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青瓜“打吊瓶”視頻引熱議 專家指出——青瓜打“激素”?假的!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葉卡斯)青瓜居然打上了“吊瓶”?打進去的液體究竟是什麼?這樣培育出的青瓜還能吃嗎?最近網上流傳的一段視頻讓不少市民憂心忡忡。視頻顯示,在一片青瓜地裏,青瓜的瓜蒂部位被夾子夾住,旁邊還有個杯子,貌似在“輸液”,拍攝者表示輸的是“激素肥”。不過農業專家告訴記者,這種做法看上去“很業餘,不科學也不現實”,因為照這樣做青瓜根本很難成活。
這段視頻近來在微信群和朋友圈裏廣為流傳,點開一看,隻見一位沒有露麵的拍攝者走入青瓜地中,說讓大家看看現在的農戶種植都用什麼材料。在拍到青瓜“打吊瓶”的場景後,拍攝者說自己是頭一次看到這種做法,並且他表示“問了老板,說是激素肥。”
據拍攝者介紹,瓶子裏的水劑溶液被布吸收後,像點煤油燈一樣,給青瓜提供營養。拍攝者表示:“全棚的青瓜都是這樣,像打吊針一樣。”不過,由於視頻不太清晰,青瓜棚遠處的情況是否如拍攝者所說,都是一樣的“打吊瓶”,無法得到直接確認。
由於涉及食品安全問題,青瓜“打吊瓶”的視頻很快就在微信群裏傳播開來。有人著急地把視頻轉發,提醒大家注意食用安全。但也有網友提出了疑點,比如視頻裏並沒有說明拍攝時間和地點。另外,拍攝者隻說自己是從老板那裏聽到瓶子裏的液體是“激素肥”,然而這隻是單方麵的說法,並未提出證據。更有網友指出,視頻拍攝者本身與作物種植存在利益關係,他在視頻中數次提到自己的肥料,表示要讓自己的肥料推廣開去,“讓他們多用,才能保障食品安全。”
記者求證:植物生長調節劑非激素
記者就這則“青瓜視頻”向廣州市農業部門求證,對方表示,該視頻不是發生在廣州,因此需要謹慎回複。而北京一個蔬菜專業服務平台則很快在公眾號上辟謠稱,眾所周知,植物是通過根係吸收水分和養分,然後運輸到葉片上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來供給植物自身生長和果實發育的。果實直接從表皮吸收的水分和養分非常有限,所以,視頻中通過小瓶給果實直接補充激素肥是不科學的。
其次,植物生長調節劑具有調節植物生長和微量高效的特點,但是如果按照視頻中那樣的量去補充,結果就是產生畸形瓜或者抑製生長,這與菜農想要獲得的優質高產是背道而馳的,所以這種使用“激素肥”的說法更是不可能的。
辟謠的平台同時表示,據了解當地情況的人介紹,青瓜“打吊瓶”可能是一種降溫的措施,小瓶中裝的隻是清水。夏季高溫時期,如果長時間的強日照直射瓜條,會造成瓜條灼傷,影響商品性。通過供給一定的水分,水分蒸發會帶走一部分熱量,起到降溫作用。但這種說法尚未得到證實。
必威betways 植保所研究員林壁潤告訴記者,首先從成本的角度看,這種做法不現實。因青瓜價格不貴,每根青瓜都懸掛這麼大的“吊瓶”,對農戶來說投入太大。其次,視頻拍攝者有可能將種植業中廣泛采用的“生長調節劑”說成是激素,生長調節劑與激素是兩回事,其毒性低微,正確使用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
林研究員說,植物生長調節劑一般采用噴霧方式,像視頻所攝那樣“輸液”並不科學。另一位農業專家則向記者表示,瓜條長時間披著濕布其實很容易得病,並不科學,如果有人這樣做,應該是個別現象,不是一般的生產者所為。他還指出,從視頻來看,青瓜的個頭已經不小,這時再施加調節劑沒什麼效果,因此“打吊瓶”的做法並不專業。
如何挑選青瓜:
一、看顏色和形狀
自然成熟的青瓜,由於光照充足,所以瓜皮花色深亮,頂著的花已經枯萎,瓜身上的刺粗而短;催熟的青瓜瓜皮顏色鮮嫩、條紋淺淡,頂花鮮豔,刺細長,使用藥物太多的青瓜,瓜頂甚至會長出一個黃豆大的小瘤。
二、聞氣味
自然成熟的青瓜,大多在表皮上能聞到一種清香味,催熟的青瓜幾乎沒有清香味,使用藥物多的甚至可能會聞出一股發酵的氣味。
三、掂重量
同一品種大小相同的青瓜,催熟的同自然成熟的相比水分含量大,要重很多,用手掂一下很容易識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