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適性優質秈型超級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
時間:1970-01-01 08:00
來源:
【字體:大中小】
成果名稱 | 廣適性優質秈型超級稻新品種培育與應用 |
登記年份 | 2018 |
級別 | 廳局級 |
獎項 | 院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
證書號 | 2017-1-01-D01 |
獲獎單位及排名 | 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1)、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2) |
本單位獲獎人員及排名 | 江奕君(1)、林青山(2)、高雲(3)、劉誌霞(4)、劉傳光(5)、馮道基、(6)、胡巍(7)、張強(8)、梁其登(9)、周繼勇(10)、塗從勇(11)、江遠漢(12)、何振宇(13)、鄭海波(14)、劉軍(15) |
授獎部門 | 廣東省農科院 |
獲獎時間(證書日期) | 2018/7/1 |
備注 | 發文號:粵農科〔2018〕36號 |
詳細介紹 | 自1996年中國超級稻育種計劃啟動以來,經過2000年一期目標和2005年二期目標的高產攻關,取得顯著效果,實現了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產量目標。但當時超級稻品種普遍存在稻米品質較差、適宜性不廣,小麵積高產攻關產量潛力突出,普通大田種植產量潛力不容易發揮等問題。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我國水稻播種麵積逐年減少、另外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優質稻米的消費需求也日益增加,隻有通過大幅度提高水稻單產水平和優化稻米品質才能確保我國糧食安全以及滿足人們對優質稻米的迫切需求。本項目針對以上存在問題,進一步突破超高產、廣適性和優質難以協調的技術瓶頸,結合華南稻區生態、氣候和耕作特點,在“半矮杆、早長、根深”株型模式的基礎上,提出了地上部分理想株型與地下部理想根型相結合、個體優勢發揮與群體優勢相協調的“廣適性優質秈型超級稻株型模式”,構建出廣適性優質秈型超級稻育種技術體係。按照該技術體係,以超高產親本為基礎,選擇一批品質優良、早生快發、叢生快長等豐產性和適應性較好的骨幹親本,導入優良食味、抗病抗逆等基因,聚合有利性狀,開展以改良稻米品質和適應性為主攻目標的廣適型(即在省級以上區試中兩年平均增產達8%以上)優質超級稻新品種培育研究與應用推廣。曆經十多年科技攻關,育種成效非常顯著,培育出合美占、金農絲苗、五豐優615和吉優615等4個優質廣適型超級稻品種及創製了一批優異新種質,其中合美占、金農絲苗已獲得農業部授權的植物新品種權。 1.合美占:早季稻米食味品質評分90分,兩年省區試平均比對照種增產9.26%,增產極顯著,是我省當前種植麵積最大的超級常規稻品種。2008年通過廣東審定,2010年被農業部認定為超級稻品種,2009-2018年被列為廣東農業主導品種。 2.金農絲苗:米質達國標優質2級,食味品質評分81分,兩年省區試平均比對照種增產8.48%,增產極顯著,2010年通過廣東審定,2012年被農業部認定為超級稻品種,2012-2018年被列為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 3.五豐優615:蒸煮食味品質達部頒2級,食味品質評分81分,兩年省區試平均比對照種增產16.79%,增產極顯著,2012年通過廣東審定,2014年被農業部認定為超級稻品種,2014-2018年被列為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 4.吉優615:米質達國標優質3級,兩年省區試平均比對照種增產8.21%,增產極顯著,2015年通過廣東審定,2018年被國家農業部認定為超級稻品種。 4個品種百畝示範片經農業部現場測產驗收畝產均超過720公斤,多年多點高產創建萬畝示範片平均畝產超過500公斤,實現了高產、穩產、優質、抗病高水平協調,有效解決了我國超級稻品種“高產不穩產、高產不優質”的技術難題。截止2017年,4個品種僅廣東省累計推廣種植麵積1404.3萬畝,累計新增社會經濟效益約24.7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