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必威betway安卓app

【南方日報】“智育農經,慧澤三農”必威betways 為廣東鄉村振興獻智獻力

時間:2018-11-08 10:06 來源:必威betways 【字體:

圖片說明

當下,各地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如火如荼,園區所在地的政府部門、涉農企業、農民都在為之忙碌,這其中,還有一群人在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忙前忙後,他們就是必威betways 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研究所(以下簡稱“農經所”)科技工作人員。

今年,農經所以產業園規劃為抓手,深度參與縣區農業產業調研,指導各地的產業園選擇主導產業、功能布局、產業鏈完善、品牌培育等工作。

“做規劃”是農經所的“拿手本領”,但絕非唯一“路數”,農經所以“建設高水平研究所和新型高端智庫”為目標,秉承“智育農經、慧澤三農”的宗旨,牢牢抓住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機遇,以農業農村部華南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廣東農村研究院、廣東省決策谘詢基地三大平台建設為依托,整合學科和人才力量,深入挖潛,增強為全產業鏈服務的能力,堅持和完善全員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服務機製,夯實事業發展基礎,加強黨建工作,打造堅強的戰鬥堡壘,為服務鄉村振興戰略保駕護航。

圖片說明

“規劃達人”“智力支撐”廣東農業現代化

雖然多個縣(區)現代農業產業園規劃的編製讓農經所科技工作人員變得更加忙碌起來,但這項工作對他們來說並不困難,因為多年的經驗積累讓他們駕輕就熟。

廣東農業經濟的發展中,從1998年珠三角十大現代農業示範區概念提出和參與規劃工作,2003年東西兩翼和粵北山區十二大現代農業示範區規劃建設,再到2013年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區的規劃編製、評價指標體係的設計、專家組指導;從“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廣東省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與功能區劃(2016—2025年)”,到“廣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這些都有農經所人的身影。

這其中,不得不提《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按照省政府要求,在當時的省農業廳組織協調下,農經所承擔編製《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總體規劃》,主要包括五個研究成果:《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功能區劃(2016—2025年)》《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廣東省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和廣東省農業現代化規劃信息係統。

《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發展規劃》針對我省水稻、蔬菜、荔枝等22個主要農業產業進行了規劃研究,分析產業現狀與曆史變化趨勢,研究產業未來發展的規劃與布局,並將產業發展落實在縣域上,提出了針對性的產業發展建議和對策,為現代農業發展規劃奠定了基礎。

《廣東省現代農業發展專題研究報告》從“為誰種”“種什麼”“誰來種”“種多少”“怎樣種”五個方麵著手,詳細分析了我省農產品消費需求、適宜產業選擇、經營主體發展、農業資源生產潛力與承載力和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為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提供了理論支持。

《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在準確分析現狀、問題、機遇和挑戰基礎上,製定了“十三五”時期廣東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目標,提出了四大定位和廣東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明確了廣東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

《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功能區劃(2016—2025年)》,被稱為“省規”,是按照“四大定位”和廣東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結合產業規劃和專題研究成果,明確全省農業功能區劃和產業布局,為廣東現代農業發展謀劃藍圖,是全省“製定具有戰略性、引領性、精準性和廣東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規劃”。

廣東省農業現代化規劃信息係統通過收集整理廣東縣域基本資料、廣東土地利用規劃(2010—2020年)、五大專題、22個產業規劃等數據,構建統一投影坐標的農業資源與規劃成果的空間數據庫,以B/S和電子地圖方式展示廣東各個縣域農業現狀情況、農業產業發展曆史及規劃成果等,為廣東省農業現代化的“一張圖”管理提供支撐。

圖片說明

拓寬視野著力打造新型高端智庫

智者謀遠。近年來,農經所在聚焦省內“三農”的同時,也把目光投向了全國乃至全球,加強重大決策谘詢研究,著力打造新型高端智庫。

目前,農經所承擔了國家級“中國工程院高端智庫重點項目——鄉村振興戰略下科技創新支撐農業綠色發展和產業融合戰略研究”。以及省農業廳(現省農業農村廳)、省委政研室、省社科聯等單位委托的決策谘詢研究課題10餘項。

此外,以農經所為班底成立的廣東農村研究院今年牽頭承擔了包括省府發展研究中心委托的《粵韓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比較研究》、省委農辦《廣東省三農研究報告(2017)》、省農業廳(現省農業農村廳)《廣東農業產業扶貧現狀與建設研究》和《廣東荔枝產業發展研究》、《東莞石排鎮農村經濟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等10餘項課題研究。

“廣東省現代農業強省評價指標體係與建設思路研究”(2010)、“南海政經分離調研報告”(2012)、“關於清遠英德市和韶關曲江區新村農房建設質量安全監管情況的報告”(2016)、“發展農產品加工業和培育上市農業龍頭企業研究報告”(2017)、“深刻理解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2017)……等一大批研究成果得到省委、省政府領導的肯定和批示。

目前,所內建有農業農村部華南都市農業重點實驗室、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範基地、廣東省決策谘詢研究基地、廣州市農業產業經濟與流通重點實驗室,具有國家工程谘詢甲級資質和農業科技查新資質,編輯出版《廣東農業科學》,承辦省委組織部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科技富農欄目。

近5年來,農經所主持完成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青年社科基金、國家星火計劃等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80多項,獲得省級科技成果20多項。

圖片說明

貼心服務為農民提供“更接地氣”的幫助

農經所科技人員赴湛江市農科院為休閑農業發展支招、農經所舉辦高明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班、農經所舉辦陽山縣2017年綠色產業開發培訓班……近年來,類似的事情幾乎是農經所人每天都會聽到或親身經曆的。

在農經所服務“三農”的事例中,有一個令全所引以為豪——該所2008年至今,連續10年動態跟蹤廣東水稻、蔬菜、生豬等24個產業,每年分析和研究24個產業發展態勢,編輯出版每年度的《廣東現代農業產業發展報告》,向政府相關部門決策和農業科研攻關選題提供依據,為社會公眾了解和支持我省現代農業發展提供一個信息窗口。該報告也成為我省農業產業發展的權威藍皮書,成為省農科院和農經所的一張名片。

在科技服務方麵的事例還有很多,農經所派出一批專家到地方和企業任科技特派員,派出專家參加產業鏈專家服務團,派出博士等科技人員到各地市分院參加服務地方農業科技工作,為精準扶貧提供科技服務,在當地特色產業調研、技術需求分析、產業發展規劃等方麵做了大量工作。

僅今年上半年,農經所與廣州農村產權交易所、廣東省澄宇生態倫理研究院、智穀產業園、廣東南方數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州農財大數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大平台農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合作申報項目、技術培訓、技術交流等方麵開展深層次合作;為鶴山市綠湖農莊有限公司成功申報省級龍頭企業。

全所承擔各類科技推廣項目30餘項。依托彩田中心開展科技培訓49期、1650餘人。完成了仁化縣等15個縣(市、區)2017年度省級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羅定等地基層農技推廣培訓。

釋疑

規劃三問

一問:《規劃》發布的背景及目的是什麼?

2012—2016年,中央陸續發布了關於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文件,例如2012年國務院發布了《“十二五”中國循環經濟發展規劃》,而在中央發布的“一號文件”中農業發展問題也被屢屢提起。廣東省為了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跟上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腳步,於近日發布《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6—2030)》,旨在推進廣東農業可持續發展更快更好實施。

二問:《規劃》發布之後的作用和意義有哪些?

近年來,廣東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成就顯著,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和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業灌溉用水效率不斷提高,節水農業技術加快推廣,耕地保護和質量建設水平持續提升。但廣東農業農村經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各類農業問題也逐漸凸顯,包括資源開發過度、農業投入品過量使用、農業內外源汙染相互疊加等,農業可持續發展已經麵臨重大挑戰。

而此次《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6—2030)》,將在今後的一個時期內指導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逐步推進廣東省農業發展方式轉變,解決在現行規劃下出現的各類農業問題和潛在威脅。

三問:如何保障《規劃》順利推進、有效實施?

為保護廣東農業可持續發展地順利、有效實施,《規劃》詳細設置了多項保護措施,包括以建立部門協作、完善政績考核評價體係、落實農業環境保護責任為主的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完善政策支持,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建立健全體製機製、營造環境保護社會氛圍以及推進依法治農工作。

解讀

《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6—2030)》:

今後一個時期推進我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性文件

日前,我省出台《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6—2030)》。該《規劃》是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由必威betways 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萬忠帶領的團隊牽頭編製完成,認真分析了未來15年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麵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著重研究解決廣東農業可持續發展係統性重大問題和突出的限製性因素,提出調整農業發展戰略和方向,研究統籌推進廣東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和措施。

該《規劃》是貫徹落實《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的重要舉措,是今後一個時期指導廣東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性文件,也是推進廣東省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的綱領。

據悉,該規劃期限為2016年至2030年,發展目標分為近期目標(2016—2020年)和遠期目標(2021—2030年),涵蓋農業生產、農業生態環境、農業創新驅動等多個領域。

亮點1

2020年、2030年兩步走規劃目標 全方位保障農業發展

《規劃》詳細說明了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即到2020年,全省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初步成效,農業資源保護水平與利用效率顯著提高,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取得積極進展;到2030年,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農業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進展。農產品優質安全、資源利用高效、產地環境良好、生態係統穩定、農民生活富裕、人居環境優美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新格局基本形成。

亮點2

設立六大重點任務 逐步推進可持續發展

——優化發展布局,穩定提升農業產能。

在“優化發展布局”這一重點任務中,規劃提出要從優化農業生產布局、建設農產品產業園、發展環境友好型畜牧業、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穩定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等方麵來推進。

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明確功能定位,選好具有特色優勢的地區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規劃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建設農產品產業園,按照“穩糧優經、提升園藝、擴大冬種”的思路,做強做優嶺南特色果蔬茶、地方特色優稀產品等特色優勢產業,打造北回歸線優質水果產業帶、雷州半島熱帶亞熱帶果菜產業區和熱帶作物生產基地。

發展環境友好型畜牧業,全省各地統籌考慮環境承載能力以及養殖汙染防治要求,適度養殖,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綠色發展。按照“減豬穩雞、發展牛羊、提升種業、突出特色、延伸鏈條”的發展思路,調整優化畜牧業結構和布局。

加快漁業轉方式調結構,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為主線,轉變水產養殖發展方式、加強標準化建設,壓減低效、高汙染產能,推廣健康養殖模式,開展清潔生產,推進水產養殖節水減排。

穩定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積極實施“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加強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開展土地整治、中低產田改造、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到2020年,建設高標準農田2556萬畝,全省糧食產能穩定在1300萬噸以上。

——加強耕地保護,促進土地資源高效合理利用。

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製度,嚴守耕地數量、質量紅線,確保耕地保有量不少於3719萬畝,基本農田不低於3164萬畝。

——改進耕作方式,提升農業生產效率。

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設施農業,推進適度規模經營,加強農業社會化服務。

——推行綠色生產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發展節水農業,大力推廣高效節水灌溉新技術、新設備,完善農田水利設施,提高防風抗風、防汛抗旱、灌溉能力;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推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修複農業生態,推動農業綠色發展。

發展生態農業,實施土壤和麵源汙染治理。

——加快三產融合,發展農業新業態。

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推進農產品電商發展,大力發展農村休閑旅遊產業。

亮點3

劃分四大區域和七個功能區 分區塊推進可持續發展

針對廣東省可持續發展麵臨的問題,《規劃》綜合考慮了各地農業資源承載力、環境容量、生態類型和發展基礎等因素,將全省劃分為高效發展區、提升發展區、生態發展區和保護發展區。按照因地製宜、梯次推進、分類施策的原則,確定不同區域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方向和重點。

《規劃》按照可持續發展的三大基本特征,經濟持續性、社會持續性和生態持續性,將全省陸域和沿海海域劃分為高效發展區、提升發展區、生態發展區和保護發展區四大區域。在此基礎上,依據各地生態係統的自然屬性和所具有的主導服務功能類型,劃分為七個功能區。

每一個功能區具有自身獨特的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規劃》按照該功能區現行存在的各類優勢和問題,包括經濟條件、生態資源,環境問題等狀況,讓每一個區域分別朝向包括環境整治、旅遊開發、農產品開發等不同的方向發展。

亮點4

設立七大重點工程 優先實施22個重大項目建設

為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目標,圍繞重點建設任務,以最急需、最關鍵、最薄弱的環節和領域為重點,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優先實施水土資源保護工程、農業農村環境治理工程、農業生態保護修複工程、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工程、農業可持續發展示範工程、區域循環生態農業工程和農業科技創新驅動工程等七項重點工程。在此基礎上,將七大工程劃分為22個重點建設項目,逐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修複農業工程,推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特寫

規劃背後的故事

農經所做了多少規劃,可能連其科技工作人員都記不清了,但每個規劃背後都有著精彩的故事及辛勤的勞動。以去年初廣東省出台的《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為例,該規劃在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由農經所研究員萬忠帶領的團隊牽頭編製完成,規劃從優化產業布局、推進特色農業現代化、培育特色農業新優勢以及強化發展保障等方麵為廣東省在“十三五”時期農業現代化建設謀劃了發展藍圖。

《規劃》是由省農業農村廳委托省農業科學院(以下簡稱“省農科院”)編製完成。省農科院高度重視《規劃》的編製工作,在農經所的牽頭下,於2016年10月13日,召開“十三五”規劃編製座談會,正式啟動“十三五”規劃編製工作,彙集全院專家團隊力量共同參與,精心組織實施。

前期研究方麵,先後開展了包括全省農產品消費需求、農業適宜產業選擇、種植養殖規模與潛力、新型經營主體、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等五大專題研究。

實地調研考察方麵,編製組對省直有關部門、各市縣進行了專項調研,並前往江蘇、浙江、黑龍江、四川、台灣等地交流學習現代農業發展經驗。

為了使《規劃》更加科學嚴謹,編製組還借助“外腦”,集聚優勢。聘請了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浙大、中國農科院等單位的十多位權威專家組成專家組,與農業部規劃設計院開展了“廣東省現代農業發展戰略研究”等合作研究。

此外,編製組先後召開100多場次專家研討和論證會,多次征求並充分吸納了各地市、各有關部門意見,並與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全國農業現代化規劃進行了銜接。

《廣東省現代農業發展規劃與功能區劃(2016—2025年)》通過構建模型,對廣東省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特色產業和關聯產業進行分析,可以精準判斷廣東省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需求,每一個環節都需要投入大量的工作來獲取充足的數據支撐。

該規劃從設想到發布曆時三年多,工作人員外出調研常態化,座談會多達上百次,內部會議更如家常便飯……

鏈接

為全省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一張圖”管理

廣東明確全省農業功能區劃和產業布局

由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指導,必威betways 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研究所編製完成的《廣東省農業現代化功能區劃(2016—2025年)》(以下簡稱《功能區劃》),明晰了未來十年廣東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定位。

《功能區劃》是按照“四大定位”和廣東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收集和分析全省121個縣(市、區)農業資源現狀,摸清廣東省農業發展的家底、產業發展的問題等,通過分析農業資源稟賦與社會經濟等要素的地區差異,劃分農業主體功能區,結合產業規劃和專題研究成果,明確全省農業功能區劃和產業布局。

《功能區劃》旨在製定一個具有戰略性、引領性、科學性和廣東特色的農業現代化功能區劃規劃,為全省未來十年農業現代化建設提供總體設計和發展指引。通過本區劃的編製和規劃成果的應用,希望能為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並通過以縣域為基本單元,為區域農業發展提供精準指導,為全省農業產業發展提供“一張圖”管理。

根據全省121個縣(市、區)實際情況,《功能區劃》綜合考慮農業資源稟賦、規模結構、農村經濟、農田生態、居民休閑和區域特色文化等指標,將廣東農業功能劃分為農產品供給、就業與生活保障、文化傳承與休閑、生態調節四大主導功能,各縣(市、區)都側重一種或兩種以上農業主導功能。

結合四類農業功能打造的四項重大工程分別是農產品供給重大工程、就業與生活保障工程、文化傳承與休閑工程、循環生態增綠工程。

農產品供給重大工程包含農田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嶺南特色水果產業工程、草食畜牧業基地建設工程、現代農業裝備和大棚設施工程、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工程、現代農業冷鏈物流工程、現代種業提升工程和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工程、動植物疫病和農作物重大病蟲預警防控工程、農產品質量安全工程等十大工程。

為發揮廣東省農業就業和生活保障主導功能,建設現代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工程、現代職業農民培訓工程、“互聯網+現代農業”建設工程、金融支農建設工程四個重大工程。

未來十年,為發揮廣東省農業文化傳承與休閑主導功能,建設四個重大工程:農業公園建設工程、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提升工程、幸福農村建設工程、優質農產品品牌創建工程。

循環生態增綠工程包含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建設工程、農業麵源汙染治理工程、種養結合循環生態農業建設工程、耕地土壤重金屬汙染治理修複工程四大工程。

撰文:黃進 本版圖片均由省農科院農經所提供

原文鏈接: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18-11/02/content_7761009.htm

版權所有:必威betways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29號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