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以“千萬工程”為引領 打好鄉村全麵振興漂亮仗
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
2月3日,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習運用“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經驗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麵振興的意見》正式發布,全文共六個部分、28條具體措施,提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麵振興“路線圖”。
當前,廣東正深入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下稱“百千萬工程”),全麵推進鄉村振興,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的部署和廣東實際,廣東該如何打好鄉村全麵振興漂亮仗,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記者采訪了多位“三農”領域知名專家。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
廣東有望當“優等生”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將“千萬工程”再次提到了重要位置。文件指出,“千萬工程”從農村環境整治入手,由點及麵、迭代升級,20年持續努力造就了萬千美麗鄉村,造福了萬千農民群眾,創造了推進鄉村全麵振興的成功經驗和實踐範例。
曆經20餘年發展,“千萬工程”已成為推動農村全麵小康建設的基礎工程、統籌城鄉發展的龍頭工程、優化農村環境的生態工程、造福農民群眾的民心工程。
因此,文件強調,要學習運用“千萬工程”蘊含的發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進機製,把推進鄉村全麵振興作為新時代新征程“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因地製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集中力量抓好辦成一批群眾可感可及的實事,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
城鄉收入差距全國最小,是浙江“千萬工程”最令人矚目的成果之一;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最突出短板,也是最大潛力板。為此,廣東以頭號力度實施“百千萬工程”,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邁進。
在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春華看來,廣東“百千萬工程”承繼了浙江“千萬工程”的經驗和真諦;又在此基礎上,針對解決本身縣域經濟等問題作出了係統性創新。“兩地也有很多相似之處,現在粵東粵西粵北麵臨的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與曾經的浙江麗水、衢州等地相似。因此,廣東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很可能成為‘優等生’。”楊春華說。
廣東該如何推進鄉村全麵振興?楊春華建議,一是找準“三農”工作中具有時代特點的主要矛盾,解決最突出問題。二是以城鄉融合發展理念為引領,形成以工促農、城鄉互促共進的發展格局。三是構建起強有力的推進機製和工作體係。四是激發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千萬工程”建設的內生動力。五是吸引一批有情懷、能擔當、肯奉獻、善作為的能人服務農村。
確保國家糧食安全
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
文件提出要以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為底線。
一方麵,文件從抓好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生產、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製度、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係、增強糧食和重要農產品調控能力、持續深化食物節約各項行動七個方麵,對確保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明確部署。
近年來,我國多次強調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性。此次一號文件也有一些新提法,比如“實施糧食單產提升工程,集成推廣良田良種良機良法”“探索建立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機製,深化多渠道產銷協作”等。
文件還特別從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支撐、構建現代農業經營體係等支撐糧食安全的外部因素提出了具體要求,比如鼓勵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農戶等直接參與高標準農田建設管護;大力實施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開辟急需適用農機鑒定“綠色通道”。
“廣東在水稻單產技術支撐以及糧食儲備、加工等方麵,具有顯著優勢。”必威betways 農業經濟與信息研究所副研究員張磊表示,下一步應發揮我省水稻育種強省的優勢,在繼續強化水稻等重要作物良種選育的同時,還應優化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中低產田和耕地宜機化改造,尤其需要進一步加強農田小型水利設施等末端工程的改造與維護,建立跨部門的聯席會議機製,多部門協同推進。同時,在糧食應急與保障方麵應堅持係統思維、戰略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
另一方麵,文件從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製、持續加強產業和就業幫扶、加大對重點地區幫扶支持力度三個方麵來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明確研究推動防止返貧幫扶政策和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政策銜接並軌。
提升鄉村產業、鄉村建設、
鄉村治理水平
關於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此次一號文件有哪些部署?
在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方麵,文件提出,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推動農村流通高質量發展、強化農民增收舉措。文件還特別提及生態旅遊、森林康養、休閑露營等新業態,要求優化實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項目,並明確實施鄉村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深入推進縣域商業體係建設,實施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工程等。
在張磊看來,“用地難”“留人難”“融資難”等問題製約廣東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如何提升鄉村產業發展水平?他建議,要充分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需求。優化農業農村營商環境,強化鄉村產業項目管理。建立鄉村產業招商激勵和長效協調管理機製。
在提升鄉村建設水平方麵,文件提出增強鄉村規劃引領效能、深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行動、推進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完善農村公共服務體係、加強農村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縣域城鄉融合發展等舉措。
文件還特別提到,從各地實際和農民需求出發,抓住普及普惠的事,幹一件、成一件。實施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鼓勵有條件的縣(市、區)將城鎮常住人口全部納入住房保障政策範圍。
在提升鄉村治理水平方麵,文件明確要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繁榮發展鄉村文化、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建設平安鄉村。“村BA”、村超、村晚等群眾性文體活動,也第一次被寫入了中央一號文件,要求堅持“農民唱主角”。
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
強化農民增收舉措
農業現代化,關鍵在於農業科技現代化。文件指出,要強化農業科技支撐。優化農業科技創新戰略布局,支持重大創新平台建設。加快推進種業振興行動,完善聯合研發和應用協作機製,加大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快選育推廣生產急需的自主優良品種。
文件還提出,要壯大鄉村人才隊伍,實施鄉村振興人才支持計劃。強化農業科技人才和農村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完善評價激勵機製和保障措施。推廣科技小院模式,鼓勵科研院所、高校專家服務農業農村。
在強化農村改革創新方麵,文件強調,在堅守底線前提下,鼓勵各地實踐探索和製度創新,強化改革舉措集成增效,激發鄉村振興動力活力。啟動實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30年整省試點。健全土地流轉價格形成機製,探索防止流轉費用不合理上漲有效辦法。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製度改革等。
政策又將帶給農民哪些實惠?文件要求,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就業,健全跨區域信息共享和有組織勞務輸出機製,培育壯大勞務品牌,並對農民工增收作一係列部署安排。文件還在農業產業增效方麵提出支持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手工作坊、林下經濟等家庭經營項目等具體措施,持續壯大鄉村富民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