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紮根僑區傳經授寶——記省農科院掛職幹部段冬洋
近年來,市委組織部在全市創建“人才驛站”,由合作單位選派專家進站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在省農科院工作的湖南人段冬洋就是其中一位“人才驛站”專家。去年8月,經市委組織部、市農業局牽線搭橋,省農科院選派段冬洋駐華僑管理區開展掛職幫扶工作。將近一年來,他以僑區為家,傾心幫助僑區果農引進多個水果新品種,解決農戶的種植難題,想方設法進行水果加工增加“附加值”等,僑區不少群眾提到他都豎起大拇指!
引進荔枝新品種
37歲的段冬洋去年剛來僑區時正趕上荔枝收成的時節。他觀察到,僑區果農還種有黑葉等中等品質的荔枝。段冬洋與僑區農業局領導共同研究,決定找一戶果農合作,引進荔枝新品種。段冬洋找到合作夥伴老林,幫他引進了先進奉、禦金球等荔枝新品種進行高位嫁接換種。對工作非常嚴謹認真的段冬洋向記者坦言:“這些在廣州能種植、收成好的新品種,不一定在僑區也能種植成功,一定要先嚐試一下。今年長勢還可以,明年還要觀察掛果情況。”
段冬洋引進這些新品種,其實更考慮到荔枝的銷售前景。他知道果農種植水果艱辛,希望能幫他們拓展銷路。他告訴記者,“僑區果農種荔枝,早熟早不過湛江、茂名,晚熟晚不過增城,隻能介於兩者之間。僑區荔枝上市時,別人已經熱賣了。別人還有荔枝賣時,僑區農戶卻沒有荔枝賣了。這樣一來,肯定沒有多大市場,價值肯定不高。引進的這些新品種偏晚熟,在別的地方沒有荔枝時我們還可以有果來賣,對比起來比較有市場。”
解決種柑橘難題
段冬洋在老林的果園調研時,發現果園裏的春甜桔長勢不錯。段冬洋馬上意識到這裏是種植柑橘的好地方。柑橘麵臨荔枝、龍眼同樣的問題:采摘期集中,市場競爭很大。段冬洋迎難而上,通過深思熟慮引進了默科特橘橙、沃柑兩個優質品種,這兩個品種果實非常漂亮、口感好且產量高,而且晚熟,集中在春節上市,趕上了節氣。更關鍵的是,這兩個品種目前價格在市場上均可以賣到20元一斤,比砂糖橘耐保存。老林接受了段冬洋的建議,試種省農科院免費提供的大苗,兩個品種各種上了五畝,年前種上大苗目前已有少量掛果,長勢非常好,估計明年就能正常掛果並實現收益。
去年,僑區經曆了一次強台風,老林果園的柑橘差點毀於一旦。那次台風來得很猛烈,老林種植柑橘經驗不足,沒挖排水溝,整個果林被水淹過。去年10月,老林果園的柑橘基本上全部黃化。老林非常著急卻無計可施。此時,段冬洋從廣州回到僑區,來到老林的果林一看,發現了問題症結:有些果樹被水淹過染上了潰瘍病,加上紅蜘蛛防治力度不夠,導致果樹雪上加霜。段冬洋建議老林把果園內十多棵細菌性危害很強的果樹砍了,其餘的果樹一律打另一種藥消滅紅蜘蛛。老林照此采取補救措施後,過了幾天果樹漸漸恢複了正常。很多人知道這件事後都稱段冬洋是醫治果樹的“再世華佗”!
提升水果“附加值”
為了想方設法提高水果的“附加值”,段冬洋投入了大量的心血。他看到僑區的紅楊桃除了整箱出售能賣個好價錢外,有很多外表不太好看的次果,因銷售不佳被果農丟在一旁。他便思考能否把這些次果加工成紅楊桃罐頭來增收致富?為此,段冬洋進行了多次試驗,目前正在攻關解決次果外表不雅觀的難題。
段冬洋想通過傳授種植技術,把老林的果園建成示範點,以點帶麵,使其他農戶能夠效仿。“現在特別關注農產品安全,我想把僑區這些果園打造成電商直供基地,生產純綠色農產品,打造華僑農產品特色品牌。”他告訴記者。
段冬洋在僑區總是非常忙碌,仿佛工作永遠都做不完。在采訪的最後,記者了解到,他再過一個多月將掛職期滿離開僑區。他在回去前,還想聯合僑區團委打造專門的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台來推銷僑區的一係列特色農產品,擴大銷售渠道……
本文源於:《汕尾日報》2016年6月11日第一版
原文鏈接:http://epaper.shanweinews.net/content/2016-06/11/038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