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通知公告 > 重要通知

項目申報 | 2025年度農業農村部軟科學課題研究目錄公告

時間:2025-03-06 11:29 來源:科研管理部 【字體: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麵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和中央1號文件部署,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谘詢委員會圍繞服務農業農村發展大局,聚焦“三農”領域戰略性、政策性、實踐性重大問題,著眼解決“三農”工作中“硬骨頭”、“老大難”問題,設置2025年度軟科學研究課題。現向社會公開征集題研究承擔單位,具體事項公告如下。

  一、課題研究目錄及要點 

  1.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農業強國建設研究。闡釋新質生產力推動農業發展變革和生產關係調整優化的作用機理,分析研判新質生產力在農業強國建設中的優勢領域、應用實踐、發展前景和瓶頸製約,立足我國國情、借鑒國際經驗,研究提出以新質生產力引領農業強國建設的戰略布局、主攻方向和重大舉措。

  2.“十五五”時期我國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研究。科學分析“十五五”時期農業農村發展麵臨的形勢,著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全局,分析我國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麵臨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研究提出“十五五”時期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實現路徑和政策措施。

  3.大食物觀視角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路徑選擇和政策優化研究。統籌考慮國內國際形勢和食物消費需求變化,分析我國糧食安全麵臨的風險挑戰,踐行大農業觀、大食物觀,圍繞更好滿足居民營養需求,就如何統籌開發利用國土資源、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係,研究提出有效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總體思路、有效路徑和創新舉措。

  4.糧食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瓶頸製約與對策研究。基於實地調研,全麵分析糧食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在良田、良種、良機、良法等環節的製約瓶頸,重點從要素集成、主體帶動、支撐保障、推廣應用等方麵,研究提出糧食作物大麵積單產提升的有效路徑和政策舉措。

  5.促進國產大豆產銷銜接和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研究。分析國產大豆銷售不暢、競爭力不強等突出問題,著眼促進國產大豆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立足生產、收購、加工、儲備、流通、消費等環節,從維護產業安全和提高經濟效益雙重視角,提出優化補貼政策、加強儲備調節、促進產銷銜接、建設產業體係、完善貿易措施等方麵的針對性支持舉措。

  6.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全過程監管機製研究。基於典型地區調研,圍繞規劃、設計、立項、施工、驗收、管護等全過程,分析高標準農田建設各環節存在的深層次問題,提出建立健全高標準農田建設質量全過程監管長效機製、切實提升建設標準和質量的政策措施。

  7.優化耕地“非糧化”整治政策措施研究——基於典型案例調查。通過不同類型地區典型調研,總結分析整治耕地“非糧化”政策執行的經驗做法及麵臨的實踐困境,統籌考慮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保障、農民增收的關係,研究提出因地製宜推進耕地“非糧化”整治的優化策略和政策措施。

  8.因地製宜推進撂荒地複耕複墾長效機製研究。通過政策梳理和實地調研,分析當前撂荒地主要成因、整治現狀和難點堵點,綜合考慮耕地類型、條件稟賦、區域特點、耕作傳統等因素,研究提出因地製宜推進撂荒地複耕複墾長效機製的政策建議。

  9.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典型模式與機製創新研究。通過實地調研,梳理各地在推進鄉村全麵振興中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的理念思路、工作方法、創新舉措,圍繞政策協同、資源整合、群眾參與、係統推進等關鍵環節,總結可複製可推廣的典型模式和工作機製。

  10.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應用場景研究。通過國內外典型案例分析,總結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於農業生產、經營、科研、管理和服務等環節的典型模式和成功經驗,立足我國農業生產經營特點、發展階段和實踐需求,研究提出在農業領域豐富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和優化推廣應用環境的總體思路與政策建議。

  11.農產品加工業高質量發展與聯農帶農機製研究。總結各地做足做活“糧頭食尾”、“畜頭肉尾”、“農頭工尾”文章的好經驗好做法好機製,重點圍繞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利益鏈完善等關鍵領域,聚焦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轉型升級、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等關鍵問題,研究提出政策建議。

  12.城鄉融合背景下完善鄉村治理機製研究。順應城鄉關係演進、人口結構變化、村莊布局調整等趨勢,深入分析當前鄉村治理機製存在的矛盾問題,圍繞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係,研究提出完善鄉村治理機製、推進鄉村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策建議。

  13.因地製宜推進鄉村建設路徑研究。通過典型地區調研,梳理不同類型村莊的發展現狀、發展趨勢和發展需求等,總結各地推進鄉村建設的主要做法和典型模式,針對不同類型村莊,聚焦規劃、布局、實施,研究提出完善鄉村建設推進機製的有效路徑。

  14.農村問題廁所整改對策與建管長效機製研究。針對部分地區在農村改廁過程中出現“不好用”、“不能用”等問題,開展實地調研,係統分析農村廁所建設管護機製麵臨的難點堵點,圍繞全麵提升改廁質量和實效,聚焦重點問題、薄弱環節,研究提出問題廁所整改對策和農村廁所建管長效機製。

  15.優化農業補貼政策體係研究。全麵分析現行農業補貼政策存在的問題不足,充分借鑒世界農業強國經驗做法,研究提出進一步提升農業補貼政策的指向性、精準性和實效性的思路建議。

  16.推動小農生產方式現代化與完善農業經營體係研究。分析“大國小農”國情下的小農戶發展變化趨勢,研究如何進一步完善農業經營體係,引導小農戶更有效對接先進適用品種、技術、裝備和組織形式等現代生產要素,推動小農戶走上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17.分層分類培育壯大農業科技領軍企業研究。針對當前農業科技企業“小散弱”、領軍企業嚴重不足等突出問題,立足強化農業科技企業主體地位、推動農業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聚焦種業、農機裝備、農業投入品、農產品加工等重點領域,圍繞打造農業科技企業陣型,發展壯大龍頭型、高速成長型等農業科技領軍企業提出政策建議。

  18.農村老齡化與養老問題研究。分析農村地區老齡化趨勢與養老麵臨的突出問題,評估比較各地發展農村養老事業不同模式,提出適當提高農村養老保障水平、完善農村養老服務體係的思路建議。

  19.統籌農產品進口與國內農業產業安全研究。著眼我國農產品進口現狀、需求前景和國際貿易形勢,研判農產品進口的未來趨勢及影響,提出完善農產品進口政策、建立農產品進口與國內產業安全協同機製的對策建議。

   二、申報要求 

  1.課題申請人應符合以下條件:各類教學或科研單位工作人員,具備副高級以上(含)專業技術職稱(職務),或者具有大學本科以上學曆、並由兩名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稱(職務)的同行專家書麵推薦;具備紮實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在申報課題研究領域有較好的工作基礎,具有獨立開展研究和組織開展研究的能力;具備按時完成課題研究的物質技術條件、手段和時間保證。全日製在讀研究生不能申請,符合申報要求的在站博士後人員可申請,其中全脫產博士後須從所在博士後工作站申請,在職博士後可以從所在工作單位或博士後工作站申請。

  2.課題申請單位應符合以下條件:在相關領域具有較雄厚的學術資源和研究實力,能夠提供開展研究的必要條件;具有獨立法人,設有獨立科研管理和財務資產職能部門;對相關材料真實性進行審核;承擔課題項目管理和經費管理職責並承諾信譽保證(申請單位為高校的,單位名稱請填寫高校名稱,不填寫二級學院,蓋章為對應的校章)。

  3.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谘詢委員會辦公室從發布研究目錄之日起受理申請。申請人請直接從農業農村部官方網站下載課題研究計劃書。申報階段不需要郵寄紙質材料,電子版材料請於申報截止日期前發送至rkxc@agri.gov.cn,郵件主題及研究計劃書命名方式為“課題序號—申請單位—申請人”(課題序號為阿拉伯數字)。電子版材料包括研究計劃書Word版本(蓋章頁須加蓋公章與團隊成員簽字頁掃描後一並插入)、第二部分Word版本(課題評審材料,不可包含申請人或申請單位等可能影響盲審結果的信息,否則將取消申報資格)。

  4.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谘詢委員會辦公室負責組織對研究課題計劃書進行審核,按程序擇優遴選。結果確定後,將與入選單位簽訂正式合同,每個課題給予一定經費資助。

  5.為避免一題多報、交叉申請和重複立項,確保申請人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從事課題研究,每個申請人隻能申報1個題目,不得通過更換申請單位或將內容基本相同的申報材料以不同申請人名義進行申報。申請人可以作為其他課題組成員參與其他課題申報。凡以在研或已結題的各級各類項目、博士學位論文或博士後出站報告等為基礎申請軟科學研究課題的,須在課題申請書中注明所申請課題與已承擔項目的聯係和區別,且不得以內容基本相同的同一成果申請結題。申報課題須如實填寫申請材料,課題成果應保證質量,並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凡存在弄虛作假、抄襲剽竊、拚湊應付等不端行為的,一經查實,取消今後五年內申請我部軟科學課題的資格。

  6.課題研究成果知識產權和著作權歸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專家谘詢委員會所有。課題負責人要嚴格按時限要求提交研究成果(以項目任務書為準)。研究成果著作權包括但不限於作品的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複製權、發行權、信息網絡傳播權、彙編權和其他權利。

  7.課題執行時間為簽訂合同之日起至202512月底,部分課題根據研究需要另行規定。

  8.申報截止日期為2025320日。提交申報材料若超過申報日期或不符合相關要求將不予受理。

  聯係人及電話:周厚熹010-59191593

  孫俊娜010-59192793


  附件:農業農村部軟科學課題研究計劃書(2025年度).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