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梅州】院地共建,讓鄉村產業“開花結果”!梅州與省農科院探索全新合作模式
“合作愉快!”7月30日,在省農科院梅州分院牽線搭橋下,廣東金穎農業科技孵化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穎農科孵化器”)和廣東蘇記祥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記祥”)簽約儀式在梅江區西陽鎮舉行。這意味著一條“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創業孵化鏈條在我市初步構建。
這是我市院地共建成果的一個小小縮影。近年來,我市與省農科院創新探索“共建平台、下沉人才、協同創新、全鏈服務”合作模式,通過共建地方分院平台、產業服務平台、科技服務平台,派出全產業鏈專家服務團、農村科技特派員以及帶培本土專家等方式,推動高素質人才下沉地方,並以科技特派團為紐帶,建設示範基地,落戶良種良法,推進品牌培育,為鄉村產業振興注入新動能。
田間指導 技術服務下沉基層
“茶葉的品質特征有哪些?鮮葉采摘有什麼技術要求?采摘後如何加工?”……7月29日,在豐順縣龍崗鎮馬圖村,50多名茶葉企業管理人員、茶農等共聚一堂,聆聽省農科院專家講解茶葉生產加工技術。
自省農科院與梅州市開展院地共建以來,這樣培訓會時常舉行。據統計,截止目前,省農科院梅州分院累計開展田間現場技術指導活動400餘次,舉辦技術培訓班50餘場,培訓農戶1500餘人,其中貧困戶500餘人,發放肥料、技術手冊等農業物資2000餘件。
“省農科院的科技特派員帶來的不僅是技術,還有新品種、新項目等全鏈條服務,讓我們企業從生產理念、產業信息、主導品種、關鍵技術等方麵實現科技與產業融合。”蘇記祥負責人蘇勇平介紹道。在省農科院的指導下,該企業先後建立了省農科院梅州茶葉專家工作站、省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合作品質栽培示範基地,不斷優化茶葉品種,改良種植技術和製作工藝,生產的茶葉先後獲2018首屆全國紅茶加工製作大賽優秀組織獎、“粵茶杯”廣東省第十三屆茶葉質量推選活動綠茶類銀獎,近期還與金穎農科孵化器達成合作。
“今後,我們將與蘇記祥合作共建梅州孵化基地,培養更多的創新創業人員,共同助推初創型企業的發展。”金穎農科孵化器副總經理曾國平說。據介紹,該企業是省農業科學院牽頭組建的國有孵化企業,通過為農業科技人員和企業提供全要素的創新創業服務,為企業提供全麵專業的孵化加速服務,推動廣東現代農業的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據省農科院梅州分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該分院扶持了一批具有較強開發、加工及市場拓展能力的企業,在全省樹立了“英帥”、“凱達”、“源自然”、“蘇記祥”、“小密”、“山之韻”、“華銀”等一批品質高、叫得響、帶動力強的農產品品牌。
共建平台 院地合作結出碩果
“你們看,這些茶樹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葉麵灼傷,都是在新葉上表現出來的……”在位於梅江區西陽鎮的茶葉產業技術體係創新團隊(梅州)示範基地中,省、市專家正在查看基地試種品種的抗旱情況。據市農林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所長黃海英介紹,該基地是在省農科院協助下、各級黨委政府和農業農村部門的支持下建立的示範基地,主要進行茶葉品種選育和研究實驗工作,目前該基地種植了70多個不同品種的茶樹。
“幫助梅州開展古茶樹調研與保護、新品種(係)選育,是我們結合梅州茶葉產業發展情況而確定的重點工作方向之一。”省農科院梅州分院辦公室主任、副研究員國彬告訴記者,2016年2月,市政府與省農科院正式簽訂《共建必威betways 梅州分院協議》,標誌著省農科院梅州分院共建工作全麵開展。2018年2月,雙方又簽訂了《共建鄉村振興農業betway亞洲官方 示範市框架協議》,開展共建農業科技創新平台、重大課題項目研究、科技成果轉化、農業產業化、農業科技人才培訓、科技戰略谘詢活動等方麵的合作。院地共建以來,省農科院已派駐八批駐點科技人員25名,投入直接工作經費和項目經費311萬元。
省農科院提供科技支撐,地方黨委政府全力配合,省農科院的科技優勢、人才優勢、綜合優勢和梅州的產業基礎優勢得以充分發揮,推動院地合作在梅州結出了豐碩成果。至目前,省農科院在梅州建設柚果、茶葉、水稻、蔬菜、畜牧水產等科技示範基地45個;集成示範茶園品質栽培技術、化肥減量增效技術等10餘項新技術,進一步推進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在梅州的轉化與推廣,並摸索出適宜梅州山區推廣的茶葉優良品種和綠色、優質栽培技術。此外,省農科院梅州分院共開展科研試驗項目30餘項,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1項,實現國家級二等獎成果零突破;獲得計算機軟件著作權10項,實現計算機軟件著作權零突破;聯合申報專利3項。此外,成功申報果樹、糧油、茶葉、蔬菜4個市級技術研究工程中心,實現市級技術研究工程中心零突破;審(鑒)定農作物新品種3個,實現審定農作物品種零突破;獲批國家級試驗基地2個,搭建創新平台4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