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所基於腸道菌群調控闡明桑椹降血糖作用機製研究
時間:2025-03-13 15:47 來源:加工所 【字體:大 中 小】
近日,加工所果蔬加工團隊在期刊Food&Function(中科院農林科學一區TOP,IF=5.1)發表題為“Thehypoglycemiceffectofmulberry(Morusatropurpurea)fruitlackingfructoseandglucosebyregulationofthegutmicrobiota”的研究論文。加工所為第一完成單位,加工所與華南理工大學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王雅婷為論文第一作者,加工所果蔬加工團隊胡騰根博士和徐玉娟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
桑椹富含花青素、膳食纖維等降糖活性物質,前人研究報道發現,上述活性物質調控腸道菌群,維持腸道穩態的功能,但具體的作用機製尚不明確。基於此,本研究基於16SrDNA等手段分析了桑椹2型糖尿病小鼠腸道菌群的影響,發現其能精準調節糖尿病模型小鼠的腸道微生態:顯著增加乳酸菌、雙歧杆菌、阿克曼氏菌等有益菌豐度,抑製埃希氏菌-誌賀氏菌、螺杆菌等有害菌增殖。為了進一步闡明其作用機製,團隊從解析腸道菌群關鍵代謝物短鏈脂肪酸合成途徑展開研究,結果表明桑椹主要通過上調腸道菌群產丙酸和丁酸途徑關鍵酶的表達來助力宿主糖代謝穩態的恢複。上述研究對桑椹的加工和其“止消渴”提供一定的理論支撐。
本研究獲得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係項目(CARS-18-ZJ0506)、廣東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2021B0707010004和2020B0202080003)等項目資助。
原文鏈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5/fo/d4fo02781g