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所舉辦馬鈴薯收獲測產觀摩會
近日,作物所聯合惠州市惠和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在惠東縣稔山鎮範和村舉辦“主導品種和主推技術示範與推廣”項目馬鈴薯收獲測產觀摩會。經科研人員測產,主導品種“雲薯306”“隴薯7號”畝產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分別增產300 kg和825 kg。按當前鮮薯收購市場價格,主導品種“雲薯306”“隴薯7號”分別比“粵引85-38”畝增收800元和2300元以上,新品種既增產又增收。
近年來,為豐富廣東馬鈴薯品種,作物所與甘肅、雲南、黑龍江等多個省份育種單位聯合選育適合廣東省種植的優質高產馬鈴薯新品種。主導品種“雲薯306”由我院作物所和雲南省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聯合選育,2016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屬於油炸薯片用薯。該品種生長勢強,分枝少,塊莖扁圓形,紅皮淡黃肉,塊莖幹物質含量18.42%-19.60%,澱粉含量14.1%,還原糖含量0.138%,維生素C含量30.0毫克/100克,蛋白質含量1.84%,抗病性接種鑒定為高抗晚疫病。
雲薯306
主導品種“隴薯7號”由甘肅省農業科學院馬鈴薯研究所選育,我院作物所引進,2017年通過廣東省農作物品種審定。該品種生長勢強,分枝多,塊莖橢圓形,黃皮黃肉,塊莖幹物質含量18.1%-19.4%,澱粉含量12.2-14.6g/100g,還原糖含量0.071-0.110g/100g,蛋白質含量1.94%-2.71%,抗病性接種鑒定為中抗晚疫病。
隴薯7號
2019、2021年,“雲薯306”“隴薯7號”均被評為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同時冬種馬鈴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輪作高效生產技術也被評為2021年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
本次測產除了示範馬鈴薯主導品種外,同時也推廣主推技術。馬鈴薯是2021省農業主推技術“冬種馬鈴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輪作優化模式中的一部分。作物所李小波研究員指出,為了讓農戶增加種植效益,切切實實讓每一位農民過上好日子,馬鈴薯團隊一直在探索創新輪作模式,經過4年的探索,研究創新的甜玉米等經濟作物替代早稻形成的“冬種馬鈴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輪作優化模式,經2022年11月17日在惠州示範測產,甜玉米和中晚稻的產值實現比傳統兩季水稻(“稻-稻-薯”模式)增加畝產值800元的目標。
品種革新帶來新收益,惠州市惠和山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誌強介紹,省農科院作物所創新的新品種+新技術模式,相比傳統稻稻薯模式增產又增收。甜玉米等經濟作物替代早稻形成的“冬種馬鈴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輪作優化模式,配合廣東省農業主導新品種,一年三熟畝純利潤從3800元再次提升到4600元以上,其中馬鈴薯主導品種雲薯306和隴薯7號比對照品種粵引85-38畝增收利潤至少800元以上。
觀摩會上,作物所研究人員安康、單建偉提到,開展稻薯水旱輪作對減輕土壤病害有重要作用,傳統冬作區經過多年種植,耕地土傳病害發病幾率大,部分地區已經嚴重影響了冬種馬鈴薯的產量和品質,甚至有些地方出現了丟荒現象。開展“稻-稻-薯”水旱輪作不僅可充分利用冬閑田,增加我省糧食產量,還能減少土傳病害,增加種植效益。雲薯306、隴薯7號今年在恩平市也開展了主導品種推廣示範,增效效果顯著,深受當地農戶喜愛。
項目負責人李成晨博士表示,在廣東省農作物現代種業產業園的支撐下,“冬種馬鈴薯-甜玉米-中晚稻”三熟輪作高效生產技術及由作物所選育的冬種馬鈴薯品種“隴薯7號”“雲薯306”已分別被評為2021年廣東省農業主推技術和2021年廣東省農業主導品種。為了打通科研技術落地最後一公裏,讓農業生產了解省農科院的科研成果,作物所將繼續采用“邊示範邊推廣”的模式,通過舉辦田頭觀摩形式培訓新技術創新人才,加快新模式和新技術落地,讓科研成果盡快落地服務於農業生產,進而輻射帶動企業和農民增產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