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財網】如何推動優質變革?周少川劉定富謝健馬國輝王才林等多位大咖共謀發展
4月12日,第三屆中國(三亞)國際水稻論壇——國際水稻產業高峰論壇在三亞舉行,江蘇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才林、泰國正大集團副總裁Anek、緬甸耶津農業大學Than Myint Thun、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馬國輝、武漢金玉良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定富、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新品種選育研究室主任周少川、湖南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趙正洪、國糧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總工程師謝健、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守軍作主題報告,共探國際水稻產業變革升級路徑。
論壇由天津天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包萬全、南方農村報社副主編麥倩明主持。
天津天隆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包萬全
南方農村報社副主編麥倩明
方向:優質化成產業發展主旋律
武漢金玉良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定富
“我國水稻育種從1G到4G,經曆了高稈、矮稈、三係、兩係四個時代,我認為第四次革命正在進行中,即優質革命,完成後即進入優質時代,也就是我說的5G。”武漢金玉良種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定富指出,中國水稻產業呼喚5G。
他認為,5G時代,水稻品種應具備優質、高產、抗病、耐熱、耐冷、矮稈、抗倒等特性,貌美是標配;從品種類型來看,常規、三係、兩係品種類型齊上陣;從育種技術來看,雜交育種、三係育種、兩係育種、分子技術育種同登台;從理論基礎來看,經典、分子遺傳學齊運用;具備優質香稻的典型特征;育種特征即為從劣到優、從散到聚。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新品種選育研究室主任周少川
繼我國水稻矮化育種和雜種優勢利用後,我國優質高產穩產水稻新品種(組合)逐步成為稻穀增產的主體和中流砥柱。
廣東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新品種選育研究室主任周少川介紹,中國優質稻工程將彙集產業智慧,致力於通過優質高產穩產品種(組合),建立從種子到筷子全產業鏈,使中國大米綠色安全優質標準化,中國大米得到全社會大多數消費者認可,中國稻米科技含量豐富,深入人心,同時,還要建立一批國際化中國稻米民族品牌,使中國幾千年農耕文化優秀理念升華造福全球。
實踐:以品種為基石,建設全產業鏈
江蘇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才林
“食味品質是稻米品質的核心。”江蘇農業科學院糧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員王才林介紹,優質稻米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首要產業之一,目前,江蘇組織實施優質稻米產業發展規劃,加快“蘇米”品牌建設。
如何保障品質?關係到產業鏈各個環節。王才林說,南粳46、南粳5055、南粳9108等品種是用日本優質粳稻與江蘇高產粳稻雜交、經分子標記輔助選擇培育而成的優良食味粳稻品種,表現食味品質優、產量高、抗性好,已累計推廣種植4000多萬畝。江蘇省南粳稻米產銷聯盟推進南粳係列稻米從種子、生產到烘幹、儲存、加工、銷售等全產業鏈的標準化建設,通過建立標準體係,打造優質大米品牌。
湖南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趙正洪
湖南優質稻產業發展迅速,2018年全省高檔優質稻麵積突破1000萬畝,桃優香占、玉針香、玉晶91等3個品種入選首屆全國優質稻品種十大金獎。
湖南省農科院水稻所研究員趙正洪指出,目前,常規稻品種抗性較弱,應加強對稻瘟病抗性和耐熱、耐寒性改良方麵的研究,雜交稻方麵,要繼續提高品質,此外,要做到良種良法良態良田配套,加強優質稻耐貯性研究,還要加強品牌建設。
視野:因地製宜,適應國際市場需求
國糧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總工程師謝健
《大米》國家標準(GB/T 1354-2018)於去年10月10日頒布、今年5月1日實施。
國糧武漢科學研究設計院總工程師謝健指出,本次修訂對“加工精度”指標設置上限,使《大米》國家標準更加適應我國當前綠色發展理念,引導和促進節糧減損,推動行業健康發展;參考了ISO 7301《稻米-規格》等國際標準,有利於大米產業更好地適應國際市場的要求,該標準的實施將有利於規範大米的進出口貿易。
泰國正大集團副總裁Anek
泰國是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國,其出口額約占世界市場大米出口量的40-45%。泰國正大集團副總裁Anek介紹,泰國關注大米的質量,生產成本較高,2018/19年度泰國大米產量預計為2070萬噸,大米出口量預計為1000萬噸,國內消費量700多萬噸,每人每年消費約100公斤大米。
“我們要了解市場動態,及早做好規劃,才能獲得更好的效益。在控製生產成本的同時,推出高質量的產品。隻有高標準高規格,才能讓我們有更好的發展,這是供應方需要去改善的。”Anek說。
緬甸耶津農業大學Than Myint Thun
緬甸素有“稻米之國”的美譽,是世界上主要的稻穀產區之一。緬甸耶津農業大學Than Myint Thun表示,緬甸大米主要出口到亞洲、非洲一些國家,該國大米生產受到土地所有權、農民認識度低、投入成本高等限製,提高水稻產量的三個關鍵點包括提高田間生產力、改善大米加工和處理水平、提高出口競爭力。“要建立商品雜交水稻生產計劃,比如在相應產區建立技術、銷售團隊,對農民進行培訓、技術示範,提高農民及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認識。”Than Myint Thun說。
規模:有效利用資源,推動規模化生產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馬國輝
水稻倒伏是華南地區大規模水稻生產中的一個嚴重問題,抗倒伏性研究是南方水稻栽培模式多樣性研究的重要內容。
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黨委書記馬國輝介紹,水稻抗倒伏性研究對於縮小高產差距以及大規模種植水稻具有重要意義,超級雜交水稻倒伏問題是實現13.5t/ha產量目標的關鍵問題。他對超級雜交稻抗倒伏理論與技術研究進行了解析,例如,鉀、矽和纖維含量越高,抗倒伏能力越強;氮肥用量的增加可降低水稻的抗倒伏性;莖鞘幹物質轉移速率越高,抗倒伏能力越差。
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守軍
我國稻殼、秸稈等生物質資源超過9億噸/年,但因缺乏大規模、高值化利用手段造成環境汙染,資源化利用是稻殼有效利用的發展方向。
合肥德博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守軍介紹,通過稻殼生物炭聯產電熱肥技術,不僅可以使固定碳轉化成生物炭,用於加工炭基肥,揮發部分還可以轉化成清潔的燃氣,在鍋爐內燃燒產生蒸汽。利用該技術獲得的蒸汽價格遠低於天然氣產生的蒸汽,項目的經濟效益突出,項目規模可大可小,靈活方便,真正實現了生物質能源的分布式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