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項成果通過不同稻區、季別和類型的超級稻與普通水稻品種生長特性及產量形成比較研究,揭示了超級稻品種高產生長特性,明確了超級稻高產形成的共性規律;提出了超級稻高產生物學基礎是穩定前期物質生產量,提高拔節到抽穗及抽穗到成熟的物質生產量;明確了群體足夠總穎花量是超級稻高產形成的庫容基礎,研明了超級稻品種穗粒數與每穗一次枝梗數相關較小,而與每穗二次枝梗數相關密切,形成大穗主要依靠增加每穗二次枝梗數,上述觀點的闡明為超級稻高產栽培促進大穗形成提供了理論依據。明確了超級稻品種高產條件下氮磷鉀需求量,揭示了超級稻氮生產效率高和中後期氮素吸收量大等特點,為超級稻品種高產栽培的定量施肥提供了重要理論指導。項目研究團隊成員還根據超級稻生長發育規律,開展主要稻區超級稻增產因素分析,明確了超級稻增產需走穩定穗數增加穗粒數的途徑;比較超級稻不同種植方式的生長特性和產量表現,明確了超級稻品種高產生長模式,並提出基本苗數、成穗率、有效穗數、抽穗期葉麵積指數及群體穎花數等高產群體構建的實用指標;提出了“區域差異、品種特色、季節特點、增施穗肥”為特征的超級稻定量施肥方法,創立了超級稻“前期早發夠穗苗、中期壯稈擴庫容、後期保源促充實”的高產栽培共性關鍵技術。另外,項目針對水稻種植從傳統手插秧向拋秧、機插等轉型,提出超級稻品種在不同稻區與種植方式結合的高產種植方式,優化超級稻品種高產種植布局及編製布局圖,降低了超級稻品種種植方式不當的風險,為超級稻大麵積推廣提供重要決策。該成果為我國超級稻品種大麵積推廣提供生產技術,其高產形成生長和產量形成模式、高產株型、增產途徑的理論和實踐,促進超級稻品種選育,超級稻技高產栽培技術與品種配套的應用加快超級稻品種的形成,集成了與稻區和種植方式相適應的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17套,製作了農業部認定的超級稻品種栽培技術規程,編製了品種栽培模式圖100多份,製訂生產技術地方標準8個,主編出版《超級稻品種配套栽培技術》、《超級稻品種栽培技術模式圖》等專著10部,建立了我國主要稻區超級稻高產栽培技術體係,為超級稻大麵積推廣及水稻高產創建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在我國華南、西南、長江中下遊及北方等主要稻區推廣應用中,根據各地試驗示範結果,與傳統栽培技術比較,超級稻區域化高產栽培技術大麵積應用實現增產50.4–73.2公斤/畝,平均畝增產8.4%–13.1%。2011-2013年本成果應用麵積達11891萬畝,畝增產59.7公斤,增產稻穀640.0萬噸,實現增產增效116.5億元,通過節本增效實現節支20.9億元,累計增效137.4億元。可見,通過超級稻配套高產栽培的技術應用,提高了水稻單產水平,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