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金融雜誌】何秀古:科技服務“三農”工作的創新實踐
何秀古
必威betways 副院長
作為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多年來,必威betways (以下簡稱為“省農科院”)致力於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與產業支撐水平,持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本期,《科技與金融》采訪了必威betways 副院長何秀古,在與他的對話中了解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業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Q:何院長,請問在您看來,科技如何支撐中國人餐桌的變化?近四十年來,農業科技改變餐桌有何規律可循?
何秀古:農業科技是農業發展的第一推動力。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人的餐桌經曆了從“吃不飽”到“吃飽”“吃好”,再到“吃得豐富、營養和健康”的過程,科技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是產量提高了。水稻畝產由過去的100多公斤增加到現在最高畝產可達1000公斤以上,靠的是良種良法。20世紀50年代,我院水稻研究所的黃耀祥團隊開創了水稻矮化育種,培育出我國第一個通過人工雜交育成的矮稈秈稻品種:“廣場矮”,使水稻產量由當時的畝產150~250公斤迅速提高到畝產350~400公斤,實現了水稻產量的第一次大飛躍。
二是品種豐富了。多位育種科學家曆經數十年潛心研究,取得了一係列重大突破,培育出的優良品種不僅實現了優質高產,還能保證四季供應,極大地豐富了老百姓的餐桌。
如我國推廣麵積最大的秈稻品種“黃華占”“美香占2號”,引領廣東紅茶產業發展的“英紅九號”,占領高端市場的“仙進奉”荔枝,全國推廣的“嶺南黃雞”等均為省農科院的研究成果。“十三五”以來,省農科院獲通過審定(登記、評定)品種1199個,獲植物新品種權273個,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在全省占比分別達到63.5%和70.2%,為農業新品種的育成和推廣提供了重要支撐作用。
三是品質提升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老百姓更加注重食品的安全、營養和健康。
如在農業實踐的過程中,高產、抗病性強的品種的選育,相關疫苗的研製,以及綠色循環種養技術的推廣應用,減少了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使用量;同時,農業信息化技術、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農產品加工技術的應用提供了營養、健康的功能性食品……種種改變都有賴於科技進步。
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我國農業科技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民以食為天”,農業科技的發展,一是要立足我國國情、農情,在推進鄉村振興及建設農業強國中依靠科技、發展科技。二是要遵循農業的發展特點及規律,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與效益,依靠科技創新全麵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勞動生產率和國際競爭力。三是農業科技要實現自立自強。關鍵技術是要不來也買不來的,要加強原始創新和基礎研究,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創新成果集成推廣應用;加強農業科研體製機製改革,激發科技創新的潛力和活力,這樣才能為鄉村全麵振興、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麵實現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Q:省農科院推出了一係列“主導品種”與“主推技術”,請舉例說明這些主導品種是如何產生,主推技術是如何總結而成,目前推廣情況如何?
何秀古:根據《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評審管理辦法(修訂)》,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每年組織農業專家及相關單位負責人經過行業評審、最終評審與對外公示,每年評選出廣東省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一些省、市、縣的農業部門也會根據自身實際情況發布本區域的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
以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為例,我院作為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非常重視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品種和技術的研發與推廣是省農科院的專業優勢。我們建有國家種質資源圃庫(分圃庫)6個,農業農村部種質資源圃3個,收集保存國內外農作物種質資源6.3萬餘份,為種業創新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並通過省農科院地方分院、院企合作平台、示範基地、省農技服務驛站等推廣渠道進行示範推廣。
據統計,我院農業主導品種已連續7年占比超過或接近60%,主推技術連續7年超過或接近70%。2022年,全省共遴選推介發布農業主導品種114個、主推技術165項。我院共有65個品種、119項技術入選,分別占比57%和72%,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地位。
Q:您曾指出“科技創新要用於生產和產業化,要主動走出去,服務廣東農業”,強調了科研成果轉化的重要性。請您先向我們介紹“院地合作”方麵的總體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及工作重點。
何秀古:建設地方分院是省農科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麵投入鄉村振興主戰場的重大舉措。
2016年6月,《中共廣東省委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落實發展新理念加快農業現代化率先實現全麵小康目標的實施意見》提出“建設高水平的農業科學院,鼓勵省農科院與地方合作開辦科研分院,開展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我們按照“隻帶動、不代替,隻幫忙、不添亂”的工作思路,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地方分院、促進中心,積極推動科技資源和人才下沉,全麵鋪開科技服務“三農”工作,形成了“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協同創新、全鏈服務”的院地合作模式。
截至目前,我院已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17個地方分院(促進中心)、100個專家工作站、95個地方和企業研究院、40個市縣農科所聯係點、586個示範基地,實現分院在全省主要農業市全覆蓋。
通過自籌資金和承擔項目,累計安排5000餘萬資金,派出400餘名科技人員,帶項目、帶資金、帶技術駐點基層,持續向基層下沉科技資源,撬動各地累計安排超億元產業科技專項,切實解決了地方農業科技人才供給不足、科技資源共享渠道不暢等問題。
“院地合作”未來的發展方向及重點工作有:
一是加強縣域的科技支撐,圍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和“綠美廣東”工程,在發展縣域農業、農村產業的基礎上,開展科技支撐與技術服務,共建一批科技創新與服務平台,轉化應用一批科技成果,著力提升縣域特色優勢產業發展水平,同時培訓基層農技人才,打造院地合作升級版和示範樣板。
二是加強院所合作,建立一個研究所(中心)協同2~3個市縣農科機構的機製,開展協同創新與農技推廣服務,帶動地方農科機構科技水平提升。
三是啟動“千名專家進村入企服務鄉村振興大行動”計劃,組織科技特派員下鄉,助力“農技驛站”服務廣東大地,力爭“十四五”期間實現科技服務“百園”(科技支撐全省10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千家”(科技服務全省1000個省級農業龍頭企業)、“萬戶”(科技輻射全省10000個農業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及種養大戶)的目標。
Q:科技與產業融合是科技成果轉化的必由之路。請您分享一下“院企合作”的總體情況以及重點發展方向。
何秀古:“十三五”以來,省農科院累計與2600多家企業開展了betway亞洲官方 ,並取得了顯著成效,極大地激活了科技創新潛力,有效解決了科研與生產“兩張皮”問題,形成了可複製推廣的“需求導向、資源共享、聯合研發、強企興業”的院企合作模式。
近年來,省農科院科技成果轉化效益位居全省科研院校前列,“十三五”以來,累計簽訂科技成果轉化合同1600餘項,合同金額達6.47億元;技術入股48家企業;單筆轉讓超500萬元的重大成果共12項。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水稻三係不育係“廣8A”及其組合,創國內雜交水稻市場品種轉讓價格新紀錄;“粵甜28號”甜玉米創當時國內甜玉米單一品種轉讓收益記錄;“雞球蟲病四價活疫苗”生產技術研製和產業化,成功解決了困擾獸藥界多年的雞球蟲病藥物耐藥性及藥物殘留難題。
我院組建了262個全產業鏈專家服務團隊,科技服務了全省近90%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了惠城絲苗米、海豐蔬菜、翁源蘭花、陸豐甘薯、英德紅茶、新會陳皮等產業園示範樣板;我們針對產業存在的普遍問題,與企業聯合攻關,在解決荔枝“大小年”,菠蘿“黑心病”“水菠蘿”,紅茶規模標準化生產等產業瓶頸問題上取得新的突破;我們還牽頭組建預製菜研發平台,研發、推廣預製菜技術,助力我省預製菜產業高質量發展。
未來,院企合作的重點方向共有五個要點:
一是深化院企合作,根據企業是創新主體的思路,強化院企合作,促進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二是共建產業研究院。圍繞企業發展需求,對接全省農業優勢產區和農業龍頭企業,合作共建一批產業研究院;
三是搭建科技服務平台。組建全產業鏈專家服務團隊,持續為現代農業產業園提供谘詢規劃、良種良法、加工物流、品牌打造等全鏈條服務,打造產業園科技服務平台;
四是建設好廣東金穎農科孵化器和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台,打造“華南A穀”品牌;
五是推廣院企合作模式。按照“需求導向、資源共享、聯合研發、強企興業”的模式,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和引領,打造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Q:在您看來,科技如何延伸產業鏈,讓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何秀古:構建現代化的農業產業體係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支撐,在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精細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等方麵,農業科技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科技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培育新業態提供了關鍵支撐。我們通過組建全產業鏈的專家服務團隊,開展全產業鏈上的協同創新,實現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進而延伸產業鏈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海豐油占米產業園為例,依托我院全產業鏈專家團隊科技支撐,派駐1名研究員長期駐企服務,同時帶培企業技術人員2名、本地農技人員1名。
我們創新“地方編製、農科院保底”的引才模式,引進10名農科博士到汕尾工作。圍繞海豐油占米新品種選育、標準化種植、大米精深加工和種植全程機械化、數字化技術應用提供技術支撐,開展種子包衣、機械整地鋪膜,機械播種、無人機植保等現代化高效生產技術體係集成示範,聯合製定了“海豐油占米全程機械化技術規程和實施方案”。
而在鄉村旅遊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方麵,當地依托省農科院規劃設計團隊,連續3年開展海豐油占米“稻田畫”活動,每年吸引數十萬遊客前往打卡。“稻田畫”打破了傳統的水稻農業生產模式,由單一的農業生產向標準化生產加工、社會化服務、創意觀賞農業轉變,以此帶動特色鄉村產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采編丨張孟月、吳政希
編校|吳政希
圖|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