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農訊】科技助力桑基魚塘產業複興
1、工業發展致使基塘麵積大幅縮水
桑基魚塘是珠江三角洲人民創造的一種農業物質循環利用模式,塘基種桑、塘內養魚、桑葉養蠶、蠶糞喂魚、塘泥栽桑。
桑基魚塘產出的蠶絲、水產品都具有較好的經濟價值,更曾創造“一船生絲去,一船白銀回”的輝煌,作為“絲綢之路”的一隅在廣東省盛行了400多年,有利地支撐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繁榮。
上世紀八十年代,珠三角桑基魚塘被列入聯合國糧農組織“最佳生態係統”,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桑基魚塘為“世間罕有美景、良性循環典範”。
自上世紀80年代末期開始,由於工業的迅速發展以及城鎮化的大力推進,珠三角農民紛紛洗腳上田,種蠶養桑業受大氣汙染、效益下降等因素影響也逐漸向外遷移,傳統的桑基魚塘麵積幾近絕跡。近年來,高投入高產出的漁塘精養模式快速發展,經營者普遍重視魚塘而輕視基麵,導致基麵初級生產力很低,基塘空間結構比例嚴重失調,基少水多,相當一部分基塘係統已演變為單純的水產養殖場。
2、創新驅動桑基魚塘複興之路
新時期,如何發揮基塘係統的高效生態功效,是珠三角基塘農業發展麵臨的重要問題。為此,必威betways 黨委書記廖森泰研究員提出了“綠色基塘農業”的發展思路和目標,旨在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對傳統基塘農業生產技術進行改進提高,建立綠色、生態的基塘農業創新模式,指導珠三角地區基塘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
必威betways 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利用自主研發的蠶桑綜合利用成果,對傳統桑基魚塘中各環節相關的物質、生物和文化資源進行綜合高效的開發,開展桑椹、桑葉食藥用加工,利用蠶桑生態飼料進行水產養殖和蠶沙生物肥改土,通過種養加結合及適度開展休閑旅遊,建立了新型桑基魚塘模式,開啟了珠三角桑基魚塘複興之路。
項目單位集成了優良桑樹品種、蠶桑資源食藥用加工、蠶桑生態飼料養魚、蠶沙生物肥料等成熟技術,並篩選應用優質的基塘種養品種和高效的配套種養技術,配合拓展特色休閑旅遊的模式,形成了獨特的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效益的多元化桑基魚塘係統,提高了其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
據報道,項目單位研發的“桑基魚塘複興技術”成果,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入選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適宜在傳統珠三角基塘農業生產區及蠶桑種養區推廣應用。
本成果創新之處在於對桑基魚塘種養係統全鏈條的各個環節集成了多項技術,從種桑養蠶、養魚乃至養畜、養人,深入開發和推廣示範蠶桑食藥用等多元化加工新技術。包括桑葉茶、桑葉菜食用加工技術,桑葉降血糖、降血脂、減肥等功能挖掘技術,桑枝種菌種花技術,桑葉青貯、蠶蛹蛋白等飼料加工及生態水產養殖技術,蠶沙肥料化加工及改土技術等,構建出新型的蠶桑生態循環體係,同時,依托珠三角曆史悠久的基塘農業與蠶桑文化,以水鄉自然風光與基塘農業景觀為基礎,打造具有深厚嶺南農耕文化內涵的休閑農業。
3、多元化發展助力基塘農業重煥生機
隨著人們對美好環境的需求日益增強,生態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已根植於人心,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走進鄉村、融入自然的休閑農業的發展,為基塘生態循環農業提供了很好的發展機遇。
傳統的基塘農業的產出主要是種養初級產品,效益不高,本項目的實施可通過優質農產品種養、農產品加工和基塘美食創製、科普文化旅遊等多方麵實現高效產出,促進基塘農業多元化可持續發展,對打造地方農業經濟特色品牌和實現現代農業與美麗鄉村建設相統一,從而帶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經濟效益】
塘基種植年收入可達1萬元/畝,魚塘養殖收入5萬元/畝,農產品加工附加值高,年接待遊客10萬人次以上,經濟效益顯著。
【社會效益】
●基塘生產可提供大量新鮮安全無公害的農、漁、牧產品;
●農業生產、農產品加工、休閑旅遊等三產融合,延伸了農業產業鏈,為農民創造了更多增收和就業機會;
●通過展示和體驗基塘農業的模式與文化,寓教於樂,宣揚自然生態、民風民俗、農業科技等科普文化知識,為居民提供了休閑娛樂好去處。
【生態效益】
基塘農業係統的水陸邊緣效應顯著,具有物質循環零廢料、水土涵養、美化景觀環境、營造濕地小氣候、為豐富微生物生存提供條件等突出的生態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