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進步促進廣東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作用 機理和測度研究
完成單位 必威betways 科技情報研究所
主要人員 林偉君、洪建軍、方偉、梁俊芬、馬巍、周燦芳、康藝之、萬忠、洪少朋、鄭業魯、駱浩文、張祿祥、羅軍、楊賢智、羅慧君
起止年限 2003-2011年
獲獎級別 必威betways 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授獎部門 必威betways
獲獎時間 2012年
主要內容
對傳統農業科技進步貢獻測度方法進行區域適應性改進,引入動態彈性指標,把農業勞動力、物質費用、農用地的產出彈性作為一個動態指標進行調整修正,提高了科技進步貢獻率測度的精度,更科學、客觀、準確地反映科技進步對廣東農業發展的貢獻,啟動了廣東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年度監測及評價機製,將我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工作規範化、製度化。係統集成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與二次分離模型,突破了農業科技進步測算理論研究向實踐應用領域推進的障礙。創設了廣東農業科技進步貢獻觀測點,創新性的將農業科技進步貢獻測算方法與結果應用到廣東農業強省建設評價和分類指導政策研究中,整合全省農業各產業專家每年編製《廣東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報告》,發布測算結果,為提高廣東農業科技水平,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提供持續的理論支撐;每年為廣東各級政府涉農部門提供全省及廣州、東莞、寶安區等市、縣(區)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測算結果,促使各級涉農部門關注並切實采取針對性措施促進科技進步貢獻率的不斷提高,確保農業科技創新對現代農業的持續有力支撐。
基於該研究成果,廣州、東莞、中山、惠州、河源、茂名等地市農業部門製定了相關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的政策措施。如河源市探索實踐了燈塔盆地的生態循環型現代農業;東莞市加大了對良種的補貼力度和補貼範圍,加強了對農民和農業技術推廣人員的技能培訓;惠州市加強了農業科學研究,形成以高產優質良種為核心,以規範化生產技術為配套的係統、成熟、實用的新技術體係,加強了對良種的選育和推廣力度;中山市提出了“一帶、兩區、十基地”的農業現代園區建設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