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必威betway安卓app

【南方日報】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引領廣東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適應新需求 開啟新征程
時間:2018-11-08 10:07 來源:南方日報網絡版 【字體:

圖片說明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農業農村工作的主線。2017年初,農業部《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意見》指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當前的緊迫任務,是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主線,要圍繞這一主線穩定糧食生產、推進結構調整、推進綠色發展、推進創新驅動、推進農村改革,實現優化供給、提質增效、農民增收。
  科技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作為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必威betways (下稱“省農科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技創新支撐和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滿足“米袋子”“菜籃子”“果盆子”的更高需求上狠下功夫。
  從開創引領第一次綠色革命的水稻矮化育種到優質稻、超級稻育種,從動植物疫病防控、農產品質量安全、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到畜禽營養、健康養殖技術,從華南蔬菜、嶺南水果育種與栽培技術到糧油果蔬食品、蠶桑綜合利用、名優茶加工技術,省農科院堅持以科技創新服務“三農”,致力構建院地企聯動、覆蓋農業全產業鏈的科技服務體係,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以提供更健康、更優質、更豐盈的農產品來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2015年以來,省農科院獲得各級科技獎勵150多項,育成通過審定和登記的品種175個,獲植物新品種權50多個。目前我省生產應用的水稻、瓜類蔬菜、甜玉米、花生、紅茶、桑樹、家蠶等主要農業品種中,有一半以上為省農科院選育的品種。
  省農科院院長陸華忠表示,全院將繼續圍繞農業科技創新和服務“三農”的職能,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為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以科技引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率先給如何“吃得好”做出解答
  引領常規稻和雜交稻
  優質化潮流
  高產、優質、抗病是水稻育種的主要目標,也是水稻育種永恒的主題。國內的水稻育種也經曆了從追求高產、超高產再到追求優質化的過程。
  “矮化育種、雜交育種技術成功實現了水稻的高產,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長王豐說,在溫飽問題解決後,擺在育種專家麵前的問題是如何讓人們“吃得好”。
  如何讓人們“吃得好”?上世紀七十年代,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就率先做出解答,開展優質稻育種研究,並取得較好的成果。八十年代末,水稻所培育出優質品種水稻——“七秈占”,它是第一個在廣東省內大麵積推廣的常規稻優質稻品種。
  此後,水稻所周少川育成的黃華占為目前我國種植麵積最大的優質稻品種;高檔優質水稻品種美香占2號2016年種植麵積達到80多萬畝,是目前省內年種植麵積最大的常規稻品種。合美占、粵農絲苗……這些都是國內響當當的優質稻品種,“廣東優質稻的培育與發展一直以來走在全國的前列,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引領了國內常規稻和雜交稻優質化的潮流。”王豐說。
  據統計,全省水稻種植品種中,達到國標優質三級以上的品種占74%多,而這些品種中來自水稻所的貢獻超出一半;全院通過審定的國標優質稻品種約占全省審定的國標優質品種總數的62%;首屆“廣東好大米”十大名牌中,與省農科院有合作關係或利用該院品種作加工原糧的企業就有7家。
  王豐認為,水稻研究所能夠取得顯著的成就,一方麵是得益於廣東具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優勢,“廣東有豐富的稻種資源,加上高溫高濕的氣候條件  和適宜的光溫生態條件,有利於新品種的培育。”另一方麵的原因是省農科院水稻所貼近生產的觀念和務實的精神,即根據市場需求來進行品種的培育,為生產服務,這些因素都將助力全省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做農產品質量安全“貼身衛士”
  “從田間到餐桌”
  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在農產品供給數量基本足夠充分的當下,如何吃得好、吃得健康成為消費者更加迫切的需求,讓所有人吃得好、吃得香、吃得安全,將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發力的主攻方向和最終目標。
  省農科院一方麵致力於讓廣東人吃“廣東菜”,選育出一係列適合華南地區氣候、生態特點及產業需求的抗逆、抗病、品質優良的蔬菜新品種,華南特色蔬菜育種位於全國領先水平,省內種植的南方黑皮冬瓜、苦瓜、絲瓜、節瓜、紫紅長茄等品種主要源於該院。
  另一方麵,省農科院致力於讓消費者吃上“放心菜”,做農產品質量安全“衛士”。省農科院農產品公共監測中心(下稱“監測中心”)的“主攻方向”便是如何讓老百姓吃得安全、健康,“為生產、加工企業提供技術支持,通過檢測將不合格的農產品控製在餐桌以下,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一直從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監測中心主任王富華十分清楚中心的定位。
  為了保障農產品質量的安全,監測中心對於農產品的把關不僅僅包括對產品的監測、檢測上,還包括從源頭、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品牌建設等各個環節的全程控製。
  監測中心承擔全國土壤詳查之“廣東農用地土壤汙染詳查任務”、承擔省內11個市(縣)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核查工作、廣州市農業財政重大專項“廣州市蔬菜產地環境安全性評價及分類指標體係研究項目”……類似的課題在監測中心不勝枚舉,“對於農產品質量安全,我們最有研究,不僅會告訴你哪裏有問題,還會告訴你怎麼解決問題。”王富華說。
  今年,由王富華主持的《基於風險評估的珠三角菜地重金屬汙染分類閾值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得了廣東省科技獎。該項目提出了在珠三角地區重新劃分土壤等級,以及根據各種植物在重金屬富集能力上的差異調整種植結構的建議,這相當於為珠三角地區的蔬菜種植設置了“紅綠燈”,使農產品安全從被動監管向主動預防轉變。
  此外,在農產品的品牌建設環節中,省內企業的農產品在申請“三品一標”(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時,少不了監測中心的把關,該中心每年需要檢測30-50家企業的70-80個“三品一標”產品。
  科學延伸產業鏈助“吃得豐富”
  科技支撐重現嶺南農業特色
  挖深魚塘,墊高基田,塘基植桑,塘內養魚,房前屋後瓜果飄香,“桑基魚塘”+特色嶺南佳果,珠三角特有的農業生產麵貌,呈現出嶺南傳統特色優勢農業的生命力。省農科院通過科技創新,選育香蕉、柑橘、荔枝、龍眼、黃皮等一係列特色的嶺南水果新品種,研究綠色農業發展新模式,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生活力,重現嶺南特色農業的魅力。
  廣東是我國香蕉主產區,但香蕉枯萎病一直困擾著香蕉產業發展。省農科院近年來育成的香蕉品種“中蕉9號”是香蕉抗枯萎病育種的重大突破,給香蕉產業注入了新希望。同時,作為國內培育水果型甜玉米品種數量最多的單位,省農科院培育出的“粵甜”係列甜玉米品種在全國廣泛推廣應用。
  而省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簡稱“加工所”)則圍繞桑和蠶,在蠶桑資源的生物活性機製及高效利用研究、桑樹新品種選育和病蟲害防治研究、家蠶新品種選育和蠶病防治研究等方麵都開展了大量工作,支撐“桑蠶”產業在南粵大地重新崛起。
  全省桑樹種植麵積65萬畝,種苗基本自繁自用。以加工所為主所育成的果桑、菜桑和飼料桑係列品種種植麵積占全省的95%以上。其中“粵椹大10”占全國果桑種植麵積的70%以上,“粵桑11號”占全國飼料桑麵積的80%以上。
  為給消費者提供更加豐富的農產品,加工所不斷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形成了包括功能食品、飲料、果酒、果幹製品、蠶桑產品等在內的係列產品鏈條,豐富了我省農產品的品種,讓群眾有了更多的選擇。
  撰文:黃進 陽婷 鄒文平

  本文來源於:《南方日報》

  網址鏈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10/30/content_7677790.htm

版權所有:必威betways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29號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