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雜誌】農業專家張名位:探索農產品升值的奧秘
時間:2021-05-07 12:04
來源:必威betways 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字體:大中小】
《南方》雜誌全媒體記者丨史成雷
走進必威betways ,在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實驗大樓的一樓,有一個展覽廳,裏麵擺放著黑色營養餐粉、黑芝麻營養乳、全穀物代餐食品、龍眼荔枝功能食品以及臨床病人專用的特醫食品等琳琅滿目的各種營養食品。
這些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都離不開必威betways 副院長張名位研究員和他帶領的功能食品創新團隊。
麵對記者,張名位語速很快。從事科研工作以來,他把時間看得很重,幾乎每年春節從初三開始他就來到實驗室工作,醉心研究經常忘了時間,這也是他的團隊之所以取得諸多成果的原因之一。
自1996年成立以來,功能食品創新團隊開展特色農產品功能活性挖掘、關鍵加工技術突破和新產品設計創製,研發出各類營養健康食品新產品50多個,獲授權發明專利100餘件,科研成果在全國40餘家食品加工龍頭企業應用,指導企業培育出係列全國知名品牌,引領營養健康導向的農產品高值化加工利用。
“提高食品的營養健康水平是重大國家戰略與民生需求。我們的目標是通過科技創新,引領和支撐營養健康導向的農產品加工業發展,既能滿足人民營養健康的消費需求,也能促進農業提質增效。”張名位說。
走遍全省,服務三農
曾經,“珠江水,廣東糧”享譽全國。從田間地頭到實驗室,從珠三角到粵東西北,張名位帶領團隊在20多年間走遍了全省,對廣東特色農產品的原料特性了如指掌。
用科學的數據告知消費者特色農產品的營養健康價值,用高新技術把這些特色農產品加工成營養、方便、美味的健康食品,是張名位團隊始終追求的奮鬥目標。
龍眼又稱桂圓,有健脾、補氣、安神的功效,在廣東規模化種植甚廣,僅次於荔枝。“以前,桂圓肉的相關功效具體是什麼原因產生的並不清楚。”張名位介紹。
張名位團隊率先研究發現,桂圓肉中多糖類活性成分的特殊化學結構,可以與人體腸道中的微生物相互作用,調節腸黏膜免疫穩態進而調節整體免疫,並通過腸腦軸與神經係統相互作用進而發揮改善睡眠和記憶的作用。
團隊就此與桂圓主產區茂名的相關企業合作,突破係列加工技術瓶頸,開發出口服液、顆粒衝劑等精深加工產品推向市場,實現了龍眼附加值的大幅提升,打造了區域特色農產品產地精深加工的典範。
“廣東有大量的亞熱帶特色果蔬,比如荔枝、龍眼、淮山、苦瓜等,都有特殊的食療功效。但這些特色果蔬長期以來以鮮銷和烘幹等初加工為主,產業鏈短、產品附加值低、產業效益不高,跟同為優稀水果的櫻桃、藍莓相比,有很大差距。”張名位介紹。
針對這些問題,張名位團隊構建荔枝、龍眼、苦瓜、淮山等特色農產品營養活性物質大數據,揭示其健康功效和作用機製,突破係列精深加工關鍵技術,並在10多家企業實現產業化。相關研究成果入圍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二等獎。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推動營養導向的特色農產品精深加工發展,滿足國民對營養健康等美好生活的需求,同時也為創建營養健康農業品牌、促進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添磚加瓦。”張名位說。
聚焦功能食品研究,本本分分做科研
上世紀90年代初,尚在華中農業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的張名位敏銳地捕捉到功能食品研究的價值,開展黑米營養健康價值挖掘與精深加工研究。而在當時,黑米還是一個很不起眼的小作物。
張名位介紹,功能食品是指有特定健康功效,能夠調節人體生理功能的一類食品的總稱。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食品營養健康,功能食品具有很大需求。
1993年,剛剛碩士畢業的張名位收到來自必威betways 農業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賴來展研究員的邀請:“來我這裏吧,繼續研究黑色食品,學以致用!”他毅然離開老家湖北來到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廣東,從此開始了近30年對功能食品堅持不懈的研究探索。
“當時,營養與健康方麵的研究還局限在醫學衛生領域,很少有人涉足農業食品領域的研究工作。我們是國內很早意識到要做這方麵研究的農業食品研究團隊,並且堅持了近30年。”張名位說。
1996年,張名位牽頭成立了功能食品研究團隊,初期團隊成員僅有5人。以黑米、黑大豆、黑芝麻等為代表的黑色食品是團隊最初的主攻方向。
張名位介紹,我國自古有“逢黑必補”之說,但到底是黑色食品中的什麼成分讓“黑”與“補”之間建立聯係,卻始終沒有搞清楚,因此這些黑色食品缺少科學的質量評價標準,也沒有與之相配套的加工技術,沒有形成產業規模。
在張名位的帶領下,團隊經過長期探索、反複實驗,最終明確“黑色素”是黑色食品發揮健康作用的主要活性物質,並率先製定黑色食品質量標準,創建了黑色食品活性物質高效保留與穩態化加工關鍵技術,並和企業合作實現產業化,指導企業培育出三個中國馳名商標,引領了國內黑色食品產業的興起與發展。
“作為一個科研工作者,要本本分分地做科研。”張名位從事研究多年,從不計較個人得失。
據統計,目前我國黑色糧油食品年產規模已超過1000億元,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特色產業。2008年,以張名位為第一完成人的科技成果“黑色食品作物種質資源研究及產業化利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創新既要頂天,又要立地
“希望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肩負起曆史責任,堅持麵向世界科技前沿、麵向經濟主戰場、麵向國家重大需求、麵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斷向科學技術廣度和深度進軍。”2020年9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科學家座談會上提出。
“功能食品創新團隊始終堅持‘四個麵向’的總要求,構建基礎研究、技術突破、產品創製、產業化示範上下遊一體化的全鏈創新體係,不斷解決產業中的技術難點、卡點和痛點,通過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發展。”張名位說。
在“四個麵向”的指引下,團隊形成了“理論創新—技術突破—產品創製—產業化示範”上下遊一體化貫通的科技創新鏈,真正實現“既頂天又立地”。
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簡稱特醫食品。以前,我國的特醫食品一直依賴國外品牌產品,價格普遍較高,口感和風味欠佳。如何生產出適合中國人飲食習慣和腸胃特點、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醫食品,是張名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在張名位的帶領下,功能食品創新團隊潛心研究近20年,率先在國內研發生產出乳劑型特醫食品,填補了國內品牌空白,打破了我國特醫食品市場長期由國外品牌壟斷的局麵。相關研究成果“營養代餐食品創製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在2015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也培育出特醫食品領域響當當的國產品牌。
截至目前,功能食品創新團隊先後入選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創新團隊等。張名位也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和“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提出,要優化食物結構,改善營養狀況,大力發展營養健康食品。這大大鼓舞了張名位的團隊。
“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我們的工作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國家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國民營養行動計劃,也賦予了我們新的使命,我們要永遠感恩這個偉大的時代,同時也要不負新時代。”張名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