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水稻研究所> 人才隊伍> 專家介紹> 副研究員

高雲

時間:2023-10-09 23:25 來源:本網 【字體:

個人簡介:高雲,男,副研究員。1968年12月出生於貴陽清鎮,1993年從華南農業大學植物遺傳育種專業本科畢業(農學學士)即到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水稻遺傳綜合技術育種研究室(超級稻育種研究室)從事常規稻生態育種等工作,2005年12月評為副研究員。

基層駐點:1995年參加廣東省直機關單位扶貧工作組駐點廣東省大埔縣扶貧一年,主要從事水稻、果樹等科技扶貧項目工作;1998年駐點廣東省鶴山市參加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工作一年,其間,到全省各個農業綜合開發項目點從事水稻良種良法示範推廣工作。

主要工作:

1、常規稻品種創新

2、水稻種質創製

3、水稻品種推廣

個人榮譽:

1、廣東農村青年科技文化事業貢獻獎榮譽證書及獎杯(2007年),授予單位:團廣東省委、廣東省農業廳、廣東省委農辦、廣東省人口計生委、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財政廳、廣東省勞動保障廳、廣東省文化廳、廣東省林業局、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廣東省科協、中科院廣州分院、必威betways 、廣東省農信聯社、廣東省扶貧辦、廣東省移民辦。

2、廣東省扶貧工作榮譽證書(1996年),授予單位:廣東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

3、大埔縣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個人榮譽證書(1996年),授予單位:中共大埔縣委員會。

主要獲獎成果:

1、廣東省科技三等獎2項:“早長、根深”水稻新類型勝泰1號的選育研究(2004年,排第4);高產優質抗病特種稻南豐糯的選育與應用(2006年,排第7)。

2、必威betways 科技一等獎1項:華南常規超級秈稻育種體係構建及超級稻桂農占、玉香油占的育成與應用(2009年,排第4。注:被評為2009年度廣東省科技二等獎擬獎成果,棄獎)。

3、廣東省推廣一等獎1項:國標優質稻豐美占和銀晶軟占的推廣應用(2009年,排第3)。

4、廣東省推廣二等獎1項:廣適型優質超級常規稻的推廣應用(2010年,排第3)。

5、廣東省肇慶市科技二等獎1項:高抗稻瘟病高產雜交稻博優7160的選育研究(2010年,排第5)。

6、廣東省推廣三等獎1項:高產優質抗病感溫型三係雜交稻新組合華優638的推廣(2011年,排第5)。

7、國家發明二等獎1項:水稻半矮稈“早長”超高產株型模式和第三代超高產品種勝優的育成(1997年),二級證書:獎證字(9702013)。

審定品種(品種權)及其推廣(2005年-2017年):

在以矮化育種為基石的水稻生態育種理論的指導下,以經典的水稻雜交育種為主體技術,輔之以分子輔助選擇等高新育種技術進行水稻品種創新和材料創製。參與選育審定品種30個多,獲得品種權5個。

采取“天女散花”的麵上推廣和“中間開花”的點上推廣相結合的推廣模式,把“論文”寫在大地上,解決“育而不推,推而不廣”的疾症,打通推廣的最後一公裏。在廣東省參與推廣玉香油占、合美占等品種3000多萬畝,新增產值超過50億元。

1、玉香油占(品種權,排第3),579.8萬畝。

2、合美占(品種權,排第2),600.1萬畝。

3、金農絲苗(品種權,排第3),409萬畝。

4、合豐占(品種權,排第3),300多萬畝。

5、桂晶絲苗(品種權,排第2),6萬多畝。

6、銀晶軟占(主要選育者之一),300多萬畝。

7、桂農占(主要選育者之一),504.5萬畝。

8、豐美占(國審,主要選育者之一),200多萬畝。

9、廣勝軟占(排第2),50多萬畝。

10、固廣占(排第2),50多萬畝。

科技項目:

主持及參與主持項目5項,參與項目50餘項。

1、廣東省科技廳項目:高整精米率高產優質良食味水稻品種銀晶軟占的推廣(主持,2007年7月-2008年7月)。

2、廣東省農業廳省級良種引種培育和引進專項:耐鹽高產優質水稻新品種的培育(第2主持,2009-2010)。

3、廣東省科技廳項目:水稻產業育繁推一體化科技服務平台建設(二級合同主持,2015-2017)。

4、廣東省科技廳項目:優質稻品種選育及產業化(二級合同主持,2015年5月-2018年4月)。

5、廣東省農科院院長基金項目:水稻遠緣雜交技術研究及應用(主持,2001-2003)。

6、廣東省科技廳項目:廣東省水稻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專項子課題——超級常規稻育種研究與示範(排第2,2008-2009)。

7、廣東省農業廳人大議案項目:國外優質種質引進及優質超級稻的選育(排第2,2005-2006)。

8、廣州市科技局項目:國標優質及優良食味超級稻新品種選育及推廣應用(排第2,2010-2012)。

9、農業部項目:華南稻區超級早、晚稻新品種選育示範(排第3,2011)。

10、農業部農業結構調整重大技術研究專項:華南國標優質秈稻育種及高效安全生產技術研究(排第9,2006年6月至2008年6月)

科技文章:

被《作物雜誌》、《中國農學通報》、《中國稻米》、《廣東農業科學》、《中國種業》等刊物錄用科技文章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13篇,通訊作者7篇。








地址:廣州市金穎東一街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