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果樹也有身份證,省農科院果樹所建設硬核農業“芯片”群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核心產業。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深入實施“粵強種芯”工程,打造廣州、深圳種業創新高地,把種子牢牢攥在自己手裏。廣東高度重視種業安全,自2018年開始,省農業農村廳安排《果樹資源庫(圃)建設與資源收集保存、鑒評》專項資金,支持省農科院果樹所建成一批高水平的果樹種質資源圃,為提高嶺南果樹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鑒評與創新利用研究水平,提升果樹種源保障能力和種業創新能力奠定了堅實基礎。
建設果樹種質資源圃,為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支撐
在專項支持下,省農科院果樹所不斷改善資源圃建設和科研條件,對嶺南特色果樹種質資源開展了廣泛的普查、征集、保存、深度鑒評和創新利用,取得顯著成效。目前省農科院果樹所已收集保存的果樹種質資源2700餘份,包括建成荔枝資源保存數量及遺傳多樣性位居世界第一的國家果樹種質-廣州荔枝資源圃,目前國內保存黃皮種質資源最多、類型最豐富的資源圃農業農村部廣州黃皮種質資源圃,省內最大的柑橘種質資源圃等等,為果樹種業振興提供了重要的遺傳材料,同時也為廣東省乃至周邊地區的果樹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支撐。
選育推廣優質新品種,填補行業空白帶動農民增收
利用圃存的種質資源,省農科院果樹所持續開展種質資源創新工作,采用現代育種技術創製出多個性狀優異的果樹種質資源。選育出粵橘1號、華豐甜橘、粵彤、粵甜、粵利菠蘿、金蘋芒芒果、中蕉11號、粵蕉1號、粵蕉2號、青粉1號等15個優質果樹新品種。其中,香蕉遺傳改良團隊選育出了可作為糧食和加工用途的香蕉新品種——“美食蕉1號”與“美食蕉2號”等係列品種,填補了我國香蕉糧食和加工用途品種的空白,成為我國糧食安全的重要補充。果樹新品種在廣東省乃至華南地區得到大麵積推廣種植,帶動當地農民增收,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開展資源鑒評與生物育種研究,建立果樹DNA身份證
種質資源是生物進化、遺傳研究及育種的物質基礎。廣東地處熱帶、南亞熱帶區域,熱量豐富,雨量充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獨特的氣候條件孕育了極為豐富的物種資源。廣東省果樹資源種類之多,珍稀度之高在我國少有,是極其珍貴和重要的資源寶庫。省農科院果樹所通過加強資源鑒評和生物育種研究,建立了大批果樹DNA身份證。共完成1198份種質資源的常規鑒評,開展925份種質資源的深度鑒評,提取百香果、番木瓜、香蕉等486份核心種質的DNA並入庫保存;構建柑橘、香蕉、黃皮、荔枝、龍眼等果樹分子身份證644份。
不僅如此,通過開展近百種不同產地龍眼栽培種全基因組重測序,省農科院果樹所對87個龍眼種質進行群體遺傳變異分析,揭示不同地理起源品種間存在明顯的群體混合和滲入現象,推測龍眼可能的遷徙軌跡並得到史料記載證實;此外,省農科院果樹所還對6種番石榴資源進行了果實轉錄組測序,深入挖掘到與果實營養成分積累相關的差異基因,解析了果實品質的差異機理,為後期番石榴的品種選育、功能基因挖掘和黃酮類化合物的生物合成途徑等研究提供科學依據;更有趣的是,省農科院果樹所還建立了香蕉種質資源基因組類型鑒定體係,對香蕉種質資源收集和保存的200份香蕉種質資源進行了係統的基因組類型鑒定,有效解決資源鑒定和遺傳育種上的問題;與此同時,省農科院果樹所還利用重測序數據完成了50份柑橘種質的深度鑒評,構建了101份柑橘資源分子身份證條形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