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水稻研究所 > 行業動態

省農科院水稻所17個品種、2項技術入選2025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

時間:2025-01-09 09:12 來源:本網 【字體:

       近日,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布2025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省農科院水稻所17個品種、2項技術入選。省農科院水稻所育成品種占廣東省水稻主導品種的70.83%,入選數量持續保持行業前列。

主導品種

南晶香占: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與對照種美香占2號相當。產量與對照種相當,米質鑒定為部標優質2級,有香味,品鑒食味分86.3-92.6,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等。適宜我省各地早、晚造種植,粵北稻作區根據生育期慎重選擇使用。

吉豐優1002:弱感光型三係雜交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對照種博優998長5天,與對照種博Ⅲ優273相當。豐產性突出,米質未達優質等級,高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弱。適宜我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區的平原地區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19香: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比對照種美香占2號長1-5天。豐產性較好,米質未達部標優質等級,有香味,品鑒食味分87.3-88.6,感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強。適宜我省各地早、晚造種植,粵北稻作區根據生育期慎 重選擇使用。栽培上要特別注意防治稻瘟病。

青香優19香:感溫型三係雜交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110~112天,比對照種美香占2號短1-2天。株型中集,分蘖力中等,抗倒力中等,耐寒性中強。科高105.0-115.2厘米,畝有效穗17.2-17.9萬,穗長23.3-23.5厘米,每穗總粒數159-165粒,結實率79.5%-82.1%,千粒重21.4-22.1克。米質鑒定為部標優質1級,有香味,品鑒食味分89.1-92.3。感稻瘟病,高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強。要特別注意稻瘟病、白葉枯病防治。

泰豐優208:感溫型三係雜交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與對照種優優122相當。產量與對照種相當,米質鑒定為省標優質3級,中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適宜我省粵北稻作區和中北稻作區早、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

粵禾絲苗: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比對照種粵晶絲苗2號短1~3天。豐產性較好,米質鑒定為國標優質2級和省標優質2級,高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

美香占2號: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與粳秈89相當,產量低,晚造米質達國標和省標優質2級,有香味,中感稻瘟病和白葉枯病,後期耐寒力中弱。適宜我省各稻作區早、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符合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標準,審定通過。

南桂占: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早造全生育期比對照種深兩優58香油占長3天。產量與對照種深兩優58香油占相當,米質未達優質等級,中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弱。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造,中南和西南稻作區的平原地區晚造種植。

五山絲苗: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比粳秈89早熟3天。豐產性較好,米質鑒定為國標優質2級、省標優質2級,高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

禾廣絲苗: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比對照種粵晶絲苗2號短1天。豐產性較好,米質鑒定為部標優質1級,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力中等。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

粵農絲苗: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比對照種粳秈89短1~2天。豐產性好,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2級,高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

雙黃占: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與對照種華航31號相當,豐產性好,米質鑒定為部標優質1級,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強。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南優占:感溫型常規稻品種。晚造全生育期與對照種粵晶絲苗2號相當。豐產性突出,米質鑒定為國標優質1級,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等。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

貴優336:感光型三係雜交稻組合。全生育期比對照吉豐優1002早熟2.8天,豐產性好,米質達到農業行業《食用稻品種品質》(NY/T593)標準一級。中抗稻瘟病,高感白葉枯病,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晚造種植。

廣8優2168:感溫型三係雜交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與對照種粳秈89相當。豐產性突出,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3級,高抗稻瘟病,中感白葉枯病,耐寒性中等。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早、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白葉枯病。

廣8優169:弱感光型三係雜交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比對照種博優998長2天。豐產性較好,米質鑒定為省標優質3級,抗稻瘟病,中抗白葉枯病,耐寒性中等。適宜我省粵北以外稻作區晚造種植。

泰優1002:弱感光型三係雜交稻組合。晚造全生育期與對照種廣8優169相當。豐產性較好,米質鑒定為國標和省標優質3級,中感稻瘟病,感白葉枯病,耐寒性弱。適宜我省中南和西南稻作區的平原地區晚造種植。栽培上要注意防治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白葉枯病常發區慎重選擇使用。

●主推技術

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是針對我國水稻生產中化肥農藥過量施用、肥料利用率低、環境汙染嚴重等突出問題,由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主持研製的新型高效安全施肥及配套技術體係。該技術的主要內容是控肥、控苗、控病蟲,簡稱“三控”。與傳統技術相比,該技術具有三大優勢:一是高產穩產,增產增收。一般增產10%,抗倒性強,穩產性好,平均每畝增收節支180元。二是省肥省藥,安全環保。一般節省氮肥20%,環境汙染減輕,病蟲害減少,可少打農藥1~3次。三是操作簡便,適應性廣。隻要按技術規程去做,就可獲得穩定的增產增收效果。不同品種、不同地點、不同季節、不同種植方式均可使用,效果穩定。

水稻節水減肥低碳高產栽培技術:水稻節水減肥低碳高產栽培技術是針對當前水稻生產用水量高,氮肥施用量大,CH4和N2O排放強度大、高產與碳減排難兼顧等問題,通過“以水肥耦合技術為核心,以群體調控和低碳高產水稻品種為手段”的技術路線,創建了低排放、低汙染、低投入、高產量(即“三低一高”)為特征的水稻高產栽培新技術。該技術通過肥、水、種、密等措施的優化集成,在保持水稻高產的同時,減少稻田溫室氣體排放和化肥環境損失的一種水稻栽培方式。低碳品種、節水灌溉和優化施肥,是低碳栽培的主要技術措施。其基本原理是:通過選用低碳品種,利用不同水稻品種的養分效率和溫室氣體排放差異,減少化肥投入和溫室氣體排放;通過節水灌溉,提高稻田土壤氧化還原電位,抑製稻田產甲烷菌活動,減少CH4排放;通過優化施肥,減少稻田化肥(特別是氮肥)投入,在實現高產的同時,減少N2O排放。此外,化肥、農藥等生產資料投入的減少,還間接減少了這些生產資料生產過程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該技術有效實現了高產與低排放、低汙染、低投入的協調,解決了南方水稻高產栽培中“水稻生產灌水量高,溫室氣體排放強度大、高產與碳減排難兼顧”等的重大技術難題。








地址:廣州市金穎東一街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