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農村報】觀察丨廣東水稻大品種為何源源不斷
“廣場矮”“廣陸矮4號”“珍珠矮”“桂朝2號”“特青”“黃華占”“美香占2號”“泰豐優208”“五優308”“泰優390”“19香”“南晶香占”……必威betways 白雲試驗基地內,多個史上或當下的水稻大品種依次展示,稻穗金黃飽滿。
“時至今日,來自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的品種、材料、育種理念、稻作栽培技術,仍對我國水稻產業發展有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廣陸矮4號的高結實率對我的育種生涯有很大啟發。”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說。這位水稻育種界泰鬥曾培育出我國史上推廣麵積最大的雜交稻“汕優63”。
6月27日,以“粵稻百年路,科技保糧安”為主題的廣東水稻高質量發展研討暨省農科院水稻所所史發行會在廣州舉行,活動當天還舉行了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廣州)揭牌儀式,進行了新品種新技術觀摩。
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中國科學院院士劉耀光、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程式華、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中心研究員陳誌強、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王豐、周少川、鍾旭華等業界專家共聚一堂,圍繞優質稻育種、基因編輯、航天育種、栽培技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報告,為推進水稻種業、水稻產業發展建言獻策。
活動現場
源起·篳路藍縷奠基立業
作為我國最早成立的水稻研究機構之一,多年來,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湧現出以丁穎、黃耀祥等為代表的一大批水稻所科學家,他們躬耕田野,辛勤奮鬥,通過大量試驗研究,創新培育出一大批在全國大麵積推廣、享譽世界的水稻良種,研發多項重要水稻生產技術,為我國糧食增產做出卓越貢獻。
據統計,自1978年實行品種審定製度以來,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育成通過國家級或省級審定的水稻品種超過1400個(次),其中主持和參與育成的超級稻品種25個(次),數量均位居全國水稻科研單位之首。育成的水稻品種在生產上大麵積應用,其中推廣麵積超1000萬畝的有41個,位居全國前列。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自主或合作育成的大品種
會上舉行了《粵稻百年風華——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發展史(1908-2020)》新書發行儀式。該書是全方位展示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發展史的著作,詳細考證了該所的曆史淵源,講述了該所科技工作者多年來取得的成績和經驗。
“這本書充分反映廣東在水稻科技發展創新方麵的重大成就。”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為本書作序。他在致辭中表示,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開創水稻矮稈育種的先河,培育出“廣場矮”“廣陸矮4號”“珍珠矮”等一大批在廣東乃至南方稻區大麵積推廣的水稻良種,為中國人有飯吃、吃飽飯,直到今天為端好中國飯碗都做出了卓越貢獻。
必威betways 院長陸華忠表示,水稻所所史發行將極大地激勵新一代科技工作者鑒往知來、開拓創新。全院要認真學習貫徹省委十三屆三次全會精神,全麵落實省委“1310”部署,進一步提升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支撐能力,推動成果轉化落地,為廣東農業高質量發展,全麵推進鄉村振興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
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副廳長李旭東對所史發行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省農科院水稻所在矮化育種、優質稻育種、雜交稻育種和超級稻育種上取得良好成效,為廣東和全國水稻的糧食安全提供保障。2018年以來,省科技廳在實施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現代種業發展進程中積極謀劃並推動了水稻育種和研發,開展水稻生物技術等多種類型稻作科技創新,為全省乃至南方稻區的水稻生產提供科技支撐。
廣東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廖紀坤指出,省農科院水稻所堅持良種先行,致力於稻種資源收集、保存和利用,大力開展新品種培育與推廣,培育出一批突破性大品種,夯實了廣東水稻種業發展的基礎。他希望省農科院水稻所以所史發行為新起點,充分發揮自身科研優勢,與全國水稻領域的院士專家、企業家攜手攻關,科技引領,不斷奮鬥,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再立新功。
活動現場,省農科院水稻所與中國種子集團、安徽荃銀高科、安徽平台種業、
江西大眾種業、廣西兆和種業、江西龍安種業等簽訂科企合作協議
迸發·粵稻百年風華正茂
大品種是水稻產業發展的關鍵。當今世界局勢快速變化,隨著時間推移,我國未來的糧食安全形勢或更加嚴峻。
在曆史長河中,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不僅引領了農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綠色革命”,也為“第二次綠色革命”雜交稻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礎,並發揮了積極推動作用,開創了“中國秈種,廣東種芯”的稻作新局麵。
國家水稻數據中心數據顯示,在全國推廣麵積最大的6個秈型常規稻中,“桂朝2號”“廣陸矮4號”“雙桂1號”“黃華占”等4個品種由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育成,另外2個秈稻品種含有該所育成品種的血緣。可以說,中國推廣麵積最大的秈型常規稻或是“廣東造”,或有“廣東芯”,凸顯廣東水稻育種對全國水稻發展的深遠影響。
廣東水稻高質量發展研討會現場
“大品種的育成與生產新技術的研發,不僅為產業發展和糧食增產發揮了重要作用,也為我國種子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王豐在研討會上表示。
品種培育需緊跟市場需求。如今市場對優質米的標準要求已趨於相同,普遍愛吃口感更軟滑的米飯。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自2006年以來的優質稻育種也順應了這種變化,陸續培育出一大批直鏈澱粉含量低的優質稻。
“種質資源要用起來,培育突破性大品種是水稻核心種質育種的終極目標。”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周少川首提“黃金育種帶”概念,據介紹,廣東屬一年兩造正常發育的水稻生態區,廣州、深圳等地有大量水稻產業專家隊伍、育種材料儲備豐富,更有承上啟下、傳承未斷的水稻育種理論創新,打造廣州-深圳國際水稻“黃金育種帶”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
廣東是我國水稻矮化育種的發源地,同時開啟了株型育種的先河。“明確水稻動態株型遺傳調控機理型,可為水稻超高產育種和合理密植提供理論指導。”中國水稻研究所研究員程式華表示,株型對提高單產、抗性和改善稻米品質有重要影響。現有水稻株型研究多集中於某個特定時期或特定性狀,並構建株型模式,可能無法滿足對水稻超高產的株型要求。
廣東也是我國航天育種的主要陣地。“航天生物育種是創製突破性優異新種質的重要途徑,盡管空間環境誘發了大量變異,但對變異的有效研究及應用效率不高。”華南農業大學國家植物航天育種中心研究員陳誌強指出航天育種麵臨的瓶頸,如何高效創製優良變異、如何高效利用重要變異則是航天育種發展的兩大挑戰。
趨勢·不忘初心開創未來
如今的農作物育種正向“4.0時代”邁進,生物育種在其中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
“綜合運用傳統育種技術,轉基因、基因編輯和合成生物學等生物技術,結合功能基因組學、生物信息大數據,多學科綜合運用培育農作物優良新品種。”中國科學院院士劉耀光在研討會上指出,基因編輯技術更高效、精準、可預見,就像一把功能強大的基因剪刀,能培育出更優質多樣的水稻品種。劉耀光團隊自主開發的一站式基因編輯設計與結果分析在線軟件工具箱訪問次數超過330萬次,是廣東生物技術進步的重要標誌。
良種良法配套,“兩條腿齊步走”。如今的水稻生產已經從“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艱辛勞作轉變為“鐵牛下地”機械化。
田間作業環節多,機械和人力投入大,作業效率低。田間生產作業中的秸稈還田、耕整地、育秧、栽插、施肥、開溝、灌溉、除草、植保、收獲等十幾個環節,雖已配有單一功能或多功能機械,仍需投入大量人力。采用簡化栽培的機械和人力投入少,但耕作粗放,嚴重影響水稻豐產優質。
“無人化農業一定是方向。”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洪程指出,廣東的水稻機械化水平還有提升空間,還未實現全程機械化,應加快向“少人化”“無人化”邁進,在推進中國式水稻生產現代化中發揮引領作用。
1949至2021年,廣東水稻播種麵積減少56.8%,總產增加77.7%,單產提高3.1倍。但種稻成本高、效益低、勞動力短缺、農資、地租和用工成本上漲、機種水平低、生產標準化程度低,這進一步影響了稻米產品的質量穩定性和品牌建設。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鍾旭華表示,耕作栽培技術的進步對廣東水稻產業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但對耕作栽培技術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良種是基礎,但良種潛力的實現需依賴栽培。
研討會後,與會人員參加了在廣東省農科院白雲試驗基地舉行的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廣州)揭牌儀式。
國家野生稻種質資源圃(廣州)正式揭牌
作為亞洲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廣東稻種資源豐富。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丁穎已帶領團隊收集各類稻種資源。據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所長何秀英介紹,該所是國內最早開展稻種資源研究的單位,資源保有量居省級單位前茅,目前收集保存野生稻資源5158份,栽培稻資源18800多份。“豐富的稻種資源成為水稻育種創新的源泉。”
與會人員實地觀摩了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的新品種、新技術。“輝煌源於一代代人的努力,更有國家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過去已成曆史,希望後來人能發揚革命傳統,爭取更大光榮,遵循所史生動再現的水稻所多年來的足跡繼續前進。”廣東省農科院水稻所退休專家廖耀平表示。
“水稻所人將不忘初心,傳承弘揚先輩崇高精神,打造水稻科技創新高地,迎接第三次綠色革命的到來。”王豐說。
來自農業農村部、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委機構編製委員會辦公室的相關領導,國際水稻研究所,各省、直轄市科研院所與高校專家,廣東省內部分國家級、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代表,廣東省農科院相關領導、各所代表、水稻所領導班子及相關人員共220多人參加活動。
本次活動由必威betways 指導,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主辦,廣東省金稻種業有限公司、廣東華茂高科種業有限公司協辦。
與會專家現場觀摩新品種新技術
與會專家參觀野生稻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