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看,連續八年領跑全省
粵拚粵“高”我助力
品種和技術是必威betways (以下簡稱“省農科院”)推動鄉村振興的兩大引擎。“十三五”以來,該院共有353個(次)品種、377項(次)技術入選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連年領跑全省,為深入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保障糧食和主要農產品有效供給注入強勁科技動力。
桑基魚塘
廣東省農作物現代種業產業園
必威betways 果樹研究所主導育成的“仙進奉”荔枝
一路耕耘,品種引領種業振興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省農科院依托豐富的種質資源,緊緊圍繞廣東現代農業產業需求,深入推進農業育種聯合攻關,成功培育出一批高產、優質新品種,積極推廣良種應用、落地生根。
近年來,省農科院共收集農作物種質資源10000餘份,覆蓋全省92個農業縣、629個鎮、1338個村,實現了廣東省農作物種質資源係統性收集的全覆蓋。該院建成了華南地區規模最大、係統最全的農作物種質資源保護庫,累計保存量6.5萬份,涵蓋190多種農作物,占全省的70%以上;野生稻和地方品種資源、茶樹、柑橘、龍眼、菠蘿、芒果資源的保存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自中國工程院院士、省農科院水稻育種家黃耀祥培育出第一個矮稈秈稻品種“廣場矮”,引領了“第一次綠色革命”之後,省農科院在矮化育種、超級稻、優質稻研究上保持業內領先,一大批水稻品種在廣東及我國南方稻區廣泛推廣應用,奠定了“中國秈稻,廣東種芯”的地位。作為省農科院選育的新一代廣東絲苗型優質稻新品種,“美香占2號”已連續6年高居廣東省水稻推廣麵積首位,並在廣東、江西、廣西和湖南累計推廣種植2678.55萬畝,成為全國第5大常規秈稻品種,榮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成果獎一等獎、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並連獲三屆全國優質稻品種食味品質鑒評金獎,成為廣東絲苗米產業園主要品種。
近年來,食不厭精的廣東人漸漸留意到市場上流行起一種名為“仙進奉”的荔枝。“仙進奉”是省農科院果樹所選育的優質荔枝品種,果色鮮豔、裂果率低,果實皮厚,耐貯藏,畝產可達1000千克,2020年平均銷售價格比糯米糍高50%以上。該品種2019-2022年入選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獲得2018年農業部優質晚熟荔枝品種品質評獎金獎,還被列入農業農村部“十三五”期間第一批熱帶南亞熱帶作物主導品種。目前,“仙進奉”已在全國建立示範基地50多個,累計推廣種植麵積約8萬畝,累計銷售額36億元。“仙進奉”不僅成為廣東荔枝產業“新名片”,也成為農戶名副其實的“搖錢樹”“致富果”。“‘仙進奉’現在成了增城荔枝的區域公共品牌,我也從一個荔枝種植戶發展到荔枝專業合作社,謝謝選育了‘仙進奉’、幫助我們的省農科院專家們!”榮獲“廣東十大荔枝種植匠”稱號的增城荔農陳浩潮如是說。
得益於關鍵性種質資源的收集、保存、發掘與利用,省農科院種業科技創新能力突出,在水稻、蔬菜、玉米、甘薯、花生、果樹、茶葉、花卉、桑樹等育種領域均作出了重大貢獻——“鐵柱”係列冬瓜為國內推廣麵積最大品種;“美食蕉”係列填補我國香蕉糧食和加工用途品種空白;“粵甜菠蘿”甜度超越巴厘菠蘿、神灣菠蘿且抗寒性和抗旱性更強,“粵科達101”有望打破國外櫻桃番茄品種壟斷;“粵甜28號”玉米同時通過三大玉米區國審;“廣薯87”從廣東種到新疆;“粵椹大10”為全國第一個通過審定果桑品種;“四季紅墨蘭”可在夏秋和冬季連續開花;“英紅九號”茶葉成就一個品種支撐一個產業典範;“嶺南黃雞”入選國家農業主導品種並推廣到全國各地……
同時,省農科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在解決荔枝“大小年”、防控菠蘿“黑心病”、茶葉標準化生產等21個關鍵技術問題上實現突破,建立示範基地68個,良種良法覆蓋率約90%,輻射帶動麵積達58萬畝。省農科院研發的水稻“三控”施肥技術,從源頭減少生豬養殖氮排放、降低環境汙染的應用技術,桑基魚塘複興技術與種養循環技術等廣泛應用於鄉村大地。
一路向前,技術破解產業難題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始終是建設農業強國的頭等大事。針對農業綠色發展要求,省農科院加快研發、集成推廣綠色高效種養技術,在水肥資源高效利用、綠色農業投入品、農業廢棄物處理、種植業生產減肥減藥、生態種養模式創新等技術研究領域取得了顯著成效,形成了係列行之有效的主推技術,在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廣泛推廣應用,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
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發的水稻“三控(控肥、控苗、控病蟲)”技術,解決了水稻肥料利用率低導致的環境汙染和農藥施用量高等問題,可使氮肥利用率提高10個百分點(相對提高30%)以上,減少主要病蟲害20%以上。該技術還解決了水稻倒伏問題,連續多年被列為農業農村部和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基於此技術,團隊積極探索開拓魚塘種稻技術,並取得初步成效,有望為糧食安全和穩產保供提供新的“廣東方案”。
桑基魚塘是珠三角一種獨具地方特色的農業生產形式,是最早的生態循環農業模式。省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所研發出“多元化桑基魚塘模式與生產技術”,不斷挖掘蠶桑資源多種功能,通過種桑養蠶、種桑養人、種桑養魚等多元化開發途徑,研發出蠶桑水產飼料、蠶沙生物肥、全齡人工飼料養蠶、塘網結合設施養魚等原創性技術和產品,構建了現代桑基魚塘生產技術體係,建立了一批示範基地,並在珠三角地區示範推廣10萬畝,創造總產值35億元以上,每畝增產增收5000元,新增社會經濟效益5億元。該技術也入選2019年廣東省最受歡迎十大主推技術。同時,省農科院幫助“廣東佛山基塘農業係統”成功申報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在預製菜產業蓬勃發展的新賽道上,省農科院也占領“頭部優勢”。作為技術支撐主體先後牽頭建設廣東省預製菜產業聯合研究院、省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中試公共服務平台、省農產品加工服務產業園,率先推出“預製菜加工十大共性關鍵技術”,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持續賦能。
建設農業強國,科技驅動是題中應有之義。省農科院將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強種業創新,加強技術攻關,一手抓基礎研究,一手抓成果轉化,以良種良法力促科技成果轉化為“實景畫”,為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