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必威betway安卓app

【南方日報】粵冬種馬鈴薯最高畝產超萬斤

栽培技術增產效果顯著,專家建議可進行大麵積推廣
時間:2025-03-10 10:16 來源:南方日報 【字體:

微信圖片_20250310101448.png

  南方日報訊 (記者/黃進)“經驗收組現場實收測產,平均畝產9731.4斤,最高的田塊畝產10214.0斤(除雜1.5%後產量)。”3月9日,惠州市惠東縣稔山鎮壩仔村委會的馬鈴薯種植基地一片繁忙,現場測產公布的數字令人振奮,意味著廣東冬種馬鈴薯畝產又一次突破萬斤,糧食安全根基進一步夯實。

  選點、測麵積、開挖、稱重、計算產量……在測產現場,由農業農村部薯類專家指導組專家、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隋啟君任組長的專家組在示範片內選取5個田塊,經過多道工序實收測產後得出上述結果。

  測產點是惠東稔山鎮的冬作馬鈴薯基地,麵積約千畝,必威betways 作物研究所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馬鈴薯大麵積豐產優質和全程機械化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在這裏實施。“選擇惠東作為示範基地,是因為這裏的馬鈴薯種植曆史悠久,種植麵積大,種植戶易接受新的種植技術。”該課題骨幹成員、必威betways 作物研究所馬鈴薯研究室主任李小波說。

  馬鈴薯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中國馬鈴薯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1/4左右,廣東馬鈴薯種植麵積約65萬畝,對於保障全國馬鈴薯鮮薯周年均衡供應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發揮著重要作用。然而,我國馬鈴薯整體平均單產水平較低、栽培技術有待提高,這些限製了馬鈴薯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當前,全國在為持續增強糧食等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能力努力,並把糧食增產的重心放到大麵積提高單產上,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深入推進糧油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行動,加大高產高效模式集成推廣力度。

  “與其它糧食作物比,馬鈴薯種植效益高,在廣東發展冬種馬鈴薯,既能保障糧食安全,又提升農民的經濟效益。”隋啟君說,這意味著馬鈴薯在保證國家糧食安全和提升糧食生產主體利益方麵有獨特作用。

  為了推進南方冬種馬鈴薯大麵積單產提升,並推廣高效栽培技術,促進馬鈴薯產業的健康發展,去年以來,負責上述課題的團隊在基地通過采用合格的脫毒種薯,使用添加馬鈴薯專業拌種劑,增施有機肥,減少化肥和農藥用量,按照馬鈴薯需水特點進行水分精準管理,並在種、管、收環節大量采用小型機械等一係列高產栽培措施進行示範。“增產效果顯著,我們建議該技術模式可進行大麵積推廣示範。”驗收專家組總結道。

  在壩仔村委會陳田村古展妹的田塊裏,一顆顆光滑飽滿、金黃鮮嫩的馬鈴薯破土而出、鋪滿田壟,工人們忙著采收、分揀、裝箱。“我這塊田剛測產的結果為畝產9500多斤,直接產值超9000元,收益很不錯。”她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原文鏈接:https://epaper.nfnews.com/nfdaily/html/202503/10/content_10129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