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必威betway安卓app

【南方農村報】農科新故事⑤|玉米、花生、甘薯……小眾作物,也能登上大舞台

時間:2018-11-08 10:06 來源:南方農村報 【字體:

  白粥、煮甜玉米、蒸紫甘薯……家住廣州的小陳一家正在享用豐盛又有營養的早餐。“早點返回,晚上煮飯,做你愛吃的馬鈴薯燉牛腩。”出門上班前,小陳的媽媽反複叮囑他。
  廣東人喜食大米,佐以白灼小菜和一份肉湯,吃得舒服健康。家常菜中“出鏡率”較高的要數甘薯葉、馬鈴薯等小眾作物製成的菜品。這些品質優良且“不與糧爭地”的特色作物,是如何一步步成為農民致富、市民青睞的“心頭好”呢?
  近日,記者走進廣東省農科院作物研究所(下稱“作物所”),聽專家講述他們如何通過品種選育、栽培技術等方麵的科學研究,把小眾作物做特做強,以小眾造福大眾的故事。

圖片說明

  |鮮食甜玉米:餐桌上的明星
  廣東人的食譜裏少不了甜玉米。煲湯、打邊爐時放幾節,味道鮮美;早餐、加餐時來一根,香甜可口。

圖片說明

  “甜玉米有合理的營養素結構,富含豐富葉酸和葉黃酸,能降低血糖。”作物所副所長、玉米研究室主任胡建廣說,在追求品質的當下,鮮食甜玉米憑借營養豐富等優勢,在“一口糧”行列脫穎而出,成為健康食品中的佼佼者。
  然而,廣東省鮮食甜玉米研究在此前卻鮮為人知。上世紀80年代,劉迪章教授帶領少數人開展玉米研究,時至今日研究團隊已有15人,成為作物所陣容最龐大的研究室;從最初僅有50多份甜玉米資源,到甜玉米與糯玉米並舉、資源達到2000多份;從專注育種與栽培,到運用分子研究等先進技術,甜玉米研究技術國際領先……
  目前,作物所培育的甜、糯玉米新品種及配套種植技術在廣東覆蓋率已超35%。“粵甜9號”、“粵甜13號”、“正甜68”……玉米研究室根據市場需求,在鮮食玉米方向不斷鑽研,培育出諸多優質品種。目前,“正甜68”最受市場歡迎,該品種優質、高產、適應性廣,先後通過廣東及其他省區審定,在廣東、雲南、廣西、浙江等地大麵積種植,連續7年成為廣東省主導品種,是省內種植麵積最大的國產甜玉米新品種之一。
  作為通過國家審定鮮食玉米最多的單位,玉米研究室與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等多個單位,就提升甜玉米營養品質進行長期合作。此外,玉米所培育的10多個品種均已轉讓給企業,成果轉化獲得較好效果。
  “我們要繼續提升產業附加值,發掘就地加工體係,原地進行產品轉化。如加強跟企業在原產地轉化出肥料等產品的技術合作。”胡建廣表示,熟悉產業鏈、密切開展科企合作是研究室成功的一大秘訣。目前,研究室通過一家企業與某快餐品牌的玉米汁供應達成合作,在技術層麵提供支撐。
  “現代人飲食單一化,營養不均衡。”胡建廣表示,從飲食入手,科普甜玉米“低糖”、“高營養”的優點十分必要,不僅改善現代人飲食結構,還能帶動玉米產業發展。
花生:長在地下的“油礦”
  “花生長在地下,我們是‘地下工作者’。”作物所花生研究室主任梁炫強風趣幽默地說。這位在研究所從事花生研究近30載、自稱“地下工作者”的專家,用生動的言語講述了花生王國的故事。
  “研究所的王牌品種‘粵油7號’,經過20年的研究,在2004年通過廣東省審定,2018年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梁炫強認為,研究的第一要務是創新,對花生學科來說,創新就是培育品種、研發配套栽培技術。
  20年前的一個秋天,田裏一株綠油油的花生引起了梁炫強團隊的注意——一旁的花生葉片變黃掉落,它與眾不同的“青春特質”讓科學家們看到了性狀改良的希望。在研究過程中,研究員發現了這株花生的“花心”特性:花生仁占比小,飽滿率隻有30%,不能達到提高生產效益的要求。經過精心培育,“粵油7號”誕生,既保留了入秋青綠的特質,且花生飽滿率顯著提升。該品種在廣東累計推廣麵積達到800多萬畝,華南地區累計推廣1400萬畝,最高單產濕產達2000斤/畝。
  不同的品種,如何才能實現抗病、高產、茁壯成長?根據花生品種的不同習性,科學家製定出個性化生產方案,即“配套栽培技術”,一紙“使用說明書”使生產更便捷。而“花生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則使剝殼、整地、農藥、施肥、收獲等環節機械化。針對小而散的花生種植戶,也有小型機械協助。梁炫強表示,這兩項技術的最主要目的,是在“不改變農民生產條件”的前提下,用品種給農民帶來更大的收益。
  作為“中國花生基因組計劃”項目發起者之一,梁炫強帶領團隊繪出廣東省花生的基因圖譜(廣東省五十年主栽品種係譜及其基因表達關係圖),為日後的基因編輯作充分準備。
  與此同時,抗黃曲黴、高油酸研究也是研究室的重點工作。黃曲黴喜歡在花生上生長,其代謝物帶有劇毒性,對人體健康產生威脅。針對該情況,研究室提出“抗”和“耐”兩大對策:“抗”即培育出黃曲黴難以侵染的品種;“耐”即培育黃曲黴侵染後難以產毒的品種。
  “品種研究出來,有人用才有意義。”研究室在廣東省不同地區都有繁殖基地,繁殖好的種子就送給當地農民。2017年,借助項目,4萬斤花生種被免費送往全省各地。梁炫強常跟農民打交道,他認為,一粒種子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優質品種使農民花生田增產的消息,常能讓他高興上好幾天。
甘薯:脫貧致富的“新寵”
  在廣東,“炒甘薯葉”這道菜十分常見——油燒開,一把蒜蓉、一把番薯葉,翻炒,出鍋,風味絲毫不輸傳統葉菜。
  葉片翠綠、口感清新的甘薯葉,含有豐富維生素、粗纖維,是一種新型保健蔬菜。我國有最大的甘薯種植麵積,但蔬菜利用率很低,其原因是缺乏適宜做菜用的好品種。甘薯研究室兩個菜用型品種“廣菜薯3號”和“廣菜薯5號”的育成,不僅有效填補了優質品種缺口,還在口感上成功俘獲廣大消費者的歡心。此外,菜用品種的推廣對應對廣東季節性葉菜類蔬菜供應不足、改善人們膳食結構等方麵扮演著重要角色。

圖片說明

  “廣東以種植優質食用型品種為主,地方特色顯著。在鮮食甘薯界,研究室育成的‘廣薯’係列占據了半壁江山。”甘薯研究室主任房伯平介紹。
  研究室的王牌品種“廣薯87”,2006年通過國家品種審定,在廣東、福建、江西等地均大麵積種植,滿足甘薯鮮食需求。此外,還有“廣薯25”、“廣紫薯2號”……多年來,研究團隊培育的廣薯係列甘薯品種在廣東年栽培麵積約300萬畝,占全省麵積55%,為甘薯市場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
  投入少、易種植、適應性強的甘薯,已成為廣東高效益的優勢經濟作物,以扶貧特色產業的角色為省內欠發達地區帶來經濟支撐。
  “在最好的情況下,粵西一畝地最高產量達6000多斤。”房伯平告訴記者,近年來,推廣優勢品種的同時,甘薯種植專業合作組織也逐漸增加,肥水一體化技術、測土施肥等技術在規模化種植中得到廣泛運用。
  “我們學科曾非常辛苦,出現過‘三個人有兩個病號’的情況。”回憶起研究室過去人手不足的艱難,房伯平不禁感慨。如今,這個研究室的規模已擴大至12人,在新品種選育、配套栽培技術、抗病機理、甘薯塊根膨大機理研究等方麵都頗有建樹。在生物技術發達的現代,甘薯研究室在為農民帶來福音的路上依舊不斷前行。
記者觀察
小而特 小而精 小而強

  對於資源少、麵積小、關注度小的特色作物,作物所卻心懷大願景——要做到小而特、小而精、小而強!
  “雖然特色作物規模不大,但一定要有人做,萬一產業出問題也可以應付過來。特別是在鄉村振興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改革大背景下,作物所根據整個產業鏈調整優勢學科,在支撐產業方麵持續發力,不求‘做大’,而是將有特色的作物‘做強’。”談及作物所的工作,所長楊少海的言語中透露著自豪感與責任感。
  正是因為明白小眾作物的重要性,讓大宗作物與小眾作物並舉,所以在玉米、花生、甘薯、馬鈴薯等品種的育種、栽培等方麵,作物所專家們都傾注了不少心思,間接地守衛著一道道家常菜。
  然而,雖然越來越受青睞,但小眾作物囿於種植麵積小、關注度低等原因,在種植、推廣等方麵存在不少瓶頸。此外,鮮食玉米、花生、馬鈴薯等作物不像主糧水稻,是“非必需品”,容易陷入品種概念欠缺、無龍頭企業支撐等困境。
  如何破解這些難題?楊少海表示,針對這些痛點,作物所有三大重點方向,一是品種,二是產地環境的構建,第三是營養價值的開發、科普和宣傳。
  同一個好品種,為什麼不同地區種出來的效果參差不齊?作為資深土肥專家的楊少海,也提出種好優質品種的核心在於“良種良法”,要通過與研究團隊群策群力,加之與企業合作,讓對應的栽培技術、農技農藝跟上,把握產業前端。
  在接受采訪過程中,分子生物學研究、生物技術新科技……這些新鮮詞彙,從作物所專家口中一個個蹦出來。除了運用先進技術進行品質育種做到“提質增效”外,作物所還圍繞“環境容量”描繪“作物藍圖”——在大自然的可承受範圍內,為多種特色作物爭取施展空間。
  物以稀為貴。不求“做大”,將有特色的作物“做特做強”,作物所一直在努力,期待未來會有更多驚喜。

圖片說明

  策 劃:陳永 何秀古 胡念飛 鍾小雄
  統 籌:喻淑琴 鄒文平
  采 寫:南方農村報記者 喻淑琴 實習生 郭海欣

  原文鏈接: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804/17/c1104481.html?from=singlemessage&layer=2

版權所有:必威betways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29號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