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何秀古:科技與產業深度融合 支撐帶動鄉村振興丨院長談農業科技這十年
2021年,廣東省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加值提高到8369億元、5169億元,總產值和增速均創1987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一佳績的取得,農業科技的支撐功不可沒。
到2021年,全省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1.3%,水稻等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98%以上,主推技術到位率98.5%,各項指標均居全國前列。
作為第一經濟大省的農業科技創新主力軍,十年來,必威betways (以下簡稱“廣東省農科院”)如何立足產業需求,大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與引領能力、成果轉化服務“三農”能力,為廣東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為此,南方農村報記者近日采訪了廣東省農科院副院長何秀古。
廣東省農科院副院長何秀古(後排中)下鄉開展“三農”服務
成果獎勵:1562項
自主創新能力再上新台階
國以農為本,農以種為先。這些年我國糧食單產有較大幅度提升,50%以上歸功於品種改良。
中國推廣麵積最大的雜交稻與常規稻、配組組合最多的不育係與恢複係、應用麵積最廣的不育係與恢複係的前10名品種(係)以及水稻生產中“大品種”的親本血緣,不是“廣東造”就是“廣東芯”。
科技強農結碩果。何秀古總結,這歸功於改革開放以來,廣東省農科院率先開展優質稻育種,引領了全國優質秈稻的發展。
“十三五”以來,廣東省農科院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在廣東分別占比63.5%和70.2%
在“十三五”廣東省十大農業科技標誌性成果中,廣東省農業院攬獲三項。其中一項,就是水稻研究所周少川研究員領銜的新品種選育團隊所主持的技術成果。這項成果育成的優質、高產、抗逆與廣適性高度統一的新品種黃華占,是我國首個同時適合華南早晚種植和長江流域晚稻和中稻種植的廣適型優質稻品種,解決了以往高產水稻普遍不優質、高產水稻不抗倒的“卡脖子”難題,一舉成為全國推廣麵積最大的常規秈稻品種,迄今累計推廣約1.75億畝。
此外,“美香占2號”是首批認定的廣東絲苗米品種之一,通過了7個省份的品種審定或引種許可,在華南稻區以及江西、湖南、雲南、四川、陝西等省份大麵積應用。雜交稻優質不育係“泰豐A”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雜交稻“高產不優質”的瓶頸問題,利用該不育係育成了42個優質雜交稻通過國家或省級審定,其中15個次品種獲國家或省級優質稻食味鑒評金獎和銀獎,相關成果推廣麵積累計超過4億畝,帶動了雜交稻種業和優質稻米產業的發展。
這隻是廣東省農科院取得的眾多科研碩果的一個縮影。
圖為位於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的國家果樹種質廣州荔枝圃
引領廣東紅茶產業發展的“英紅九號”,占領高端市場的“仙進奉”荔枝,以及“嶺南黃雞”1號和2號配套係、我國第一個果桑品種“粵椹大10”“鐵柱冬瓜”和甘薯品種“廣薯87”等,均是廣東省農科院選育的優良品種。
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廣東省農科院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在廣東分別占比63.5%和70.2%,一大批良種良法落地開花結果。在2021年舉辦的三屆廣東種業大比武中,廣東省農科院獲得兩屆冠軍。截止到2021年,全院獲各級科技成果獎勵1562項,其中國家級106項,部級815項,育成通過國家、省、地方審定品種1766個,獲得專利1430件。
合同金額:3.94億元
科研成果加速轉化為生產力
眼下,預製菜“炒”的正熱,企業跑步入場,產業風口正勁。
2021年11月19日,廣東省預製菜產業發展大會上發布了18項關鍵技術成果,廣東省農科院“貢獻”10項,占比55.55%,成為全省預製菜產業技術領域當之無愧的“領頭羊”。
“科技創新要用於生產和產業化,要主動走出去,服務廣東農業!”這是何秀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重點強調的一句話。
科研“連天線”, 成果則需“接地氣”。農業科技創新絕不僅僅是實驗室裏的研究,而需要從“書架”擺上“貨架”,把成果轉化為推動農業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十年來,廣東省農科院圍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需求,以持續加強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源頭供給能力、建立健全成果轉化激勵機製為目標,著力通過搭平台、提賦能的模式,積極推動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讓科技成果走出“深閨”。
“科技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十三五”期間,廣東全省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數共2906項、合同成交額27.07億元。其中,廣東省農科院共簽訂科技成果轉化合同708項,合同金額3.94億元,分別占比24.4%和14.6%,位居全省高校和科研機構前列。其中,水稻三係不育係“廣8A”及其組合,通過邀標形式,創國內雜交水稻市場品種轉讓價格新紀錄;“粵禾絲苗”轉讓收益創國內常規秈稻市場品種轉讓新紀錄;“粵甜28號”甜玉米創當時國內甜玉米單一品種轉讓收益記錄;瓜類、茄果類、葉菜豆類、食用菌以及相關配套高效栽培技術持續轉化近20年,累計轉化金額近6000萬元。
今年4月1日,廣東省農科院與白雲區政府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通過“廣州種業之都”建設,開展新一輪全麵戰略合作
曆時29年研發的“雞球蟲病四價活疫苗”生產技術研製和產業化,成功解決了困擾獸藥界多年的雞球蟲病藥物耐藥性及藥物殘留難題,不僅為高效安全防控雞球蟲病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還顯著減少臨床上抗球蟲化學藥物的使用,提升了家禽產品品質。
建設金穎農業科技孵化有限公司(金穎農科孵化器),打造“華南A穀”品牌。金穎農科孵化器集自2017年建設至今,累計吸引超過240家農業科技企業入駐,涵蓋種業、生產、加工、流通、品牌建設等農業全產業鏈,企業年產值超100億元,累計為入駐企業融資2.5億元。如今,孵化器構建了從源頭創新到產業培育的全要素、全鏈條農業產業創新集群,現已是粵港澳大灣區規模最大的國家級農業科技企業孵化器。
院地合作:17家分院
全麵投入鄉村振興主戰場
近期,隨著第一批駐點人員報到進駐,廣東省農科院第17家地方分院——雲浮分院開始圍繞當地農業產業發展需求運行工作。
5月25日,廣東省農科院科技人員進駐雲浮分院
到各市分院、試驗站常駐或指導,是廣東省農科院科技人員近年來的工作常態。
“院地合作的工作思路就是隻帶動、不代替,隻幫忙、不添亂。”何秀古介紹,2015年,廣東省農科院創新開展院地合作,全麵投入到鄉村振興主戰場,推動了科技資源和人才下沉服務一線,形成了在全國可複製、可推廣的“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協同創新、全鏈服務”院地合作模式。
共建平台,織密科技服務體係。2015年底開始,廣東省農科院與地方政府共建17個省農科院地方分院,安排400多名專家帶項目、帶資金、帶技術常駐基層,紮實開展科技攻關、集成推廣、成果轉化、人才培養等工作。各分院成立由地市分管領導、省農科院領導分別任正、副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明確管理架構。分院院長由省農科院領導擔任,分院常務副院長由地方農業農村局主要領導擔任。
地方分院的建成,使得廣東省農科院服務地方有了“橋頭堡”,地方政府發展“三農”有了科技“主心骨”,農業企業尋找優質成果有了“旗艦店”,多方共贏,受到廣泛歡迎。
清遠分院駐點人員前往佛岡縣開展科技誌願服務
下沉人才,壯大科技服務隊伍。激發科技人員服務“三農”積極性,將科技人員職稱職務晉升與半年基層工作經驗掛鉤,獎懲並舉,形成全院上下踴躍投身科技服務良好局麵;同時,拓寬地方分院、院企合作、農村科技特派員、市縣農科所聯係專家製、科技進千村、專家服務團、服務產業園、重大科技推廣專項等8大渠道,派出1200多名科技人員為200多個農業特色專業鎮、1000多個農業特色專業村提供科技服務,提升“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科技水平。
何秀古說,科技人員走出實驗室、走向生產一線開辟道路,為地方培養了大批實用人才,院地聯動共同造就了一支“政府信得過、企業用得上、農民離不開”的科技服務隊伍。
協同創新,激發科技服務動能。按照“麵向產業搞科研、立足科研搞推廣、搞好推廣促產業”的思路,形成科技創新與推廣服務互相促進、互為補充的良好局麵。依托院地合作平台,圍繞特色優勢產業,組織省市縣專家共同凝練關鍵技術問題、開展協同攻關,解決了一批關鍵技術問題。
如已在解決荔枝大小年、防控菠蘿黑心病、茶葉標準化生產等8個關鍵技術問題上實現初步突破,建立示範基地良種良法覆蓋率超60%,輻射帶動麵積超10萬畝,取得良好成效。
全鏈服務,提升科技服務水平。在全省率先組建全產業鏈專家團隊,聚焦關鍵薄弱環節,從規劃設計到生產加工、營銷、品牌等全過程、全鏈條靶向精準服務,研究推廣一批生產標準,為企業提供成果、技術、人才、實驗室、委托研發、合作研究和技術服務等全方位、全鏈條的科技服務。
“我們服務了全90%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共建科技創新中心、推廣大批實用技術、培訓從業人才,有效提升建設成效。”何秀古指出。“技術要為產業所用才是真正的好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