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院所動態> 科研進展

蔬菜所成功定位並克隆冬瓜籽型基因

時間:2022-09-13 09:17 來源:蔬菜所 【字體:

  近日,蔬菜所冬瓜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中科院二區,IF=6.627)發表題為“Genetic mapping and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identifyBhYAB4as the candidate gene regulating seed shape in wax gourd (Benincasa hispida)”的研究論文。蔬菜所博士後羅陳和閆晉強副研究員為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江彪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冬瓜是華南地區特色、優勢蔬菜作物,全國種植麵積約500萬畝,在瓜類蔬菜中僅次於黃瓜。根據種皮形狀和結構差異,可將冬瓜種子分為單邊和雙邊兩種類型。單邊籽種子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休眠,發芽率一般在60%以下,發芽慢且不整齊;雙邊籽種子發芽速度快、整齊,發芽率超過90%。籽型是冬瓜重要的農藝性狀,然而尚未有控製籽型形成的基因報道。

  研究團隊利用單邊籽自交係‘B227’和雙邊籽自交係‘B214’為親本構建六世代遺傳群體進行遺傳規律解析,發現冬瓜籽型為單基因控製的質量性狀,雙邊對單邊為顯性。通過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和精細定位,將該基因定位在冬瓜4號連鎖群0.83 Mb物理區間範圍。結合區間內所包含基因的基因表達模式和雙親本間的序列差異,推斷一個控製極性發育的YABBY轉錄因子為候選基因。該基因第4個內含子的一個G-A堿基變異導致單邊籽材料轉錄過程中內含子被保留,造成翻譯的提前終止,形成截短型蛋白。研究基於此SNP變異位點,進一步開發了一個與冬瓜籽型性狀共分離的dCAPS分子標記。相關基因的克隆和分子標記的開發為冬瓜不同籽型形成的分子機理研究及籽型改良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必威betways 學科團隊建設項目等項目資助(原文鏈接:https://doi.org/10.3389/fpls.2022.961864)。

圖片1.png

  單邊籽(B227)和雙邊籽(B214)差異


版權所有:必威betways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金穎路29號郵編:510640

粵ICP備1610136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