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水稻研究所 > 科學研究 > 科技成果 > 審定品種

南紅3號

來源:本網 【字體:

品種來源:用“廣紅2號/粵禾絲苗”的後代經係譜法選擇育成的常規中稻品種。

品質產量:2021~2022年參加湖北省早熟中稻組品種區域試驗,米質經農業農村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出糙率79.2%,整精米率67.7%,堊白粒率10%,堊白度4.1%,直鏈澱粉含量17.7%,膠稠度63毫米,堿消值6.4級,透明度2級,長寬比3.2,達到農業行業標準《食用稻品種品質》三級。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580.8公斤,比對照黃華占增產5.2%。其中:2021年畝產609.7公斤,比黃華占增產4.6%;2022年畝產551.8公斤,比黃華占增產5.7%。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39.3公斤,比對照黃華占增產8.7%。

特征特性:屬早熟秈型中稻品種。株型適中,分蘖力較強,生長勢旺。葉色綠,劍葉中長、斜舉。穗層整齊,穀粒長形,稃尖無色,無芒。後期熟相好。區域試驗中 株高116.6厘米,畝有效穗21.9萬,穗長24.2厘米,每穗總粒數163.0粒,每穗實粒數130.8粒,結實率80.2%,千粒重23.45克,全生育期113.5天,比黃華占長0.3天。病害鑒定為 稻瘟病綜合指數3.2,稻瘟損失率最高級3級,中抗稻瘟病;白葉枯病7級,感白葉枯病;紋枯病3級,中抗紋枯病。耐熱性5級,耐冷性3級。

栽培要點:1.適時播種。5月中旬至6月上旬播種,大田一般畝用種量2.5~3.0公斤,播種前宜用咪鮮胺浸種。秧苗3~4葉期及時查苗補苗。2.及時除草。播種後3天內施封閉除草劑,15天左右再補施一次。3.科學管理肥水。重施底肥,及時追施分蘖肥,後期看苗補施穗肥。一般畝施純氮11~12公斤,氮磷鉀比例為1:0.5:0.8。苗期濕潤管理,分蘖期淺水促蘖,夠苗及時曬田,孕穗至抽穗揚花期保持深水層,後期幹幹濕濕,成熟期忌斷水過早。4.及時防治病蟲害。注意防治白葉枯病、稻瘟病、紋枯病、稻曲病、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和螟蟲、稻飛虱、稻薊馬等病蟲害。

適宜範圍:適於湖北省鄂西南以外地區作中稻種植。

地址:廣州市金穎東一街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