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日報】跨“粵”向新再升級
——廣東打造“三元引擎”催生農業發展加速度
開欄的話: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製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新質生產力是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的創新和發展,凝聚了黨領導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深邃理論洞見和豐富實踐經驗。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指示要求,即日起,本報開設專欄,報道全國各地在農業領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探索和實踐。
東南西北中,發展看廣東。4月24日,廣東省統計局發布一季度經濟數據,4.4%的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速折射出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態勢。數據的量變,來源於新質生產力帶來的質變。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廣東考察,從粵西大地到珠江之濱,從寬廣海洋到山林田野,總書記的考察足跡飽含著對廣東的殷殷期許,也為廣東“三農”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奔馳在3000多萬畝的嶺南土地上,猶如置身於一場激動人心的F1賽車比賽,創新產業科技融通作為發動機,推動農業高速發展;創新成果轉化貫通作為變速器,讓農業各生產要素之間更協調;創新科技金融互通作為加速係統,為農業產業深度升級提供不竭動力。“三元引擎”讓如今的廣東農業疾速飛馳,展示出“世界工廠”的力量與激情。
主力引擎:科技強省,把握科技創新“總航標”
在廣東,新質生產力強調的不僅僅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力形態,更是一種新的發展理念、新的發展方式、新的發展機製。
北有五常,南有絲苗。絲苗米作為中國秈米的極品代表,已有500多年曆史,如何通過技術進步和製度創新推動絲苗米新一輪可持續發展?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發揮廣州國家農業科創中心“國字號”平台力量,創建“灣區種質數字港”,彙聚了856份絲苗米核心種質和2萬餘份關聯種質,形成基因組、表型組等組學數據超1000億條,通過對“表型+基因型”身份鑒定建立起“五位一體”身份識別係統,構建廣東絲苗米高質量“泛基因組”,歸納出一批宏觀視角的遺傳育種規律。當前“灣區種質數字港”已麵向全國開放進行2.0物種擴容,生物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合成生物學等智能育種技術工具也在快速彙聚,將陸續惠及其他植物、動物、微生物領域的智能育種。“灣區種質數字港”的建立,一方麵為避免科研人員低水平重複研究提供了宏觀之眼,另一方麵在摸清家底、精準匹配、快捷高效、智能育種上,蹚出了廣東路徑。
大豆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對光周期反應非常敏感,所以一直以來,中國的大豆主產地在北方。廣東雖然不是大豆的主產地,但是在大豆壓榨、豆製品加工等方麵位於全國前列,僅醬油就占全國1/3。
麵對這樣的產業格局,如何有效利用華南地區豐富的光熱水等資源稟賦,推動“北豆南移”戰略實施,成了行業內外關注的焦點。華南農業大學南方大豆團隊曆經20年的不懈探索,成功定位並驗證了熱帶大豆發展的關鍵基因長童期基因J,揭示了低緯度短日高溫地區大豆長童期性狀的分子遺傳基礎。在此基礎上,他們順勢而上,又把耐酸鋁低磷、白粉病抗性等重要基因陸續整合到一起,最終育成了一批高產優質多抗的大豆新品種。
“華南地區地處熱帶亞熱帶,擁有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光熱水資源豐富,大豆的生育期短,一些地區甚至可以實現一年三季種植。這意味著,在華南地區擴種大豆的潛力巨大,適合間套作和輪作的潛在耕地超過5000萬畝。”國家大豆改良中心廣東分中心主任、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年海告訴記者。
此外,熱帶地區的一些“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同樣具有大豆種植的優越條件。經過農業農村部的批準,目前已有200多個華南農業大學培育的大豆品種在海外進行試驗,特別是在巴西和非洲、東南亞一些國家試種表現優異。鑒於此,非洲被視為具有再建一個“巴西”的潛力。自2006年以來,華南農業大學在非洲開展大豆育種和新品種示範工作,已成功審定了3個品種。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
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二氧化碳人工合成葡萄糖和脂肪酸、生物基尼龍替代化石基尼龍、高效生物合成人乳寡糖……這些通過合成生物技術產生的未來“天工造物”已然成為現實。來到深圳,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先進院”)的合成生物學研究所是繞不開的一站,在這裏你可以挖掘合成生物的萬億藍海。
“合成生物學在農業上應用前景是廣泛和深遠的。我們有望借助合成生物學的翅膀飛向中國及全球糧食安全和人類健康的願景。”先進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楊貞標告訴記者,針對中國耕地和高產優質種質稀缺的難題,通過整合合成生物學和智慧工廠設施技術,可以創新微生物肥料改良不耕之地;可以創製高效光合微藻種質向海要地;可以利用光伏驅動的智慧植物工廠向天要地。
“集中力量辦大事”是我國的優良傳統,先進院創新生態係統在新型舉國體製下蓬勃發展,體現為“科學統籌”和“優化機製”。不同於傳統的科研機構自由探索、“慢工出細活”,先進院實行研究中心製,強調團隊攻關。在創新人才管理機製上,實行全員聘用製,所有人員實行年終考核和末位淘汰製,既保障了先進院人才隊伍的創新活力,又以科技人才輸入的形式反哺上下遊產業經濟發展。
控製引擎:要素優化,催生全要素生產率1+1>2
廣東的農業產業是以創新為引領,通過整合傳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資源和優勢,以市場為培育力、創新資源為配置、執行力為抓手的戰略,聚焦創新邏輯、產業邏輯和動能轉化邏輯,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和良性互動融合。
在傳統養殖業,“華農溫氏合作模式”被譽為我國農業領域高校與企業緊密合作的一麵旗幟。4月9日,雙方簽署第四期全麵戰略合作協議之2024-2028年行動任務協議,深度整合高校“人才、技術、信息”與企業“資金、基地、市場”等資源,科企合作迎來5.0時代。走進華農溫氏科技創新中心,豬基因組育種技術研究已過關斬將,以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為代表的技術革命性突破,為企業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和方法,使產業過程更加高效、智能化。“當前,我們把創新內化到新發展格局的構建中,聚焦新的創新邏輯,從規模擴張轉向創新領先,即實施‘點-線-麵’的創新模式變革,所謂‘點’指關鍵技術創新點的突破,‘線’則指構建產業鏈的創新生態係統,‘麵’則是將產業鏈、供應鏈和創新鏈彙聚融合成麵。”溫氏集團董事長溫誌芬說。
在廣東茂名,同樣是傳統產業的荔枝和液氮的跨界融合,使得不同品種的荔枝都有了自己專屬的“凍眠袋”,使荔枝最長保鮮期可達18個月並保持原汁原味。“荔枝產業不僅是讓農民從品種、種植等方麵獲得收入,也要結合下遊產品開發,組成共同體,現在利用‘凍眠’技術建成的荔枝保鮮生產線就可以讓農民收益翻番。”華南農業大學教授、廣東省功能食品活性物重點實驗室主任曹庸告訴記者,要撬動傳統農業的產業杠杆就必須引入新技術、研發新產品、改進生產流程,這種生產要素的協同效應有助於傳統產業向戰略性新興產業轉型。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創新能夠引進新的生產要素,開拓新的生產技術,並提升產業價值。竹產業被公認為理想的低碳產業,去年,中國與國際竹藤組織聯合發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動計劃(2023-2030),在“以竹代塑”倡議基礎上呼籲相關國際組織和有關國家的各級政府部門、科研教育機構等,在發展戰略和規劃中納入“以竹代塑”元素,共同推動減少塑料汙染。作為麻竹筍之鄉,英德市擁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在粵瓊兩地的產業聯動背景下,海南文昌冰鮮雞的1.2億隻托盤就產自於英德。“市麵上代塑的材料有:玉米澱粉、甘蔗渣、秸稈和竹子,通過核算成本對比最省錢的就是竹子,並且整個代塑的生產流程沒有排放,完全是一個綠色工廠。”廣東創德新竹業有限公司董事長王華珍說,竹纖維材料使餐盒具有全生物降解的特性,能在自然條件下128天實現全降解,減少環境汙染。據了解,當前,英德市通過引進新的生產要素、開拓新的生產技術、發展多元化產業鏈,著力將竹產業打造成為“百億產業”。
要打好麵向未來的產業之戰,廣東正通過動能轉化實現海洋經濟的跨越式提升,人工智能等新數據要素、新技術和新業態不斷湧現,加速構建了現代化海洋牧場建設。
4月8日,湛江現代化海洋牧場迎來重大進展,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平台——“湛江灣一號”開工建造。同日,廣東最大養殖平台“恒燚一號”落戶湛江。湛江灣實驗室科研人員告訴記者,去年下水投產使用的“海威2號”可以結合水質、水文、氣象監測與預測,融合水下魚群視覺與聲學信息,形成海水養殖魚類立體監測係統,通過海況、氣象、物理、生物等多源異構數據智能分析,構建魚群生物量檢測、魚群行為智能識別、魚群生長預測、病死魚識別定位等魚群狀態智能識別體係,提升深遠海精益養殖水平和生產管理效率。
除了湛江,廣州市南沙區也積極推動現代育種與養殖技術下沉,正在廣州引起一場現代漁業“變革”。“劉少軍院士工作站”和“廣州南沙華農漁業研究院”先後入駐南沙漁業產業園,為水產種業高質量發展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廣州南沙華農漁業研究院已培育出兩個石斑魚抗病毒新品係,石斑魚虹彩病毒滅活疫苗也於不久前獲得了農業農村部頒發的臨床試驗批件,是國家唯一一個海水魚病毒的臨床批件。
加速引擎:破舊立新,暢通“金融-科技-產業”多循環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暢通新質生產力的金融動脈,是當前廣東金融改革和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2023年6月,廣州市花都區率先在10個村開展“金融村官”試點賦能“百千萬工程”。“養了十幾年的魚,由於沒有足夠的資產抵押,加之小農經濟收益率低,我以前一直很難從銀行申請到貸款。”赤坭鎮蓮塘村村民駱生告訴記者,現在用今年申請到的20萬元授信額度擴大了魚塘的養殖規模,現在的收入相當不錯。
據了解,“金融村官”在試點村充當“參謀員、服務員、宣傳員”角色,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天職使命轉化為實際行動,變廣普金融服務為精準產業金融支持,在試點工作中,花都區“金融村官”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和鄉村之間的紐帶作用,金融機構為藍莓產業相關企業授信近6億元,放款8000多萬元,推動藍莓特色產業升級;為蓮塘村設立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驛站,助力產業逐步從“小戶、散戶”向“大戶、龍頭、規模化”升級;為村民量身定製“民宿貸”,為閑置空房改造成民宿提供了金融支持,推動了鄉村休閑旅遊產業的發展。
當下,在科技與金融的雙向驅動下,新質生產力得到前所未有的發展。在撬動社會資本金融助力上,廣東成立省種業振興股權投資基金,廣泛吸引社會、金融資本投入,推進優勢企業兼並重組,加快構建企業為主體的商業化育種體係。截至目前,資金總規模已達100億元,成功推動廣東恒健集團、現代農業基金與溫氏集團、華南農業大學組建廣東中芯種業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世界前三的頭部生豬種業龍頭企業。在多元投入激發市場活力上,廣東省積極牽線搭橋,促使華南農業大學與溫氏集團、中山大學與壹號食品集團、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與佛山新廣農牧公司等20多個單位簽訂深度融合協議,共建研發平台。統籌省級財政每年安排5億元資金支持種業振興,引導金融機構發放種業中長期低息貸款4700餘萬元。
暢通新質生產力的金融動脈,需要“金融-科技-產業”的三維賦能。根據專家測算,農業技術創新從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再到技術成果的商品化和產業化,其投入經費呈現指數級增加,投入比大致為1∶10∶100。在農業科技成果及技術成熟且有市場需求之後,製約成果在農業科技企業落地轉化的最核心問題就是資金投入。
科技創新需要得到資金支持,而金融機構在支持科技創新的同時也可以獲得投資回報,形成良性循環。由必威betways 全資組建的廣東金穎農業科技孵化有限公司,探索創新了一係列科技金融服務舉措,並先後推出了“A穀五策十條”“中銀農科貸‘華南A穀’孵化場景服務方案”“中銀農科貸‘華南A穀’科技成果轉化場景服務方案”等金融服務方案,並取得了良好成效。
“銀行之前的風險評估體係主要是解決‘能不能貸’的問題,但大多數農業企業都會被排除在外,現在有了‘中銀農科貸’,企業可以跳過‘能不能貸’這個流程,直接進入到‘能貸多少’這個環節,相當於為園區農業科技企業量身定製一個授信體係。”公司負責人許立超說。
產業的發展需要金融服務的支持,金融機構通過為產業提供融資、投資和風險管理等服務參與產業發展,並從中獲取回報。2021年11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與廣東股權交易中心共建的“廣東鄉村振興板”正式開始運行,上榜企業可以依托平台資源,規範經營、對接資本,借助金融力量推動加速發展。2023年,英玖紅茶業有限公司在平台正式掛牌,公司負責人張醒根表示,企業要做大做強,離不開資本的投入,未來將聚焦茶葉精深加工、多茶類開發、茶旅融合等方麵發力,實現產品結構更優、企業品牌更響、產業鏈條更長。截至2023年11月,“廣東鄉村振興板”已幫助263家企業獲11家銀行79.52億元融資授信,96家企業實現銀行融資15.93億元,10家企業獲得股權融資18.51億元,並推動12家企業開展股份製改造。
向新向實向未來。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廣東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規模,加速農業“科技之花”結出更多產業“好果”。
原文鏈接:https://szb.farmer.com.cn/2024/20240521/20240521_001/20240521_001_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