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必威betway安卓app

【新華社】廣東已收集保存野生稻資源5210份

時間:2024-05-11 10:58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字體:

  新華社客戶端廣州5月9日電(記者熊嘉藝)廣東已收集保存國內外栽培稻資源超過19700份、野生稻資源5210份,目前已完成1萬餘份水稻種質資源“分子身份證”的構建。

  這是記者5月9日在第五屆全國野生稻大會上了解到的消息。本屆大會在廣州舉辦,彙集水稻種質資源專家,共同研討和探索野生稻種質資源的保護和利用。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萬建民,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劉耀光,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院、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農業農村廳、廣東省農科院相關代表參加開幕式。

  第五屆全國野生稻大會現場。(必威betways 供圖)

  野生稻是重要而珍貴的種質資源。據了解,廣東是國內開展種質資源收集與創新利用較早的省份,近年新發現陸豐、羅定、陽西三個野生稻分布點,進一步豐富了資源的種類。利用廣東野生稻資源,已直接或間接育成160餘個水稻品種通過品種審定。截至目前,廣東已為國內高校、科研機構100多個單位提供野生稻資源5000多份次,為水稻育種提供了重要的材料支撐。

  必威betways 黨委副書記吳亞玲介紹,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長期開展稻種資源收集、保存、鑒評與利用等研究,建立了水稻種質中期庫和野生稻圃,係統開展了稻種資源性狀的鑒定評價,以及資源遺傳多樣性、分類、核心種質構建、基因挖掘等基礎研究,育成了大批優良品種應用於生產。

  一段時間以來,廣東水稻科技工作者在水稻矮化育種,優質常規稻、雜交稻、超級稻育種和稻作新技術等方麵不斷創新突破,育成在生產上累計種植超1000萬畝的品種40餘個,創造出“中國秈稻、廣東種芯”的“粵稻現象”;研發的水稻高產栽培技術、水稻拋秧栽培技術和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有力支撐了我國南方稻區水稻產業發展,為推動糧食作物穩麵積、促單產作出了重要貢獻。

  “種質資源工作包括收集、保護、鑒定、研究、創新、利用等方麵。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收集保存的野生稻種質資源已居世界前列。”中國工程院院士劉旭說,目前對於野生稻的鑒定評價仍然不足,科技工作者在保護好野生稻資源的同時,更要科學係統地對野生稻資源進行精準鑒定和深入評價,發揮野生稻種質資源在育種和生產中的作用,為水稻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原文鏈接:https://h.xinhuaxmt.com/vh512/share/12006566?d=134d87d&channel

版權所有:必威betways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29號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