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水稻研究所 > 所內新聞

水稻所專家團隊赴河源市和平縣舉辦水稻大麵積單產提升技術培訓班

時間:2024-12-27 23:50 來源:本網 【字體: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堅持穩麵積、增單產兩手發力”的重要指示精神,紮實推進省農業農村廳《2024年廣東省水稻大麵積單產提升攻堅行動項目實施方案》文件任務,12月19日-20日,應和平縣農業農村局邀請,水稻所2024年和平縣水稻大麵積單產提升攻堅行動指導專家組成員周德貴博士、王昕鈺博士,河源分院駐點人員巫浩翔博士,廣東金稻種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朱喜盈、經理黃凱在和平縣農業農村局會議室舉辦了兩場水稻大麵積單產提升技術培訓班(良種選購/合理密植)。河源市農業局種植業科副科長張燕宜、和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誌科以及縣區種植大戶等30多人參加了培訓活動。

       和平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黃誌科在開班儀式動員講話,他強調大麵積提單產是提升糧食單產的關鍵,堅持提單產、穩麵積、減損耗,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通過實施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製集成組裝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力爭2025年水稻單產比2024年提高4公斤以上。本次培訓參會的大戶積極性高。邀請授課的專家權威性高、專業性強,希望學員珍惜機會認真聽課,學以致用,及時把先進的良種良法應用到生產一線,著力解決糧食生產的實際問題,助力廣東“百千萬工程”建設發揮應有力量。

       省農科院水稻所副研究員,和平縣單產提升指導專家組組長周德貴做了良種選購的技術培訓,水稻所作為和平縣水稻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的科技支撐單位,在此次行動中將通過開展密植技術、良種選購、病蟲害防治等培訓課程,集成推廣適宜和平的種植技術方案,提高和平縣的種植大戶的技術水平。同時,建設1個連片500畝的育秧、密植、綠色高產高效的種植示範區,通過示範帶動全縣集中育秧、合理密植技術推廣應用,促進全縣水稻產業增產,農民增收。

       黃凱作了《適宜粵北種植的水稻品種及常見病害防控技術》的專題報告,向各位種植大戶推介了適宜在和平種植的水稻品種。王昕鈺作了《水稻合理密植與綠色高產栽培》的專題報告,該技術在河源多地進行多年的試驗示範,推廣應用情況良好。

       會上, 相關專家和種植大戶就品種選種和防治策略進行了熱烈討論,此次培訓,不僅提升了當地種植戶對水稻新品種的認識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水平,為2025年早造糧食生產的水稻良種選購提供了方向,也為河源市和平縣水稻產業的綠色發展和增產增收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會後,農科院專家團隊來到和平縣彭寨鎮佳逸農場的示範基地進行參觀,考察基地的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後續種植方案的實施,並就絲苗米的品種選擇和良種良法的試驗示範展開溝通和交流。


地址:廣州市金穎東一街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