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陳日勝:專注“海水稻”繁育近30年
時間:2018-11-08 10:07
來源:必威betways
【字體:大中小】
(記者 黃進 崔財鑫)近日,一則關於“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成立,由袁隆平擔任主任和首席科學家”的消息一經報道,便引起了廣泛關注。
雖然“海水稻”在廣東的種植麵積極小,但我省卻有一位農業科研者與“海水稻”有著不解之緣,袁隆平更是稱他為“國內最早發現耐堿性強、抗病性強、生命力強的野生‘海水稻’的專家之一”,他就是來自湛江的育種專家——陳日勝。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掛牌時,袁隆平的團隊還邀請了陳日勝團隊到現場,陳日勝向記者透露,他與袁隆平的研發團隊目前正在商討合作的可能性。
填補了“海水稻”分子研究的空白
在我省,談起“海水稻”,一定繞不開陳日勝。他與“海水稻”的緣分可追溯到1986年,這一年陳日勝在湛江遂溪海邊發現“海水稻”,此後近30年中,他通過繁育選擇優良株係,在遂溪海灘地進行種子提純和繁殖;2012年開始至今,他在國內部分省份試種,“海水稻”在鹽堿地和灘塗正常生長;2014年9月1日,他培育的品種“海稻86”在農業部的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公報上發布;同年11月,陳日勝帶領的科研團隊第一次完成“海水稻”全基因組測序,填補了“海水稻”分子研究的空白。
目前,陳日勝已在東北三省、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的鹽堿地試種“海水稻”,效果良好,接下來還將考察寧夏、陝西。
陳日勝表示,對於“海水稻”的研發,袁隆平團隊主要的方向是“高產”,而他的團隊把研發方向聚焦在“抗性”,即耐鹽堿性能,“兩個研發方向並不矛盾,我們希望先解決‘抗性’的問題,再去破解抗病蟲害、提高產量等問題。”
與袁隆平的觀點一樣,陳日勝也認為,“海水稻”的發展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全國的鹽堿地存量很大,一旦能將這些地利用起來,我國的糧食產量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針對我國鹽堿類型多樣的現狀,陳日勝說,他近年來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實驗,發現湛江“海水稻”種植的土壤鹽度和全國其他大多數鹽堿地相似,因此,隻要針對各地的具體情況,對應性地調整種子就能比較好地種植。
因此,在陳日勝看來,目前隻要解決了“抗性”問題,就能將“海水稻”進行推廣種植。
“海水稻”並非泡在海水裏
對於水稻耐鹽堿特性的研究,一直是我省不少專家學者致力的事業。
“‘海水稻’並不是天天泡在海水裏,隻是說海水漫灌時,它也能夠抵得住(而不至於淹死)。”水稻育種專家、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王豐首先做了澄清,他說,“海水稻”可以說是耐鹽堿性能比較好的水稻。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也一直在做水稻耐鹽堿相關的基礎研究。”王豐說,水稻所還在前幾年選育出耐鹽特性較好的雜交稻“廣鹽1號”,於2012年通過審定,但該品種的市場表現很一般,“因為廣東的鹽堿地不是很多,需求量不大”。
王豐透露,目前,水稻所還有一位專家參與了由農業部組織的一個“十三五”科研課題,該課題主要從事水稻耐鹽堿特性的研究。
袁隆平強調,成立研發中心,就是要整合陳日勝等全國專家,對遺傳性狀迅速進行改良,用基因測序技術把抗鹽、抗堿基因選出來,通過分子育種學的技術,跟常規的水稻雜交,改造成適合全國各地推廣的品種。
本文來源於:《南方日報》2016年10月17日A02版
網址鏈接: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10/17/content_7589434.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
雖然“海水稻”在廣東的種植麵積極小,但我省卻有一位農業科研者與“海水稻”有著不解之緣,袁隆平更是稱他為“國內最早發現耐堿性強、抗病性強、生命力強的野生‘海水稻’的專家之一”,他就是來自湛江的育種專家——陳日勝。
青島“海水稻”研究發展中心掛牌時,袁隆平的團隊還邀請了陳日勝團隊到現場,陳日勝向記者透露,他與袁隆平的研發團隊目前正在商討合作的可能性。
填補了“海水稻”分子研究的空白
在我省,談起“海水稻”,一定繞不開陳日勝。他與“海水稻”的緣分可追溯到1986年,這一年陳日勝在湛江遂溪海邊發現“海水稻”,此後近30年中,他通過繁育選擇優良株係,在遂溪海灘地進行種子提純和繁殖;2012年開始至今,他在國內部分省份試種,“海水稻”在鹽堿地和灘塗正常生長;2014年9月1日,他培育的品種“海稻86”在農業部的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公報上發布;同年11月,陳日勝帶領的科研團隊第一次完成“海水稻”全基因組測序,填補了“海水稻”分子研究的空白。
目前,陳日勝已在東北三省、山東、河北、內蒙古等地的鹽堿地試種“海水稻”,效果良好,接下來還將考察寧夏、陝西。
陳日勝表示,對於“海水稻”的研發,袁隆平團隊主要的方向是“高產”,而他的團隊把研發方向聚焦在“抗性”,即耐鹽堿性能,“兩個研發方向並不矛盾,我們希望先解決‘抗性’的問題,再去破解抗病蟲害、提高產量等問題。”
與袁隆平的觀點一樣,陳日勝也認為,“海水稻”的發展有非常廣闊的市場空間,目前全國的鹽堿地存量很大,一旦能將這些地利用起來,我國的糧食產量將得到很大的提升。
針對我國鹽堿類型多樣的現狀,陳日勝說,他近年來進行了細致的研究和實驗,發現湛江“海水稻”種植的土壤鹽度和全國其他大多數鹽堿地相似,因此,隻要針對各地的具體情況,對應性地調整種子就能比較好地種植。
因此,在陳日勝看來,目前隻要解決了“抗性”問題,就能將“海水稻”進行推廣種植。
“海水稻”並非泡在海水裏
對於水稻耐鹽堿特性的研究,一直是我省不少專家學者致力的事業。
“‘海水稻’並不是天天泡在海水裏,隻是說海水漫灌時,它也能夠抵得住(而不至於淹死)。”水稻育種專家、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王豐首先做了澄清,他說,“海水稻”可以說是耐鹽堿性能比較好的水稻。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也一直在做水稻耐鹽堿相關的基礎研究。”王豐說,水稻所還在前幾年選育出耐鹽特性較好的雜交稻“廣鹽1號”,於2012年通過審定,但該品種的市場表現很一般,“因為廣東的鹽堿地不是很多,需求量不大”。
王豐透露,目前,水稻所還有一位專家參與了由農業部組織的一個“十三五”科研課題,該課題主要從事水稻耐鹽堿特性的研究。
袁隆平強調,成立研發中心,就是要整合陳日勝等全國專家,對遺傳性狀迅速進行改良,用基因測序技術把抗鹽、抗堿基因選出來,通過分子育種學的技術,跟常規的水稻雜交,改造成適合全國各地推廣的品種。
本文來源於:《南方日報》2016年10月17日A02版
網址鏈接: 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6-10/17/content_7589434.htm?from=singlemessage&isappinstalle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