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油加工研究團隊
一、學科帶頭人
張名位,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現任必威betways 副院長、農業農村部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主任。入選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神農領軍英才、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和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稱號。長期從事食品個性化營養與精準加工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重點聚焦糧油、特色果蔬等農產品為原料的營養功能食品研究開發。主持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國家和省部級科技項目40餘項,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省部級科學技術一等獎5項;獲授權發明專利100餘件,獲中國專利銀獎、廣東專利金獎和廣東傑出發明人獎各1項;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其中第一或通訊作者SCI論文100餘篇,出版專著4部,入選全球頂尖前10萬名科學家榜單。
二、團隊人員組成
糧油加工研究團隊現有核心成員13人,其中研究員4人,副研究員2人,助理研究員3人;博士7人,碩士3人,留學回國人員4人。團隊入選科技部“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業科研傑出人才創新團隊”和“廣東省特支計劃本土創新創業團隊”,並獲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獎。
二、研究方向
1、糧油作物梯次加工與副產物綜合利用
2、傳統糧油食品品質改良與綠色加工關鍵技術裝備
3、特醫特膳食品配料增效製備與產品設計創製
三、代表性研究進展
(1)黑色食品資源的評價與利用
係統解析黑米、黑大豆、黑芝麻中黑色素的化學組成與結構,構建首個黑色糧油資源營養活性組分數據庫,並建立產品鑒偽與質量分級方法。確證並揭示黑色素改善糖脂代謝、抗動脈粥樣硬化和延緩衰老等健康效應與分子機製,創建黑色糧油資源整體利用的全食品加工關鍵技術體係,研發成套裝備並實現工程化應用,支撐我國黑色食品產業興起與壯大。研究成果獲200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2)農產品基質特醫食品加工關鍵技術及產業化應用
探明農產品基質對特醫食品品質影響的加工調控機製,建立特醫食品專用蛋白質、活性短肽、多糖等配料的高效製備與應用關鍵技術;突破農產品澱粉含量高導致的產品粘度大、管飼流動性差,以及高能量密度體係下乳化穩定難的技術瓶頸,研發了以農產品為基質的粉劑和乳劑型特醫食品加工關鍵技術,設計創製適合不同疾病類型和不同病程營養需求的係列特醫食品新產品,並實現產業化生產示範。研究成果獲2015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3)南方傳統糧油食品品質改良關鍵技術與新產品創製
建立南方米粉絲原料標準和品質客觀評價方法,構建米粉絲品質改良和節能加工關鍵技術;建立廣式烘焙食品的綠色加工關鍵技術,研發低糖低脂月餅新產品並實現產業化;建立粵式公眾營養配餐原料規模化快速處理技術和營養配餐模式,研發粵式特色公眾營養配餐加工關鍵技術及係列新產品並實現了產業化生產示範。研究成果獲2013年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
四、“十二五”以來承擔項目和取得的成果介紹
“十二五”以來承擔各級科技計劃項目50餘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3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項,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經費項目2項,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6項,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20餘項。
獲科技成果獎勵12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中國專利銀獎1項,廣東專利金獎1項,中華農業科技一等獎1項,中華農業科技獎優秀創新團隊獎1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3項,廣東省科學技術三等獎3項,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
獲授權發明專利44項,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00餘篇,主編和參編專著4部。
代表性科研項目
獲獎科技成果
六、聯係方式
鄧媛元:020-87032667
魏振承、張雁:020-37227035
唐小俊、劉光、周鵬飛、李萍、趙誌浩、王佳佳、鍾立煌、廖娜、戈子龍:020-8756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