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廣州寶桑園:擦亮蠶桑文化名片
春天來到,桑果也進入收獲期。3月12日,記者從廣東省農科院桑蠶食藥用技術最新成果媒體交流會上獲悉,主題為“花漾花都 果漫春華”——寶桑園第16屆桑果節將於3月27日在廣州花都寶桑園舉行。
“花都寶桑園是華南地區最大的蠶桑示範基地,也是必威betways 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以下簡稱省農科院加工所)下屬的科研試驗示範基地和科技成果轉化平台。”省農科院加工所所長徐玉娟表示,花都寶桑園是國內以蠶桑文化為主題的科普生態景區,每年桑果成熟季節,都會吸引省內外無數遊客慕名前來采摘品嚐。
打造蠶桑科普+文旅生態遊
花都,因花而生、以花為名,與美麗經濟天然相依。花都寶桑園是全國蠶桑文化的“旅遊名片”,該園以蠶桑為特色,主要展示優質蠶桑品種高效種養技術、農產品加工利用技術,水肥一體節水灌溉種植技術、桑基魚塘及基塘經濟文化、蠶桑資源多元化加工利用、特色桑果采摘、生態景觀及園林風光,以及開展蠶桑特色科普研學教育、農耕農事體驗活動等項目。
桑果被稱為“民間聖果”,果實中含有豐富的活性蛋白、維生素、氨基酸、胡蘿卜素、礦物質、白藜蘆醇、花青素等成分,營養是蘋果的5~6倍,葡萄的4倍。今年的桑果節將圍繞建設“花漾城市 美麗花都”的總目標,以“文旅+高科農業”的思路,對桑葉和桑果等傳統農產品的食用、藥用價值進行係統研發,提供健康科普、高體驗感的活動。
省農科院加工所副研究員、廣州寶桑園生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劉軍表示,花都寶桑園於2001年開始建設,占地800畝,其中有500畝的桑樹多元化種植展示區(包括果桑、菜桑、茶桑、飼料桑等)、50畝特色水果采摘區、6畝溫室大棚種植特色小番茄和立體種植展示區,5畝無土栽培特色瓜果采摘區、30畝的靈芝雞養殖示範場、2000平方米的農產品加工區、桑葉茶及桑葉菜生產區,1000平方米蠶桑科普館、50000多平米的綠色草原。
2020年,花都寶桑園與廣州市璞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聯手啟動了“互聯網+科普型文旅”的運營模式,以寶桑園基地打造樣板模式,通過“農科+文旅”,向大眾傳播桑葉、桑果的醫藥和科學價值。同時,通過原生態種養、生態產業鏈展示桑葉、桑果的采摘和蠶的飼養等,大力加強桑蠶知識傳播、體驗的互動性及參與的娛樂性,形成“多元化、多角度、多維度”的科普推廣與原生態文旅經營相結合的創新模式。
紮根果蔬加工研究
省農科院加工所是我國最早開展桑果保鮮和精深加工研究的科研單位之一。針對桑果皮薄、易腐爛、不耐貯、不便加工的難題,攻克了一係列桑果汁、桑果酒和桑果功能食品等加工技術瓶頸,解決了桑果加工中酚酸和花色苷等生物活性物質氧化損失的難題,開發第一瓶桑果汁,引領桑果加工產業發展,逐漸擴展到熱帶亞熱帶果蔬加工技術研究和新產品研發中。2020年3月,果蔬加工創新團隊成員餘元善和徐玉娟等科研人員主持完成的科技成果“特色漿果的營養健康效應及其精深加工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獲得了2019年度廣東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徐玉娟表示,果蔬加工創新團隊成立於1997年,主要從事熱帶亞熱帶果蔬加工科技創新與技術應用,是國內最早從事桑果營養功能和加工技術研究的團隊,2015年入選國家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科研創新團隊”。近10年共獲得各級科技獎勵20項,引領了桑果科技和產業的發展,為推動桑果及國內熱帶亞熱帶果蔬加工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
省農科院加工所在桑葉食藥用功能領域,尤其是抗病毒生物活性物質基礎和作用機製方麵,也已取得了較大的突破性成果。先後與廣州星群(白雲山)藥業、廣州醫藥集團和廣東寶桑園健康食品有限公司等合作,成功實現了從技術成果到藥食產品的升級轉化;先後推出以星群“夏桑菊”為代表的多個桑葉健康產品,並贏得了良好的社會、市場效益。該所桑葉相關技術成果,曾獲“2012年度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8-2019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一等獎”和“2020年中國農業農村重大新技術新產品新裝備”,推動了傳統桑蠶產業的轉型升級。
省農科院加工所所長徐玉娟(左一)介紹寶桑園建設情況
省農科院加工所副研究員劉軍介紹桑果
一遊客正在采摘桑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