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必威betway安卓app

【南方日報】省農科院與地市共建分院探索科技服務“三農”新模式

編織南粵大地農業科技服務網
時間:2018-11-08 10:07 來源:南方日報網絡版 【字體:

圖片說明

  “河源分院扮‘紅娘’,院果樹所嫁‘姑娘’;‘懷枝’喜娶‘仙進奉’,老樹新花共芬芳”。必威betways (下稱“省農科院”)河源分院科研人員在為自主培育的“仙進奉”優質品種接穗後感慨萬分,寫下這樣的詩句。
  在地市建立“分院”是省農科院2年來探索院地共建及科技服務“三農”新模式,以科技支撐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戰略性舉措。目前,省農科院已經與地方政府合作共建6個地方分院:佛山、河源、梅州、韶關、湛江、茂名分院;4個中心:惠州、江門、東源現代農業促進中心與廣州市現代農業科技創新中心;2個工作站:恩平、鬱南專家工作站;2個特色產業研究所:韶關樂昌嶺南落葉果樹研究所、德慶柑桔研究所。
  通過地方分院建設,省農科院積極探索以項目合作、成果展示、服務產業、培養人才為主要任務的院地合作模式,每年選派3名以上的專業科技專家,帶科研項目、資金到每個分院駐點1—3年,開展科研、示範、科技服務以及基層農業科技工作者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訓,逐步在全省搭建起立體的、全方位的現代農業科技服務平台,有力推動了全省農業科技的發展。正如詩中所說,地方分院這位“紅娘”正積極為省農科院的人才、技術與廣東各地“牽線搭橋”,省農科院的科研“觸角”遍布南粵大地,一批批科研人才在不斷成長、一個個科研項目在落地生根,正所謂“老樹新花共芬芳”。
  “走出去”
  為地方解決技術難題
  國慶假期剛過,省農科院便接到來自江門現代農業促進中心的電話。原來,鶴山市近年來把發展花卉苗木產業作為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培育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內容來抓,目前全市花卉種植總麵積已達1萬多畝。但是,國慶前,有相當一部分種植戶反映當地的“龍船花出現大麵積毀滅性枯萎凋謝現象”,個別種植大戶已經銷毀了幾萬盆帶“病”龍船花,造成很大損失,同時也大大地影響了花農的種植積極性和地方花卉產業的發展。
  得知這一情況後,江門市農業局和省農科院江門現代農業促進中心組織省農科院環境園藝研究所呂複兵研究員、植物保護研究所呂利華研究員等科技專家立即前往鶴山龍口花卉基地開展“田頭把脈和會診”,提出對帶“病”植株和感“病”區域的處理辦法、預防措施及防控技術。同時,專家們還對帶病植株進行采樣、化驗,尋找“病因”,以切實解決產業發展過程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
  事實上,調研當地特色現代農業發展的技術需求與瓶頸問題,為地方農業發展規劃提供谘詢和策劃,正是省農科院地方分院的主要任務之一。
  同時,科研人員在與生產經營主體的交流增多之後,也能夠發現當地在生產、加工中遇到的問題,以實際問題為依據進行研究,為生產主體解決技術難題,“以前對各個地方的需求不了解,企業有技術方麵的難題也不知道找誰解決,分院的建立就能一定程度上解決這種技術與需求對接的問題。”今年7月剛派駐到河源分院的陳岩博士說。
 河源市綠純釀酒廠是一家老牌的企業,但近幾年遇到了酒曲發酵質量不高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河源分院的建立讓這一問題迎刃而解。
 依靠省農科院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強大的科研能力,河源分院與綠純釀酒廠聯合申報了《傳統客家酒曲菌種優化及製作工藝的產業化研究》項目,目前已進入研究階段。“做這個項目其實不難,就是要有專業的人去做這個工作,如果沒有專業背景去設計實驗,單靠酒廠自己很難解決,因為它的科研很薄弱。”河源分院辦公室主任宮曉波說。
  帶上技術
 讓基層更有“底氣”
  省農科院在地市建立分院的另一個任務就是要推進基層試驗站(工作站)、龍頭企業研發中心等創新平台的共建工作以及建立人才培養與交流製度,培養基層農技人員,“對我們來說可以讓科研人員結合生產搞研究,提高研究效率,對地方來說,可以讓基層農業科研人員開拓思路,提升他們的科研能力。”省農科院院長陸華忠說。
 在河源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黃遠東看來,省農科院分院的建立,不僅加強了省農科院與地方的聯係,也為分院當地的農業科技增添助力,“省農科院帶人才、資金、項目來到河源後,我們也更有底氣了。有了省農科院的科研力量作為技術支撐,以前不敢做或是有想法做不了的事情,我們可以嚐試去做了。”黃遠東說。
 據黃遠東介紹,河源檸檬產業的發展一直受製於黃龍病,遭遇發展瓶頸,作為基層農技服務機構,河源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也非常希望能破解這一瓶頸,但囿於自身的科研能力,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
 省農科院的科研專家派駐到河源分院後,依靠其在黃龍病防治方麵強大的科研力量,使用脫毒樹苗,帶來了大棚栽培技術,縮短了檸檬的掛果時間,突破了檸檬產業在黃龍病防治上的技術瓶頸,帶動河源檸檬產業發展。
 與此同時,分院在農業人才隊伍建設方麵也卓有成效。省農科院科技專家長期駐點的各個分院,通過項目合作等形式,麵對麵培訓當地農業科技工作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廣大農戶,極大提升基層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水平。同時,通過分院搭台,省農科院今年已經舉辦了兩期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創業培訓班,培訓100多名地方農業技術人才。
  助力科研
  打通科技服務“路網”
  陸華忠介紹,2016年初,省農科院製定並實施《必威betways 分院建設試行方案》,決定在省內東西兩翼、粵北山區和珠江三角洲等農業生態區,聯合當地政府共建必威betways 分院。
 談及建立分院的背景,在我省多年從事農業工作的省農科院副院長何秀古說,上世紀80年代以後,全省乃至全國原有的農業科技推廣網作用減弱,而多元化的生產經營主體對於農業科技服務的需求愈發旺盛。
 在這樣的背景下,省農科院試圖通過院地共建分院把現有技術“集成組裝”送到地方經營主體手中;也讓社會知道省農科院有哪些“寶貝”,吸引大家都來“淘寶”;同時進一步促進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省農科院的專業科研人才到基層既可以了解生產的實際需要,明確今後的科研方向,同時還能帶動地方科研人員進行技術創新……“目的就是重新‘編織’一張覆蓋全省的農業科技服務網絡。”何秀古說。
 經過近2年的實施,目前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效,“跟地方合作建立分院後,省農科院跟地方政府的交流更多了,省農科院的技術成果也應用到實踐中,讓社會分享省農科院的科技成果,成果轉化更活躍了。”何秀古說。
 院地共建分院的合作模式也得到了基層的認可,“省農科院就像高速公路,分院就像省道、縣道,兩者結合就能讓農業科技服務從高速公路到縣鄉道的最後一公裏的‘路網’打通,就能順利抵達目的地。”黃遠東比喻。
  根據省農科院統計的數據,截至今年8月,省農科院投入院地共建資金近2800萬元,派駐三批科技人員88人,各分院、促進中心、工作站與地方依托單位聯合開展betway亞洲官方 項目已經達到65項,落實的項目資金近1000萬元,試驗示範新品種700個,新技術665項,培訓農技、農戶人員近10000人。
  未來這種模式會如何?“省農科院目前正在商討改革方案,希望能更好地適應和服務科技創新。”何秀古說。省農科院計劃構建省市縣聯動的機製,向各地市派出首席專家,依托分院、促進中心的平台激活市縣科技隊伍,形成省市縣三級科研與服務的隊伍,使省農科院形成科研核心區(院本部)+區域示範區(地級農科所)+縣(企業)推廣點+農戶(新型經營主體)的科技架構和服務模式,打造省農科院農業科研與科技服務的“朋友圈”和網絡。
  撰文:黃進 陽婷 鄒文平

  本文來源於:《南方日報》

  網址鏈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10/31/content_7678104.htm

版權所有:必威betways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29號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