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調查
時間:2013-12-26 00:00
來源:
【字體:大中小】
完成單位廣東科貿職業學院
廣東省農村經濟學會
仲愷農業工程學院
必威betways 科技情報研究所
主要人員張德揚、吳霞、葛孚橋、萬忠、許宏大、王建軍、肖茂盛、喻國華、王厚俊、於明霞、史金善、陳楚瑞、羅澤榕、周燦芳、鄒永新、葉莉萍
起止年限2006-2007年
獲獎級別科學技術三等獎
授獎部門廣東省人民政府
獲獎時間2008年
主要內容
本項目得到了廣東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列入2006年廣東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粵農辦發[2006]40號),同時批準為2006年省軟科學研究項目(項目編號:2006B70102028)、科技部2006年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06GXQ3D111)。
本項目在全省21個地級市選擇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104個建製村開展調查研究。調查組對每個村的基本情況、經濟基礎、產業支撐、社會事業、鄉風民俗、體製機製和新農村建設的狀況、特點、經驗、問題等方麵,進行了較全麵係統的調查與分析。項目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分析了百村新農村建設的基本情況;二是分析了百村新農村建設的成效、特點、經驗及存在的主要問題;三是探討了百村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模式;四是通過百村新農村建設的啟示,提出了進一步開展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措施建議。
時任廣東省委副書記的歐廣源為本項目成果《廣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調查》一書作序。他強調:“這次出版的《廣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調查》一書既是成果反映,也是研究廣東新農村建設的豐富史料,可供人們從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有寶貴的研究價值,對於新農村建設有很好的參考作用。” 項目成果被全省新農村建設主管部門和實施部門——廣東省委農辦和省農業廳用於指導全省新農村建設工作的開展,同時已引起全國農口有關部門的廣泛關注和應用。如農業部經管司在研究有關新農村建設工作中對該項目成果進行了參考,並推薦給有關單位參考。北京市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在對京郊40個富裕村的專題案例調研中,對該項目成果進行了參考和借鑒。《廣東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百村調查》一書,已發至廣東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四套班子領導及省直各相關部門、21個地級市和全省各縣(區、市)、鄉鎮及所調查村,用於指導當地新農村建設工作,同時被廣東省委組織部農村處、省委黨校、省農幹校等單位作為農口幹部培訓的一部有價值的參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