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所在花生青枯病抗性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近日,作物所花生研究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中科院大類一區,IF=9.8,Top期刊)發表題為“Silica nanoparticles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bacterial wilt in peanut (Arachis hypogaea L.)”的研究論文。作物所鄧權清博士、質標所博士後黃穗華、作物所劉浩副研究員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作物所陳小平研究員、洪彥彬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花生是重要的油料經濟作物,也是廣東省單一麵積種植最大的油料經濟作物,全省年均播種麵積約550萬畝,占比全省油料作物總播種麵積的97%以上,對確保廣東省油料安全供給具有重要作用。廣東花生種植的自然地理條件處於亞熱帶季風區域,天氣高溫、高濕導致病蟲害多發,即便是種植作物研究所自主培育的高抗病型“粵油”或“航花”係列品種,花生苗期青枯病仍時有發生。花生青枯病也被稱作是立枯病,通常雨後高溫天氣,花生苗整體脫水萎蔫,該病主要由土傳的青枯雷爾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爆發堵塞水分運輸的導管細胞引起症狀,長期以來針對花生青枯病並沒有良好的防治辦法。
本研究通過納米矽(SiO2)處理花生幼苗的根係進而增強了花生抗青枯病的能力。納米矽材料能夠被花生幼苗根係吸收,但是不會對花生幼苗的生長產生負麵影響。納米矽處理後的花生幼苗體內防衛激素水楊酸(salicylic acid)含量升高,繼而增強了花生抗青枯病的能力。該研究為生產中防治花生青枯病提供了可行性的方案,通過施加納米矽肥提高植株的整體抗病性,並且納米矽對環境造成的危害遠遠小於化學農藥帶來的危害,納米矽肥防治花生青枯病具有潛力優勢。
納米矽通過水楊酸途徑提高花生青枯病抗性
本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
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4.17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