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必威betway安卓app

【科技與金融雜誌】封麵故事 | 廖森泰:農業科技正為全民提供“食物福利”

時間:2023-03-10 09:33 來源:必威betways 蠶業與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字體:

圖片說明

廖森泰

必威betways 黨委書記

采編丨張孟月、吳政希編校|吳政希

圖|由受訪者提供


作為廣東省農業科技創新的主力軍,多年來,必威betways (以下簡稱為“省農科院”)致力於提升科技創新能力與產業支撐水平,持續為農業農村現代化作出新貢獻。


本期,《科技與金融》采訪了省農科院的黨委書記廖森泰,在與他的對話中了解現代農業的發展,以及農業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


圖片說明

廖森泰今天談及農業、食物相關的話題,首先要從“踐行大食物觀”入手。時代在變,民眾的飲食結構也有所變化,為了滿足社會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費需求,我們要努力實現“食物福利”。


Q:請您與我們分享一下,應如何理解“食物福利”?


廖森泰“食物福利”是當代人除了“吃飽”之外,對食物更高級的追求。在確保糧食安全的基礎上,我們時常思考如何幫助民眾通過改善日常飲食獲得更大的幸福與利益,概括而言,食物的“多元”“營養”“健康”“開心”以及“安全”,就是當代“餐桌”的重要指標,而這五個元素其實是一體多麵的。


譬如,現在很多人都不僅僅滿足於“求飽”,麵對各種心腦血管病疾高發的危機,營養又健康的食物組合受到全民的追捧。我並非提倡每頓飯都應該是精準配比的“營養餐”,健康之餘做到飲食的多元化,才能提升每日的幸福感。


而“安全”更是一個曆久彌新的話題,重金屬的殘留、微生物的變質等等,都為民眾的“餐桌”所不能容忍。以上種種,構成了“食物福利”,而這是需要科技力量作為支撐的。


圖片說明

Q為了實現“食物福利”,農業科技正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廖森泰農業科技涉及諸多方麵,例如在食物方麵,我們認為好的農產品應該具備“高產”“優質”“專用”三大特性。


科研人員通過研究農作物中的生物成分以及其對人體的健康效應,在推出適應大眾的優質農產品的同時,為滿足社會多元需求,亦在“專用”方麵投入大量精力。


譬如對同一類別的農產品,我們可以分別研發有助於降血糖的品種、更抗病毒的品種以及更適用於食品加工的品種。這是農業科技發展的其中一個方向。


此外,我們應該把視野延伸,農業科技正應用於“農業製造業”發展。眾所周知,廣東省是製造業大省,我們堅持“製造業當家”,那麼是否可以進一步拓展理念,把廣東省打造成為“農業製造業”大省?


農業是第一產業,長期以來,廣東省農業產值隻占了全省GDP的4%;但如果討論廣東省的“涉農產業”,其GDP占比則達到了15%。當農業發展成為“農業製造業”,擁有龐大的產業體係與產業鏈條,農業的發展格局與前景將不可同日而語。而在我們進一步討論農業科技的作用前,還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現代農業。


Q“現代農業”最容易使人聯想到的是先進農機設備、信息化技術等一係列高科技手段,譬如利用無人機來輔助糧食種植。


廖森泰是的,大部分人理解的現代農業,就是通過高新技術來改造傳統農業,一種就是現代化設施與信息手段,另一種就是現代的生物技術,例如育種技術、轉基因技術等等。但“高科技農業”隻是現代農業的四大特點之一,其他三項,分別是“環境友好農業”“多功能農業”以及“全球一體化農業”。


“環境友好農業”很容易理解,就是農業的發展必須保護生態並且有利於生態的改善,綠色農業將實現人與自然環境的高度和諧。而“多功能農業”其實是農業科技長期追求的一個亮點,隨著社會發展,發掘農業在“產糧”之外的多種屬性變得更加重要。


例如,近年來為大眾熟知的生態農業,既滿足了民眾對休閑旅遊的需求,又滿足了剛才提及的“食物福利”,而通過實現農業多功能發展,也必將帶領農村與農民實現“多功能發展”。


至於第四個特點,“全球一體化農業”可能很多人想不到。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農業要融入經濟、快速發展,要實現“農業製造業”,為農業注入“全球一體化”的屬性正是當務之急。


在充分了解現代農業的特點之後,就可以探討農業科技如何進一步支持廣東現代農業的發展,我們結合地方農情與相關優勢,總結出“生物農業”“設施農業”“精準農業”“食品農業”“生態農業”“都市農業”六個方向。


圖片說明

Q能否請您詳細介紹下廣東省的這幾個方向發展如何?


廖森泰首先應該談談廣東省已經做得比較好的“食品農業”。我們常說民眾對飲食的追求經曆了“三步走”:首先是吃得飽;然後是吃得好,當然這個“好”很多時候隻是價格高,如鮑魚、海參等食材對健康未必有很大益處;到了現在,社會已經處於“吃得健康”的階段。因此,我們的食物加工業圍繞“健康”這個大方向進行了多年的努力,並且形成了良好的業態。


以桑葉為例,古人對草本的認識,更多是通過實踐積累的經驗之談。現在我們通過科技手段,發現桑葉含有的活性生物堿對於人體健康大有益處,特別是對抑製餐後血糖很有幫助;而另一些成分則可以很好地抑製病毒的繁殖。通過充分揭示桑葉中含有的特殊成分,我院加工所打開思路,將其應用於保健品甚至添加到保健飼料、功能飼料當中,使種桑養蠶升級為種桑養人、種桑養畜,這就是從傳統的食物資源中開發出了新用途。


預製菜也是食品農業的一個重要方向。須知預製食品不是新生事物,多年前日本人就發明了方便麵,更何況出現年代更早的各類食物罐頭;另外,很多餐廳使用的食材,都是“半成品”的預製菜。


但到了現在,如罐頭這類比較初級的加工食品已經無法滿足社會需求,而預製菜也走進民眾家中的“餐桌”。我院加工所較“預製菜”更進一步,在數年前就提出了“美食工業化”的概念:美食工業化就是“廚師與博士結合”“實驗室與廚房、車間結合”“科研與產業結合”的集大成者,“三結合”可以充分發揮食物特性,引領預製菜走上可持續發展的健康道路。


以粵菜為例,通過工業化、標準化手段,廣東的美食能夠更好地對外輸出,並且極大促進了地方飲食業的轉型與拓展。以“世界美食之都”順德為例,本地的餐飲業主要服務順德300萬人口,但我們利用食品科技,例如通過超低溫冷凍技術,殺滅“順德魚生”中可能含有的寄生蟲並且使魚生長期保鮮,幫助這種地方美食走向世界;又例如“老火湯”,我們目前正在研發“控嘌呤”的湯包產品,美味而有益,擦亮廣東“老火靚湯”的名片。一言蔽之,實現“美食工業化”對社會產生的綜合效益將不可估量。


而提及發揚地方特色,其實就連帶了“生態農業”“都市農業”的內容。例如,桑基魚塘是我國長三角地區和珠三角地區頗具特色的一種生態農業模式,其生態係統可以形容為一個初級的“海綿城市”。


現在我們希望恢複這種良好的生態體係,但不是通過傳統的方法去恢複傳統桑基魚塘的功能。在農業科技的支持下,我們已在珠三角地區打造了連片的現代魚塘、現代農業園區,比較典型的可以參見順德的太子現代休閑農業產業園、龍江新世紀現代農業園區,這些新生態農業實踐,不僅有利於生態整體改善,為民眾“餐桌”提供多元化的食物,更滿足了都市人旅遊觀光等多方麵需求,為常住廣東的1.27億居民提供鄉土的“心靈空間”。這就是一種“多功能農業”。


Q“生物農業”與“設施農業”的發展水平如何?


廖森泰國家提出七大新型產業,生物產業作為其中的重要部分,也引領了我們對生物農業發展的進一步挖掘。尤其在“生物育種”“生物農業投入品”“生物轉化”“生物材料”“生物質能源”等領域,仍然存在一些短板與缺口。


體而言,對一些較為敏感的生物技術,我們將繼續抱以審慎、穩健的發展態度;而有些領域,例如生物材料研發,我們正在加大投入進行科研攻關。


舉個例子,我們希望從禾稈中提取出天然纖維,用於可降解的生活日用品的製作,通過農業科技“變廢為寶”。因此,做強生物農業一定是廣東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方向。


而“設施”方麵,廣東省農業機械化的普及率不太高,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受地理、水文等自然條件的限製,我們要發展機械化農業、設施農業,沒辦法照搬外省的先進經驗,如廣東省發展“大棚種植”、溫室農業,其必要性與效益就很可能不及北方地區;但通過溫室發展花卉種植,或者栽培櫻桃番茄一類蔬果,就與我們的資源條件與消費需求對應。


因而,根據廣東的實際情況,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研發適用於“小地塊”“丘陵地”的小型農業機械,以及大力發展水產機械、水產基建,是“設施農業”與“精準農業”的主要方向,這也離不開市場化發展、離不開金融方麵的合作與支持。


圖片說明


Q在農業科技獲得農業金融支持方麵,如何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廖森泰

  • 第一就是要認識到“壟斷性創新”的重要性,科研除了“過硬”,還要建立充足的優勢,要有一些“絕活”,而不是鑽研一些似是而非或者同質化極高的技術與產品;
  • 第二就是農業科技界要避免“孤芳自賞”,在買方市場環境下,有潛質的技術要盡早讓企業介入,開展科企合作;
  • 第三就是要創造更大的平台,如我們正在運營的孵化器、農業產業園,既創造了合作共享的機製,又激發了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通過多種途徑打通農業科技金融。



以我院組建的廣東金穎農科孵化器“華南A穀”為例,其依托我院的優勢科技資源,集聚各類創新創業要素,構建了集政策、科技、金融、人才、產業“五位一體”的創新服務模式,加速企業孵化。


自2017年建設至今,累計吸引超過240家農業科技企業入駐,涵蓋種業、生產、加工、流通、品牌建設等農業全產業鏈,企業年產值超100億元,累計為入駐企業融資2.5億元,現已是粵港澳大灣區規模最大的國家級農業科技企業孵化器。


“華南A穀”隻是眾多農科孵化器中做得不錯的一個,我相信,當農業金融得到更好發展,當我們喚起社會大眾對農業科技發展的更大關注,“食物福利”就不難實現,廣東農業也必然能夠為我國糧食安全與農業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原文查看鏈接

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東莞莊一橫路133號 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