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稻研究所> 行業動態

廣東省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時間:2012-07-10 00:00 來源: 【字體:

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加快推進我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今年618日,省政府印發了《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各地級以上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農作物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對於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糧食安全、增強農業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意見》(國發〔2011〕8號)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現就加快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與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改革創新、企業主導、科技進步、扶優扶強的原則,推進體製改革和機製創新,加大政策扶持,增加種業投入,加快資源整合,推進種業科研,強化自主研發,完善市場監管,全麵提升我省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和市場監管能力,構建以產業為主導、企業為主體、基地為依托、監管為保障、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的現代農作物種業體係,打造廣東“種業矽穀”,加快推進我省從種業大省向種業強省跨越。

(二)發展目標。到2015年,基本形成科研分工合理、產學研結合、資源集中、運行高效的育種新機製,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良種在農業生產科技貢獻率中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建設6萬畝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和5個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顯著提高供種保障能力,主要農作物商品種子供應率達到80%以上,良種覆蓋率達到96%以上;打造3—4家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農作物種業集團;建立職責明確、手段先進、監管有力的種子質量監督檢測體係和種業信息體係,全麵加強市場監管能力。

二、加快資源整合,全麵提升農作物種業科技創新能力

(三)推進農作物種業科研體製改革創新。加快育種資源整合,探索建立種業研發新機製。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堅持以公共科研機構為主,商業化育種逐步由公共科研機構轉到種子企業。建立科學合理的科研成果評價機製、公共研究成果共享機製和成果轉化平台,促進科研成果快速進入種子企業。探索建立廣東省種業發展中心,形成集種子技術交流、成果展覽、成果交易於一體的國際化“種業矽穀”。創新科研院校種業科研人才流動機製,鼓勵科研院校育種研究人才進入種子企業,從事商業化育種及相關科研工作。

(四)加強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以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為主體,加強種質資源的搜集與鑒評、育種材料的改良和創製、農作物育種理論方法和技術、品種鑒定測試、種子質量檢測等種業領域共性關鍵技術研究,以及常規作物育種、無性繁殖材料選育等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推進分子育種、航天育種、輻射育種等領域的研究,為我省農作物種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相關部門要加大種業基礎性公益性研究投入。

(五)加強種質資源和優質特色品種保護利用。建設水稻、玉米、蔬菜省級種質資源圃及若幹個地方種質資源圃,增強種質資源的異位保存能力;加強種質資源的深度評價和育種材料的改良創新,挖掘和構建抗病蟲、抗除草劑、抗逆、優質、高產等重要目標性狀基因,培育一批具有產業化前景的農作物新材料和新品係。對我省具有地方優勢特色的農作物品種進行收集、篩選、鑒定,並進行原生地保存。對農藝性狀優良、經濟價值高、商品性好、產品市場競爭力強、具備較強開發或優化提高潛力的特色品種進行綜合利用,每年保護和利用開發15個優勢特色農作物品種。

(六)加強種業人才培養。重視創新型種業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加強高等院校農作物種業相關學科專業、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實習基地建設,建立教學、科研與實踐相結合的人才培訓創新機製,提升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加大種業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和培訓力度,培養一批高素質種業科研、生產、營銷服務和管理人才,為全省農作物種業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堅持扶優扶強,全麵提升種子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

(七)建立商業化育種體係。鼓勵“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與優勢科研院校強強合作,整合現有育種力量和資源,充分利用公益性研究成果,按照市場化、產業化育種模式開展品種研發,逐步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新機製。每年支持1—2家符合條件的種業企業建立商業化育種中心,加快培育一批具有重大應用前景和自主知識產權的突破性優良品種,加速企業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升我省種業的持續創新能力。

(八)培育壯大種子企業。推進種子企業兼並重組,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培育一批育種能力強、生產加工技術先進、市場營銷網絡健全、技術服務到位、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現代農作物種業企業。落實種業扶持政策,引導企業和社會資金投入種業。鼓勵種子企業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引進國際先進育種技術和優勢種質資源,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種業集團。

(九)實施生物育種創新能力建設項目。每年支持1—2個企業與優勢科研單位合作建立生物育種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室和轉基因植物中試與產業化基地,逐步建成技術手段先進、設施裝備精良、組織運行高效、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物育種研發平台,突破現代生物育種技術和品種產業化技術,建立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智能化的育種基地和產業化基地。

四、強化基礎建設,全麵提升供種保障和調控能力

(十)優化種子生產基地建設。科學規劃農作物種子生產優勢區域布局。雜交水稻種子生產基地向國家南繁二線基地雷州半島及粵北地區等優勢區域集中,雜交玉米種子生產基地向粵北地區及湛江等優勢區域集中,花生種子生產基地向茂名、惠州等主產區集中。扶持和鼓勵種子企業加強科研育種基地建設。加大農作物種業基礎設施投入,支持種子企業通過土地流轉、長期租用等方式,在種子生產優勢區域建設一批相對集中、長期穩定的種子生產基地。推進種子生產基地規模化、標準化、機械化、集約化建設,重點支持土地整理、改良,完善田間生產設施,配套改善基礎條件,顯著提高種子標準化生產能力。對科研育種基地和種子生產基地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確保不被侵占。

(十一)加強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建設。在種子生產、加工優勢區域,支持企業配套建設一批專業化的現代化種子加工中心,研究解決種子現代化、規模化加工中的烘幹、倉儲、包衣等關鍵技術問題,提升我省種子加工、包裝、包衣、丸粒化水平,整體提升種子精深加工技術,帶動種子產業技術升級。

(十二)加強良種示範推廣。強化良種示範工作,按照我省農作物優勢區域布局,建設和完善規模化的省級良種示範區,集中開展良種示範,總結良種良法配套技術,輻射帶動全省新良種推廣,加速品種更新換代,提高良種覆蓋率。實施良種補貼政策,引導農民積極使用優質高產良種。

(十三)完善種子儲備調控製度。建立健全省、市、縣三級農作物種子儲備調控製度。根據我省種子市場供應以及救災備荒儲備需求,每年儲備可供500萬畝糧食作物播種麵積需要的種子。按照分級儲備原則,省、市、縣三級儲備分別占全省總儲備量的30%、20%和50%,省重點儲備雜交水稻和雜交玉米種子,市、縣重點儲備常規水稻和大宗蔬菜種子。

五、加強規範管理,全麵提升種子市場監管能力

(十四)嚴格品種試驗審定管理。優化品種試驗點結構布局,規劃建設一批省級農作物區域試驗平台,重點建設實驗室、考種室、掛藏室和田間基礎設施等,與我省國家級品種區域試驗站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備、覆蓋廣泛的試驗網絡。加強品種試驗管理,規範試驗方法,健全品種測試和鑒定體係,強化品種特異性、抗病性和抗逆性鑒定,確保品種試驗質量。建立健全品種試驗、測試單位及從業人員管理製度,建立考核、準入、淘汰機製。繼續加強品種標準樣品征集,建立完善我省農作物品種標準樣品庫。嚴格品種審定標準,加強對審定品種的監管,健全品種退出機製。

(十五)完善種子質量監管體係。建立健全我省種子質量監督檢測網絡。省種子質量監督檢測中心重點提升轉基因和SNP分子檢測能力;改擴建一批市級區域性檢測平台,重點提升常規檢測和DNA分子檢測能力;在產糧大縣(市、區)、農作物種子繁製種大縣(市、區)和商品種子供應大縣(市、區)新建一批區域性種子質量檢測平台,重點支持檢驗檢測設施設備、高標準種子種植基地等建設,形成以省種子質量監督檢測中心為龍頭,市級區域性檢測平台為中堅力量,縣級區域性種子檢測平台為基礎,上下相通、左右相連、覆蓋全省的種子質量監督檢測網絡。完善種子質量監督抽查製度,加大種子市場檢查和監督抽查力度,確保農業生產用種安全。

(十六)強化市場監督管理。進一步強化種子管理機構建設,按照屬地管理原則依法履行職責,加強對種子市場和種子質量的監管。嚴格種子市場準入,規範種子生產經營許可,優化種子生產經營主體。加強種子生產基地檢查,嚴厲打擊無證或侵權生產、搶購套購等違法行為,維護種子基地生產秩序。加強種子市場檢查,規範種子生產經營行為,嚴厲打擊無證經營、製售假劣種子、套牌侵權、未審先推等違法行為,嚴防不合格種子流出基地、進入市場。加強種業公共信息服務平台建設,突出種業信息的采集傳輸、儲存開發、發布服務等關鍵環節,打造省、市、縣三級種業信息體係。

六、加強對農作物種業發展的支持和保障

(十七)加強組織領導,完善管理體係。建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聯席會議製度,成員由省農業、發展改革、財政、科技、國土資源、工商、國資、地稅、質檢、農業發展銀行等相關部門組成。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細化並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各市、縣(市、區)政府要建立相應的協調機製,切實加強對農作物種業工作的領導,落實好各項任務和措施。強化省、市、縣三級種子管理機構職能,加強種業技術支撐和服務體係和種子管理隊伍建設。

(十八)製定發展規劃,完善法規製度。按照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總體要求,編製《廣東省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1-2020年)》。組織開展《廣東省農作物種子條例》、《廣東省農業廳農作物品種審定與登記辦法》、《廣東省農作物種子經營許可證有效區域確定辦法》等法規實施調研,修訂完善我省種子地方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結合實際製訂《廣東省主要農作物品種區域試驗管理辦法》等製度,為我省種業發展提供製度保障。

(十九)加大財政支持,落實扶持政策。繼續加大對農作物種業發展的財政投入,大力扶持良種選育和推廣、種質資源保護創新、優質特色品種保護利用、種業基礎公益性研究等。同時,將行政執法、質量監管、良種推廣等屬於公共服務範圍的種子管理工作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保障種子管理工作經費。積極爭取國家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鼓勵地級以上市設立相應的財政專項資金。認真落實國家對種子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種子企業免征增值稅;對以“公司+農戶”經營模式從事種子生產的企業和符合條件的“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的種子生產經營所得,按規定減免企業所得稅;對種子企業兼並重組涉及的資產評估增值、債務重組收益、土地房屋權屬轉移等按規定給予稅收優惠。

(二十)加強行業自律,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充分發揮種子行業協會在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中的協調、服務、維權、自律作用,提高服務水平。加強企業服務,組織開展企業與企業、政府與企業、企業與農戶間的交流與合作,為種業發展出謀獻策。加強行業自律,規範企業行為,開展種子企業信用等級評價,幫助企業做大做強,促進種子行業健康、有序、和諧發展。

                                                                  廣東省人民政府

                                                                 二○一二年六月十八日

來源:廣東省人民政府

地址:廣州市金穎東一街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