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報】廣東成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省份之一,專家建議入侵生物防治 納入政府考核機製
走進省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下稱植保所)入侵生物防控研究室實驗室,一排排白色長方形的盒子整齊地陳列在架子上,走近一看,密密麻麻的螞蟻在盒子裏,植保所入侵生物防控研究室呂利華博士一邊介紹一邊提醒不要驚動到它。
呂利華研究的紅火蟻是一種危險性極高的重大外來檢疫性害蟲,原產於南美洲巴拉那河流域。除了紅火蟻,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其它生物也搭乘著國際貿易的“便車”隨之而來。呂利華透露,上個月舉辦的第三屆國際入侵生物學大會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外來入侵生物已達620餘種,已造成逾2000億元經濟損失。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公布的全球100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中國就有51種,而這51種最具威脅的外來生物中,廣東、廣西、海南、雲南四省區占全國70%左右。
●南方日報記者 黃進 實習生 韋彩紅 通訊員 鄒文平
粵農林領域
外來入侵生物逾30種
呂利華介紹,2004年9月,紅火蟻在湛江吳川市被發現,目前,廣東珠三角各市縣、廣西、湖南和福建等省市區已相繼發現紅火蟻入侵。其不僅具有頑強的生存能力,更要緊的是它對人畜健康、農林業生產、公共設施和生態環境均可造成嚴重危害。
“廣東是全國外來物種入侵最嚴重的一個省份。”呂利華接著紅火蟻的話題說,我省是沿海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隨著國際貿易、旅遊和交通的快速發展,外來入侵及危險性也日益增加;其次,廣東地處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特殊的地理、氣候、寄主等條件適宜外來入侵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另外,農作物“引種”也可能會引來外來生物。這三個大的方麵使得廣東省連續多年成為植物檢疫性有害生物截獲最多和外來生物入侵最重的省份之一。
數據顯示,在農林領域,對廣東造成一定程度危害的外來入侵生物有30餘種,包括薇甘菊、鬆材線蟲病、紅火蟻、雙鉤異翅長蠹、扶桑綿粉蚧、刺桐姬小蜂、鬆突圓蚧、濕地鬆粉蚧、紅棕象甲、椰心葉甲、褐紋甘蔗象、椰子織蛾、蔗扁蛾、曲紋紫灰蝶、水椰八角鐵甲等等。
小小果蟲可致作物絕收
事實上,外來入侵物種給我們的生產、生活造成的影響並不小。
以薇甘菊為例,它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入侵天然次生林、水源保護林、農田區、海岸灘塗和紅樹林緣灘地等,它能將植物覆蓋,通過覆蓋作用競爭光照、水分及營養,進而影響植物生長從而造成危害甚至死亡,致使當地生物多樣性減少,改變生態係統結構。
此外,薇甘菊還可分泌化學物質通過化感作用影響其它植物的生長,其根的提取物對其它雜草植物幼根生長有抑製作用。整個生態係統的良性發展受到極大威脅。因此,薇甘菊有“植物殺手”、“綠色殺手”、“美麗殺手”之稱。
“如果管理不善,外來入侵生物可帶來嚴重的經濟、社會和生態災難,甚至會直接威脅人類健康。”植保所黨總支書記田興山表示。植保所調查到在這些外來生物中,薇甘菊、桔小實蠅分別給我省造成的年損失達5.8億元和2億元之多。
呂利華進一步介紹說,桔小實蠅是危害水果和蔬菜的危險性實蠅,可以危害柑桔、香蕉、番石榴、芒果、楊桃、沙田柚等250種水果,成蟲產卵於寄主果實,幼蟲在果實中取食果肉並發育成長,幼蟲成熟後從果實中外出並入土化蛹,成蟲在土壤中羽化外出。作物果實受桔小實蠅幼蟲的危害後,可造成落果或使果實失去經濟價值,該蟲害嚴重發生的地區可造成作物絕收,或達80%以上的作物產量損失。
呂利華說,外來生物入侵不僅對生態環境和國民經濟帶來巨大損失,還直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比如紅火蟻攻擊性強,會叮咬蜇傷家禽家畜及人類,受傷者可出現發冷、發熱、頭暈、頭痛、淋巴結腫大、全身過敏、休克等症狀,再比如,豚草、三裂葉豚草等入侵雜草的花粉就是引起部分人群花粉過敏性疾病的主要過敏原。
源頭控製事半功倍
如何更有效防控這些外來入侵物種至關重要。據專家介紹,目前對外來入侵動植物主要采取了化學防治、機械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農業生態替代及人工防除等以及將這些方法結合起來的綜合治理措施。
人工防除有害植物具有悠久的曆史,這種方法同樣被用於水葫蘆、大米草及薇甘菊等外來入侵植物的防治。以薇甘菊為例,進入10月以來,我省多地就進行了清除薇甘菊行動,以人工清除為主。
“在生物入侵基礎理論上,有一個天敵逃避假說。”呂利華說,該假說提出,一個外來物種被引入到一個新生境後,逃避了原生地的天敵,從而導致其在新棲息地大麵積生長、繁殖和擴散。因此,在該假說的基礎上,對於入侵生物可采取生物防治,即在有害生物的傳入地,通過引入原產地的天敵因子,重新建立有害生物與天敵之間的相互調節、相互製約機製,恢複和保持係統的生態平衡。然而,引進的天敵很可能成為新的外來入侵生物,因此釋放天敵前,要進行引進天敵的安全性評價。
“學界還有一個十數定律的理論假說,即在國外的100種物種中,有10種可能到達口岸,10種到達口岸的物種中,又有1種可能在國內定殖。”呂利華再一次從研究的角度分析,在這一假說的支持下,從國外進行源頭控製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基於此,省農科院植保所、廣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技術中心等單位針對如何保障東盟農產品輸入中國同時又能有效阻斷農業有害生物的入侵,共同開展了防控東盟農業有害生物入侵的技術體係構建與應用研究。
該技術體係有源頭控製—過程阻斷—末端撲滅“三道防線”,具體包括:源頭控製方麵主要是在境外對輸華農產品生產基地檢測、監測、培訓與控製防範;過程阻斷方麵重點在口岸,該技術體係提高我國口岸檢出率15%-20%,引發全國警示通報6份,阻截番石榴實蠅等4種生物的傳入,有效降低東盟農業有害生物的入侵風險,保障東盟農產品安全入境;末端撲滅則在境內,對漏網或已進入的椰子織蛾等8種有害入侵生物進行應急撲滅和區域聯控,阻止其在我國境內的進一步擴散。同時還建立了中國-東盟農業外來有害生物預警與防控betway亞洲官方 的交流平台。
外來生物利用處於探索階段
外來入侵生物除了大規模清除之外,可不可以加以利用呢?呂利華表示,目前我國在外來生物利用這方麵還處於探索階段,利用比較好的主要在入侵植物方麵,如將水葫蘆發酵後用作有機肥料,或替代優質泥炭土作為育苗基質,或作為栽培食用菌的基質,或養殖蚯蚓,也可將水葫蘆用作蔬菜、水果栽培過程中覆蓋控草的材料等,效果都很好。
早前,汕頭市澄海農科所就在利用水浮蓮生料栽培平菇試驗上取得成功。他們將水浮蓮打撈曬幹,用石灰水處理2天後洗淨瀝幹,隔天便可進行開放式栽培,免去了以往栽培平菇的培養料必須進行高溫滅菌、再用接種箱栽培等程序。
“我省水麵積較大,水葫蘆多,有很大的利用潛力”。田興山提出,受製於成本等因素,我省水葫蘆等外來入侵生物的利用工作還沒有步入正軌,但探索外來入侵生物的有效利用能從一定程度上減輕防控的壓力。
利用也好,防控也罷,田興山認為,外來入侵生物的防控應該切實做到守土有責,他建議,可將入侵生物的防治納入政府考核機製。與此同時,加強立法和提高社會各界的防範意識。
本文來源於:《南方日報》
網址鏈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7-12/13/content_7689113.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