戰活動方案》的通知

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意見》要求和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協調指導小組的統一部署,我部編製了《全國穩糧增糧科技大會戰活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製訂具體實施方案,抓緊組織實施。

一一年 四月二十九日


全國穩糧增糧科技大會戰活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開展2011年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意見》精神,加速農業科技成果推廣應用,全麵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提高農民科學種養水平,全力支撐全國糧食穩定增產行動,全力以赴爭取實現連續第八個豐收年,我部會同科技部組織實施全國穩糧增糧科技大會戰活動,掀起全國科技服務的熱潮。具體方案如下:

一、活動原則

一是全國聯動、進村入戶。組織動員全國農業科教係統力量,全麵參與。緊密結合創先爭優,把科技大會戰活動作為創先爭優的主題實踐活動紮實抓好。農業部會同相關部門組織示範性活動,引導各地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科技服務活動。推進專家與農技人員,農技人員與廣大農戶的對接與互動。組織專家深入生產一線與示範基地和推廣人員對接;強化農技推廣責任,普遍建立科技人員包村聯戶製度,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通過示範帶動和“手把手、麵對麵”指導等形式,加大科技服務力度,務求取得實實在在效果。

二是突出重點、分類指導。服務範圍上,重點突出13個糧食主產省和非主產省的糧食生產大縣;服務時間上,堅持全年全程科技服務,重點突出春季、三夏和三秋等關鍵季節;服務作物上,重點突出小麥、水稻、玉米等主要糧食作物;服務區域上,小麥重點突出黃淮海、長江中下遊、西南、西北、東北5個優勢區,水稻重點突出東北平原、長江流域和東南沿海3個優勢區域,玉米重點突出北方、黃淮海和西南3個優勢區。

三是創新機製、力求長效。完善“專家組+試驗示範基地+技術指導員+科技示範戶+輻射帶動戶”的成果快速轉化應用機製。創新服務方式,充分利用 3G 技術、網絡書屋、多媒體、手機短信等現代化手段開展科技服務。同時鼓勵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等廣泛參與,建立多方協作推廣機製。通過科技大會戰活動,增強農業科教係統服務意識,檢驗和提升服務能力,構建長效服務機製。

二、目標任務

全國穩糧增糧科技大會戰活動以“科技會戰、穩糧增糧”為主題,以滿足農民的科技需求為出發點,以提高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為目標,以創先爭優、服務農民的成效為檢驗標準,組織全國農業科研、教學和推廣單位的1萬名專家和35萬名農技推廣人員,重點圍繞小麥、玉米、水稻、大豆等主要糧食作物,通過建設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基地、遴選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落實分區域、分品種、分關鍵季節技術方案、開展高產創建等措施,大力開展技術培訓和指導服務,全麵推進農業科技進村入戶,提高技術入戶率和到位率,力爭“夏糧豐收、早稻恢複增產、秋糧穩定”,實現全年糧食八連增。

三、主要內容

一是細化落實技術方案。按照“技術方案細化到縣、技術明白紙落實到村、技術人員服務到戶”的總體要求,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製訂分區域、分品種、分季節等針對性強的技術方案。組織科技人員全麵參與高產創建活動,因地製宜遴選和推廣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篩選輕簡實用、節本增效等田間管理技術,通過技術明白紙、科技光盤等形式,分發到基層農技員和廣大農民手中。

二是抓好技術指導和服務。按照“專家定點聯係到縣、農技人員包村聯戶”的要求,組織動員專家和農技人員深入生產一線,確保“縣縣有科教單位聯絡、基地(高產創建示範片和試驗示範基地)有專家指導、村村有農技人員服務”。圍繞農民實際需求,在關鍵環節主動入戶、突發事件及時入戶、技術谘詢隨時入戶,開展“手把手、麵對麵”的技術指導與服務,全麵提高技術的入戶率和到位率。

三是建設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基地。加強農業科研、教學單位與糧食主產縣的對接,每個縣重點建設23個農業科技推廣示範基地,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機具引進、試驗、示範和技術培訓工作,使其成為科研與推廣對接的展示基地、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農技人員、種植大戶的培訓基地。

四是大力開展技術培訓。通過集中辦班、田間學校、現場指導、跟蹤服務等多種方式,廣泛開展農民科技培訓和職業技能培訓,提高農業從業人員素質。

五是強化科技抗災減災。加強農業防災減災技術集成,研究製定分災害、分區域、分品種、分生產環節的技術應急預案,未雨綢繆,早作準備。同時,組織科技人員積極參與農業抗災減災科技服務工作。

四、主要活動安排及分工

(一)科技服務示範活動

主要內容:製定科技大會戰方案,下發通知部署相關工作。采取部省聯動的方式,在吉林省伊通縣和湖南省赫山區開展集中示範活動,組織專家深入基層開展技術培訓、送科技下鄉、贈送物資和現場觀摩指導活動。

時間安排:4月中旬。

責任單位:農業部科教司、中國農學會、農業部科技發展中心、中央農廣校、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農業部農機推廣中心、農業出版社、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中國知網有限公司、吉林省農委、湖南省農業廳。

(二)科技服務推進活動

主要內容:組織部內有關司局和事業單位分別對口聯係13個糧食主產省,開展科技服務督導、宣傳和推進活動。

時間安排:分春季、三夏和三秋三個階段。

責任單位:農業部科教司、種植業司、有關事業單位、各省農業廳(局、委)、有關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

(三)定點聯係、包村聯戶活動

主要內容:組織部屬科研單位、與教育部及部省共建大學以及各地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特別是地區所、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綜合試驗站等與糧食主產縣、800個全國農技推廣示範縣對接,建立專家定點聯係製度,共同建設試驗示範基地,培訓農技人員,開展科技服務工作。組織基層農技推廣人員,建立包村聯戶製度,每名農技人員包12個村,聯係一批科技示範戶,開展手把手、麵對麵的技術指導和服務。

時間安排:4月份開始

責任單位:農業部科教司、各省農業廳(局、委)、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綜合試驗站、有關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800個示範縣、糧食主產縣。

(四)農技人員培訓活動

主要內容:通過異地研修、集中辦班、現場觀摩等的形式分區域、分專業開展基層農技人員培訓,不斷提高基層農技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當前要結合實際,開展針對糧食生產關鍵技術的培訓和重要農時季節農機作業技術培訓。

時間安排:結合各地實際安排。

責任單位:農業部科教司、農機化司、各省農業廳(局、委)。

(五)農民田間學校培訓活動

主要內容:創新培訓形式,組織開展農民田間學校師資培訓,培養一批田間學校輔導員;在800個示範縣,每縣舉辦5期農民田間學校,以此帶動各地開展多渠道、多形式的農民科技培訓,提升農民科學種養水平。

時間安排:4月份開始。

責任單位:農業部科教司、農業部管理幹部學院、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各省和示範縣。

(六)超級稻“雙增一百”活動

主要內容:組織專家和農技人員,加強新品種選育、建設高產示範區、集成配套高產栽培技術、開展技術培訓與指導,確保推廣超級稻1億畝以上,努力實現“畝增產一百斤、節本增效一百元”的目標。

時間安排:4月至10月。

責任單位:農業部科教司、農業部農墾局、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全國超級稻協作組,主產省和示範縣。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全國穩糧增糧科技大會戰活動由農業部會同科技部負責,農業部科教司、種植業司牽頭、農業部農機化司、農墾局和有關事業單位參與,省(區、市)農業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落實;要求地方農業科教部門會同科研、教學單位成立工作組,共同推進科技服務工作。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綜合試驗站和800個全國農技推廣示範縣全麵參與。

(二)完善實施方案。農業部會同科技部牽頭製定全國穩糧增糧科技大會戰總方案,明確原則、目標、任務和措施。各省農業廳(局、委)要統籌省內農業科教資源,製定實施方案;各農技推廣示範縣、糧食主產縣製定具體的落實方案。有關農業科研、教學、推廣單位要根據具體的對接任務製定細化方案。

(三)確保經費投入。采取有效措施,統籌各方資源和技術力量,加大對農業科技服務工作的投入力度;要依托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高產創建、農業行業科研專項、全國農技推廣示範縣、超級稻新品種選育與示範、糧食豐產工程等項目,全力做好農業科技服務工作;要通過政策引導、項目帶動和表彰獎勵等,進一步激勵和引導科技人員進村入戶開展科技服務工作。

(四)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報刊雜誌等多種途徑,開展係列宣傳,擴大活動的影響力,不斷提高農民對新品種、新技術的認知度,激發農民學科技、用科技的熱情。要充分挖掘、宣傳紮根基層、服務農民的典型事跡和先進個人,特別是宣傳創先爭優典型事跡,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各省農業廳(局、委)、有關單位要確定專人負責新聞宣傳和信息報送工作。

地址:廣州市金穎東一街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