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有了ta,水稻再也不擔心倒伏了
“這多虧了水稻‘三控’施肥技術,不僅降低化肥用量,增加產量,還讓村裏環境好起來。”陳符玉在墨園村種植水稻多年,目睹了整個變化過程。他口中的水稻“三控”施肥技術,是針對我國水稻生產中的化肥過量使用、病蟲害多、易倒伏等突出問題而研製的技術。
在常規經驗中,化肥用量越多,產量越高;產量高的植株也相對較高,倒伏的可能性也增大;產量高的稻田裏禾苗密度也大,生物量大的時候,發生病蟲害的概率也隨之提升……要實現高產,這些矛盾似乎無法回避,但“三控”施肥技術正是能實現在控肥、控苗、控病蟲的基礎上,實現增產增收,實現環保、糧食安全和收入提高三保障。
這技術的核心,一言以蔽之,減“氮”。
▌傳統種植經驗致化肥利用率偏低
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副所長鍾旭華是“三控”施肥技術主創人,回想當初,他感慨萬分。“這個課題其實是在20年前提出的,當時學術界都在研究如何提高產量,我們所自然也要參與其中。”鍾旭華說,當時為了增產,出現了化肥、農藥濫用等情況,而他判斷這是不可持續的,所以提出要降低化肥使用量,同時提升糧食產量的想法。
這個想法源自當時的多地走訪。“我們走訪多個縣共500多名農民,其中涉及他們最想我們解決的三個問題。”鍾旭華介紹,這三個問題即氮肥過量使用、病蟲害多、倒伏。“經過深入分析發現,這三個問題與在實地走訪時發現的無效分蘖(注:分蘖即日常中說的‘苗’,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結實的分蘖稱為有效分蘖,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結實的稱為無效分蘖)多是相關的,而這些問題最終都指向了氮肥使用不當。”
氮肥使用不當,最直接的表現是氮肥利用率低。研究初期,鍾旭華團隊便根據調研結果進行測算,發現調研農戶的氮肥利用率在23%-25%之間,而省土壤肥料總站的數據也是25%。“氮肥利用率即施加的氮肥有多少被植物吸收,如果沒有提升利用率,單純增加氮肥投入也是事倍功半。”鍾旭華說。
2003年有學者指出,中國每年有1500萬噸純氮被排入環境,直接經濟損失300億元,也帶來了嚴重的汙染問題。“據我們測算,當時僅廣東的水稻生產,每年損失的氮肥折合尿素就達1.8億千克,直接經濟損失超過3.5億元。”鍾旭華補充道。
根據國際經驗,達到40%氮肥利用率便是先進水平,這其中的空間便是當時鍾旭華團隊的主攻方向。
水稻施肥可分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4個時期,鍾旭華團隊自行實驗時,首先得確定哪個時期的吸收利用率是多少。“我們用了2年4造來做實驗,設置不同時期施肥處理,然後取樣帶回實驗室來測定植株氮含量,最終實測出基肥平均吸收利用率為31%,分蘖肥為18%,穗肥和粒肥為71%。”
而在廣東農民的傳統種植經驗中,他們基本上隻施基肥和分蘖肥,為廣東氮肥利用率低找到了解釋。”鍾旭華說,經過試驗,“三控”施肥技術確定了4個階段分別施用40%、20%、30%、10%的肥料,實際吸收利用率穩定達到40%以上,可節省氮肥20%左右,而稻穀產量不減反增,平均增產超過8%。
▌水稻“少生優育”減少病蟲害
“病蟲害多,有一部分客觀原因。廣東冬天不冷,害蟲卵越冬比北方容易很多,而濕度大,植物發病概率也增加。”鍾旭華表示,調研時曾遇到農戶抱怨連續買到假農藥,超量使用都解決不了問題。“但我覺得種植品種的抗病性弱是罪魁禍首,所以我希望通過抑製導致病蟲害的因素,從而減少農藥使用。”
經過研究,鍾旭華團隊認為,有6個因素與病蟲害發生密切相關——拔節期的水稻葉片含氮量和分蘖數,抽穗期的水稻葉片含氮量和葉片麵積大小,還有溫度和濕度。“溫度和濕度是難以人為控製的,如果減少抽穗期的水稻葉片含氮量和葉片麵積,則可能導致產量減少,所以決定在拔節期的水稻葉片含氮量和分蘖數上做文章。”
“減少含氮量比較容易,隻要減少氮肥投入即可。在實地調研中,農民種的稻田無效分蘖比較多,隻要想辦法減少無效分蘖,病蟲害自然就減少了。”鍾旭華介紹,無效分蘖白白浪費肥料,還導致群體鬱蔽,加重病蟲害風險,同時分蘖個體惡性競爭,會使有效分蘖長得瘦弱,降低產量。
鍾旭華團隊專門開展了一項實驗,希望精準減少無效分蘖,“我們平時開玩笑說,這是要對水稻進行‘計劃生育’,達到‘少生優育’的目的。”
他們研究發現,可以通過控製葉片含氮量達到減少無效分蘖的目標。“水稻分蘖速率由已有苗數、葉片含氮量和葉麵積指數三個因素決定,前期通過控肥等措施控製分蘖總量,然後再施肥保住已有分蘖,提高成穗率,從而保證產量穩定。”
“以前種植時病蟲害特別多,每造種植都要用3次以上農藥,現在每造隻打一次農藥,村裏有的種植戶甚至幾造都沒打農藥了。”陳符玉說。
“所以說,要控製拔節期的水稻葉片含氮量和分蘖數,是可以通過控製氮肥投入量來達到目的,重點要減少分蘖肥,剛好分蘖肥吸收效率也不高,我們也需要對它進行縮減,一舉多得。”鍾旭華總結道,采用“三控”施肥技術後,紋枯病、稻縱卷葉螟和稻飛虱等病蟲害減少,可少打農藥1-3次,有利於稻米食用安全。
▌力學思維助推抗倒伏研究
水稻產量對農民來說多多益善,但如果栽培技術不當,又一味追求高產,實際中水稻倒伏的概率增加,總體產量反而不高。特別是沿海地區,台風多,倒伏情況更為嚴重。
而對於抑製倒伏問題,鍾旭華團隊的研究並不順暢。
“通過降低株高解決倒伏問題,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們開始也是遵循這個思路去研究抗倒伏。”但實踐證明這種思路並不可行,“水稻的收獲指數為0.5左右,這是水稻的生物學特性決定的,即要有100斤穀,就得有近100斤稻草,而矮化植株,生物量上不去,穀的產量就難提升。”鍾旭華說。
幾經周折,鍾旭華團隊決定改取縮短基部節間的技術路線。“有學者提到,基部伸長節間短的,抗倒性就強,這是從力學角度考慮的。”鍾旭華說,廣東水稻一般有五個左右伸長節間,水稻拔節在分蘖高峰期前後開始,直到抽穗才停止節間伸長,這一時期生產上稱拔節長穗期,水稻拔節時,自下而上從基部第一個節間到第五個節間依次伸長。
而實地觀測中,凡是倒伏的水稻,幾乎都是斷了基部的2個節間。“所以我們猜想,可以從力學出發,增粗基部節間莖稈、縮短基部節間長度、拉長上端3個節間長度,從而在增強基部節間的抗壓能力的同時,還能不降低甚至增加株高,保證產量。”
“我們研究發現,基部節間的長度和光有關,基部節間伸長期間群體透光越多,基部節間長得越短。而我們通過降低分蘖肥使用,減少無效分蘖,透光性就變強了。適當減少分蘖肥用量,增加穗肥用量,既能促進大穗形成,又能保證整體株高和生物量不下降。”鍾旭華說,從實際上看,使用了“三控”施肥技術的植株還會比普通植株高10厘米左右,產量也得到一定提升。
據測定,使用了“三控”施肥技術的水稻莖稈比較粗壯,單莖重比常規栽培高20%左右,而基部節間長度要相對縮短14.8%-42.9%,抗台風能力大大增強。“雷州受台風影響大,以前水稻大麵積倒伏時有發生,自從‘三控’施肥技術得到推廣後,成片的倒伏已經很少見了。”鍾旭華說。
資料顯示,“三控”施肥技術已入選農業部和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被廣泛應用於糧食高產創建、農業麵源汙染治理、科技扶貧等活動中。近年來廣東省每年應用麵積均超1000萬畝,並輻射到江西、廣西、海南等省(自治區),取得了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